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的3套大化肥裝置的大修都安排在上半年,而且檢修時間都在60天以上,上半年虧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四川化工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一位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記者近日在采訪中發現,尿素行業的主流聲音非虧損即困難。困境中的氮肥企業最需要什么?記者通過采訪發現,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出口價格、完善淡儲機制是該行業目前最需要的。而這些恰恰也是該行業多年來反復提及的老話題。
老話題之一:
供應過剩怎么辦?
國家應出臺政策
促使產業優化結構
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2008年國內尿素產能在5900萬噸(折純量,下同)左右。2009年在建和新建產能在450萬噸左右,預計全年尿素產能預計將達6300萬噸左右;全年產量在5300萬噸左右。而在需求方面,2008年全國農用尿素需求量為3850萬噸,工業需求為650萬噸。從今年農產品價格及農民收入情況看,2009年農業需求預計在4000萬噸左右,而工業需求受經濟的滑坡影響較大,將會呈現萎縮態勢,預計在500萬噸左右。全年尿素預計總需求為4500萬噸左右,過剩量達到600萬~800萬噸。
嚴重的供應過剩趕上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尿素價格持續下滑,再加上原料煙煤、無煙煤、天然氣價格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尿素生產企業售價與成本倒掛,除生產虧損外,大量的高價庫存更使流通企業虧損嚴重,不少企業面臨生存考驗。今年春耕期間,尿素行業沒有出現往年明顯的“小高潮”,旺季不旺,價格也明顯低于去年同期。今年前2個月國內氮肥行業收入同比下降2.9%,營業利潤同比下降更是高達94.4%。目前,在尿素行業中,過苦日子的已不限于中小企業,國有大型骨干企業都普遍出現了嚴重虧損。
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興旭表示,目前,在國內產能過剩、競爭日趨激烈、出口受限的整體形勢下,尿素行業進入了行業變革、重組的關鍵時期,成本高、資源消耗高、環保不達標的小規模裝置必須被淘汰,而要依靠行業的自身調整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需要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加速行業結構調整進程。
劉興旭表示,一是希望政府出臺鼓勵尿素產業規模化的相關政策,產業發展規劃中要重點保護大企業,支持優勢民營企業。同時嚴格控制新上項目數量和重復擴大規模,提高節能環保準入門檻。另外需要考慮地區因素,鼓勵基礎化肥產能向原料產地集中,對于非原料產地新建、擴建尿素產能從嚴控制。二是確定淘汰產能退出標準。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目前全國尿素生產企業有522家,而產能小于8萬噸/年的有300多家。要健全淘汰機制,首先是要合理確定淘汰落后產能的標準,確定規模、環保和技術標準,以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降低消耗,減少資源浪費。同時以略高于需求8%~10%產能來規避市場大的波動,最終實現尿素市場的有序競爭。
老話題之二:
出口受限怎么辦?
行業應加強自律
組成出口聯合體
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秘書長劉淑蘭介紹,1997年以前,我國還是尿素純進口國。隨著氮肥工業的快速發展,2000年以來,我國尿素的出口逐年增大,2007年達到創紀錄的526萬噸,2008年初的尿素出口一度失控,造成了很大的資源流失,國家不得不用大幅度上調氮肥出口關稅的措施來限制出口,2008年9月1日,尿素出口關稅一度調至185%。
今年春耕用肥“小高潮”并沒有如期而至,增加出口又成為生產企業求生存的一條出路。為幫助尿素企業擺脫困境,國家也相應調整了尿素出口關稅,實行了目前的旺季110%、淡季10%的出口關稅政策。但在打開淡季出口之門后,讓人絕望的是,目前,國際市場尿素價格在每噸240美元左右,比國內還低,國內尿素根本不具備出口競爭力。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今年第一季度累計尿素出口60.7萬噸,同比大幅下降了73.4%。其中1月份出口15.3萬噸,2月份出口38.1萬噸,3月份出口7.3萬噸,其中2、3月份的出口還是在1月份執行淡季關稅10%的時候提前報關的。
這時候一些尿素企業便希望進一步降低甚至取消出口關稅。但更多的企業認為此舉無用。山西晉煤集團副總經理王毅透露,國際尿素價格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參照中國的尿素出口成本制定最低價格的。目前國內尿素生產企業都想通過出口來緩解自身的困境,紛紛互相壓價,形成惡性競爭,結果成了國際上大型化肥經銷商各個擊破的對象。因此并不是把出口關稅降低或免除就能解決當前困境的,各化肥生產企業要加強自律行為,避免低價出口這種損人不利己、飲鴆止渴的做法。
中石油煉油與化工分公司化工產品營銷處副處長張天才也表示,為避免國內尿素生產企業在出口過程中競相壓價,惡性競爭,氮肥行業可以形成幾個大的出口聯合體,增強國內企業在國際尿素市場上的話語權。尿素生產企業應加強化肥行業自律和聯合,在市場競爭中,團結一致,依靠行業集體的力量走出危機。
日前,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出臺了氮肥行業自律公約征求意見稿,要求建立氮肥行業出口協調機制。同時公約還要求氮肥生產企業做到產品定價規范、公開、公平、合理,反對售價低于成本傾銷產品,避免盲目的價格競爭和不正當的競爭。
老話題之三:
商儲無力怎么辦?
國家應改商儲為主
為聯儲為主
氮肥市場消費信心嚴重受挫,還直接表現在流通領域。
“目前我國氮肥的產能確實是過剩的,但現在的實際產量和消費需求量并不存在太大的差距,而生產企業仍然處于困難境地,我認為主要是由于消費信心的不足。近期我們公司在氮肥的主要消費市場江蘇、廣東、廣西、湖北等地的調研結果表明,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所有經銷商都不拿貨,持觀望態度。經銷商本是氮肥至關重要的流通環節,現在卻沒有起到一個蓄水池應有的淡季緩沖作用。”王毅說。
由于世界實體經濟受金融危機的沖擊,化肥市場需求萎縮、價格下滑、出口受阻等因素的影響,業界對化肥市場的走勢不看好,悲觀心理較重,市場信心嚴重不足。特別是經銷商,由于2008年存貨嚴重虧損,尿素產品的市場走勢又不明朗,均不敢放開提貨。他們的觀望等待,造成市場流通不暢,今年春耕期間的旺季不旺就是市場信心嚴重不足的體現。因此尿素生產企業希望國家成為化肥儲備主體、國家和企業聯合淡儲的愿望就愈發強烈。
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化肥淡儲政策是一項利國利民并有利于化肥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在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細則中已經明確規定,我國將實施化肥的國家儲備制度。由于商業淡儲已顯示出受市場影響較大的弊端,因此建議加大國家化肥儲備的力度,同時根據生產型企業的特點制定相對應的淡儲單位準入門檻,將具備條件又有積極性的生產企業納入化肥淡儲體系,增加生產企業的淡儲量,使大部分淡儲資金流向生產企業。這既有助于穩定化肥企業生產,特別是解決化肥生產企業淡季產品銷售問題,從而減輕生產企業經營壓力,也有利于保障化肥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