供銷情意似海深
和很多農資經銷商創業起步背景相似,胡桂松也是一名不折不扣地由供銷社系統培養出來的“農資老兵”。從1980年進入萬年縣供銷社工作開始,先后在萬年縣供銷社駐廈門辦事處、縣供銷社車隊、縣農資公司工作,豐富的事業經歷讓胡桂松擁有了充分的成長空間和工作經驗。他動情地比喻:“供銷社給予了我第二個溫暖而又祥和的家,這份深厚的情誼似海深。”
1995年,通過充分的市場調查和資金籌集,胡桂松決定“下海”,不久便在當地成立了久豐生資經營部。胡桂松告訴記者,創業初期啟動資金十分緊張,但就因心底始終留存著一股不服輸的信念支撐,憑著誠信為人的態度贏得了農資界各方朋友的支持和幫助,用兩萬元硬是做起了三百萬的經營業務,1998年,營業額便超過了一千萬。事業越走越順,華昌、祥云、宜化、六國等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化肥廠家也逐漸邀請他成為萬年縣產品的總代理。截止到目前為止,他所經營的農資產品市場銷售額占到了萬年縣市場的85%以上。立足這個基礎,2000年,原來的生資經營部也升級成久豐農資有限責任公司。
對于今年9月份剛剛擔任的萬年縣農資物流有限公司配送中心總經理一職,他表示:“吃水不忘挖井人,作為供銷系統的一份子,今后將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嚴把進肥質量關、完善配送網絡、加大管理力度,讓萬年縣的農民都用上質優價廉、稱心如意的好肥料。”
做農資就要扎實
“做農資不是因為農資而做農資,是因為想在農資領域得到更多的拼搏和發展,真正地為農業服務,為農民服務。”胡桂松堅持認為,做農資就要扎實。
在胡桂松眼里,農資品牌就是過硬的質量、豐富的貨源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對于不同經銷商的銷售能力和經營規模,他會詳細制定適宜的銷售策略和提供不同的產品品種,他表示,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做品牌、強服務、做差異,避免市場上的殺價壓價現象發生。
“駐點直銷”模式是老胡最認可的一種農資銷售模式,當問起從中獲取的最大收獲是什么時,他笑著說:“做生意有時候方法很重要,這種模式不僅讓我在最困難時期學習到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同時認識到建立合理的經營模式的重要性。”
“做農資人不容易,做農資事業更不容易。”胡桂松說。他表示,做農資更多的是付出,以心交心,真誠為農民服務,農民相信你了,認可你了,那么市場也全是你的,做農資應立足于該行業的根本,扎扎實實地去做,認認真真得去做,而且要堅持不懈地去做,靠一時的作秀,片面的宣傳是不會久遠的,農資人要的是認真、扎實、堅持不懈的精神。
農資界的“老頑童”
夾著公文包、戴著老花鏡,這是老胡出門必帶的兩樣東西。每天吃完早飯,第一件事就是跑進自家的菜地里“倒騰”一番,干上2小時的農活。老胡的愛人李鳳秀笑著告訴記者:“這是他每日的必做功課,天晴就勞動,下雨就跑步,唯一擔心他的就是每日的應酬太多,到哪都不放心。”雖然年齡越來越大,但老胡整天卻有忙不完的活、用不完的勁。他笑著說:“事業永遠沒有終點,只要我還跑得動,農資工作我就會一直做下去。”這享受人生樂趣的態度,不由得讓記者感到一種“人老志不老”的人生信條。
2000年,胡桂松的大小兩個兒子紛紛加入到他的農資事業中來,具體分工為大兒子管理本縣的銷售業務,小兒子負責公司的財務,而老胡則主要抓好廠商貨源的把控工作。“做農資一要做品牌、二要做品位、三要做服務”。胡桂松說。這幾年老胡每年的銷售業績基本保持在2.5萬噸左右,銷售網絡達到120多個銷售點。對于如此龐大的銷售量,他告訴記者,成功并非偶然,一是政府的政策好,支持力度一年比一年大,二是依托了下面基層經銷商網絡的“魚水關系”,成績與這些幫助和支持是分不開的。
老胡愛去跑市場,喜歡和生產廠家負責人、經銷商聊天,一跑往往就是一天。他說:“只有與上游廠家聯系緊密、與下游經銷商誠信合作,才能在‘風險共擔、贏利共享’的理念下一起發展和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