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個品種可以造福一個民族。業界人士如是評價種子的重要性。
日前,農業部就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馬淑萍在會上表示,《意見》是新時期指導農作物種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提出了今后種業發展的思路,即整合農作物種業資源,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農作物種業投入,強化市場監管,快速提升我國農作物種業科技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供種保障能力和市場監管能力,構建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農作物種業體系,全面提升我國農作物種業發展水平。
“到2020年,我國要形成科研分工合理、產學研相結合、資源集中、運行高效的育種新機制,要培育一批具有重大應用前景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優良品種,建設一批標準化、規;⒓s化、機械化的優勢種子生產基地,打造一批育種能力強、生產加工技術先進、市場營銷網絡健全、技術服務到位的現代農作物種業集團!瘪R淑萍表示。
國內一位種業上市公司人士對《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表示:種業在我國農業生產中處于戰略性的核心地位,不僅僅是關乎著農民的利潤,更是關乎著國家糧食安全。我國是人口大國,無糧不穩,種業處于農業生產中的基礎性位置,決不能為外資所壟斷,否則,后果是危險與可怕的。《意見》的出臺,首先在政策層面給國產種業創新發展打了一劑強心針,至于要真正建立健全我國現代種業體系,還有一段路要走。這不僅需要國內種企不斷加大研發與自主創新,還需要政府頂層設計,加速國產種業的產業整合,整合目前“散、小、亂”的產業格局,提高產業集中度,做強做大國產種業集團,方能與外資抗衡。相信,隨著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實,我國農作物種業有望迎來一個產業升級的新時機。
外資搶灘種業市場
日前,據央視報道,在山東壽光蔬菜種子市場上,洋種子已占據半成以上的江山。
目前,山東壽光每年種子交易額在6億元人民幣以上,其中洋種子就超過4億元。目前,僅壽光當地的大棚種植的品種占70%以上是進口種子。瑞士先正達、荷蘭瑞克斯旺、以色列海澤拉、澤文、紐內姆等30多家外資種子公司均在壽光建立了試驗站和展示基地,并以此輻射到全國250萬畝以上的蔬菜種植面積。
據了解,外資種子進入中國市場的模式大都以品質配合營銷服務來搶灘市場份額的。外資種子首先以低價或免費讓菜農種植,待取得示范效應后開售,同時配合市場營銷手段及良好的售后技術服務工作逐步將本土的品種逐出市場,在占領一定的市場份額后,開始大幅提高種子價格,屆時,農民將被迫接受高價種子,并且,一旦農作物出現病害,農民還要付高價從外資公司購買相應的藥水與疫苗。
據農業部對玉米品種種植面積的統計顯示:3年前的玉米主要品種種植面積中,美國的“先玉335”市場還很小,但最近兩年升至第三位,而且增長勢頭非?臁6鴵䜩碜约质∞r科院副院長羅振鋒統計,目前吉林玉米耕地的三分之一被美國的“先玉335”占據。
據了解,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種子需求國,常年用種量300億公斤,價值達500億元。目前全國有49家持有效證照的外資企業,包括獨資、合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等各種類型。其中就包括孟山都、杜邦-先鋒、先正達等跨國種業巨頭。
國產種業陷研發困局
誠然,外資種業能夠如此迅速占據我國種業的半壁江山,除其先進的管理經驗及營銷手段外,種業研發則是其成功的不二法寶。反觀我國種業企業的研發投入,與外資相比差距甚大。
統計顯示,我國目前擁有種子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大約有8700多家,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不足100家。而真正實現產業化運作的更不足80家,這些缺乏研發能力的種子企業小而散,最大的種企銷售收入不到總體市值的3%。
而國際上前十位種子企業一年的銷售收入就超過150多億美元,占了世界三分之二的種子市場,僅前三家企業就占一半的份額。
育繁推一體化促產業升級
事實上,我國種業從2000年開始進入市場,到目前才經過十年的發展,仍然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種業發展的整體水平相比發達國家還很低,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農業部種植業司種子處處長吳曉玲表示,國際種業發展歷程說明,企業強則種業強,龍頭企業是國家種業戰略的核心載體,扶持龍頭企業壯大和整合社會各類資源,是國家種業強大的必由之路。
國務院辦公廳4月18日發布的二十五條意見中,包括提高市場準入門檻、推動種子企業兼并重組;中央財政增加“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投入;實施種子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等“給力”措施。
馬淑萍表示,對于“育繁推一體化”,一是中央財政支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開展商業化育種,為有實力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建立品種審定綠色通道。二是免征符合條件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種子生產經營所得稅,在兼并重組方面給予稅收優惠。另外,鼓勵和引導相關金融機構,特別是政策性銀行,加大對種子收儲的信貸支持,中央和省級財政對種子儲備給予補助。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認為,國家應該每年給大學和研究機構投入大量的經費,讓他們去育種。科研機構育出的種子低價賣給種子公司,種子公司繁育后低價賣給農民,整體改進我國的糧食安全水平。也就是說,我國大田作物種子的育種體系應該是公益性的育種體系。
齊魯證券謝剛表示,措施的推進將進一步改善種子公司的中長期生存發展環境,進一步增強優勢種子的“育繁推”綜合競爭力,提升我國種業龍頭公司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