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就慧眼,辨識真假
當下農資市場產品復雜多樣,廠家也是不惜成本加大在廣告上的宣傳力度,你說你的產品好,我嚷我的產品不孬,弄得消費者根本摸不著頭腦。李曉軍承認,縱然自己是學農出身,在面對“狂轟亂炸式”的廣告宣傳時,自己有時也有些“暈乎”。“農資經銷商是直接和農民打交道的,就拿化肥來說,我們一定要掌握清楚化肥的特性及適用作物,稍有不慎就會適得其反。”李曉軍說。為了讓鄉親們用上好產品,通過網上查資料、看專業書籍、請教專家,李曉軍將當下主流品牌的產品特點、功效熟記于心,大大提高了自己識真辨假的能力。
聘請專家,強化服務
要想在農資銷售領域做得長久,選擇一個質量有保證的產品是前提;如果要想做的比別人好,利潤高,那么就要拼技術服務。李曉軍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他走在了別人的前面。
金鄉農民主要以種大蒜和棉花為主,所以,李曉軍針對當地的種植結構選擇合適的農資產品,然后在當地建起了50個棉花試驗田,試驗田的化肥全由李曉軍自己承擔。“產品好不好,得讓農民自己說,而最直觀的辦法就是建立試驗田。”李曉軍說。與此同時,他還積極聯系當地縣農業局的專家,聘請專家作為技術顧問,在作物生長的各個階段,讓專家定期對農民進行技術指導,并免費解答他們在生產中遇到的難題。“2012年,我準備將試驗田的規模擴大到100個,雖然投入會很大,但我相信投入與產出是成正比的,近幾年不斷增加的利潤就是最好的證明。”李曉軍說。
借勢媒體,促銷產品
雖然2011年金鄉大蒜的價格不是很理想,農資銷售壓力大,但是李曉軍仍然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他把這些歸功于與媒體的合作。借勢媒體,李曉軍擁有了穩定的客戶群。
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李曉軍成了一家雜志社在金鄉的發行站負責人。”讓李曉軍沒想到的是,雜志發行工作為他的農資銷售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推動作用。李曉軍說:“在做發行的過程中,我認識了更多的朋友,也結識了更多的潛在客戶,我的產品銷量隨之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由于雜志社在當地有一定的知名度,看的人多,知道我的人也越多,知道我產品的人也就越多,好多來訂雜志的順便把我的產品也帶回了家。”
雖然由于種種原因,李曉軍不再與該雜志社合作。但是在他嘗到了輿論宣傳給他帶來的甜頭后,他也一直尋找機會,希望能與其他有公信力的媒體進行合作,達到共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