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農藥行業而言,在過去的一年中,機會與威脅并存,欣喜與悲傷交集。2006年全國農藥總產量再次持續增加,截止2006年9月份,農藥總產量已達到97.53萬噸(按有效成份計),同比增長24.3%。其中殺蟲劑增長17.9%、殺菌劑增長13.9%、除草劑增長30.7%。高速發展的中國農藥行業給予了無數企業迅速崛起的機會,同時復雜多變的市場運作環境也使得許多農藥品牌在2006年遭遇了不少挫折與困境。原材料、能源、人力資源、終端推廣、廣告成本不斷上漲,農藥價格持續走低,農藥工業的利潤水平急劇下滑。生產能力過剩、品種同質化現象嚴重、品牌塑造的不足、人才流動嚴重、市場營銷陷入困局、惡性價格戰內耗實力……隨著商業環境的變化一日千丈,許多現有、潛在的問題如同潘多拉盒子被打開一樣接連而來。
一、2006年農藥市場回顧
首先是市場大盤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本土主導,外資從屬”的品牌結構依然如故。
其次是價格總體穩中有降。從總體情況來看,常規品種的價格基本與上年持平,部分產品價格有所上升。從品種來看,殺蟲劑價格上升,尤其是在水稻褐飛虱大發生期間,部分用于防治稻飛虱的農藥品種上升幅度較大,如吡蟲啉類、敵敵畏、毒死蜱等。除草劑、殺菌劑價格有所下降。進口農藥價格平穩,升降幅度在1%左右。從作物來看,與油料作物有關的農藥產品有所下降,與水稻相關的農藥產品有小幅上升。2006年價格基本上沿承了前三年的態勢,仍然是一個較快的下降速度。農藥企業盈利能力普遍不足,決定了投資能力有限。
還有,本土產業鏈不完整、核心技術缺失的局面幾乎沒有改變。
2006年,中國農藥行業出現了一個新動向,那就是,幾乎所有本土農藥企業都開始重視工業設計,試圖通過工業設計尋求市場空間上的突破,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另外,稻縱卷葉螟發生重,防治困難,銳勁特、敵敵畏、毒死蜱。蔬菜農藥使用量繼續增加之際,因受中國南方嚴重干旱、臺風肆虐的天氣原因,南方小菜蛾和蔬菜害蟲發生面積小,用藥量減少,同時影響了非選擇性除草劑的使用。小麥害蟲發生輕,防治蚜蟲藥劑銷量減少。棉花部分,國際棉花價格升高激發農民使用更多的農藥,但棉鈴蟲、甜菜夜蛾輕度發生,用藥量下降。玉米芽前除草劑風險進一步加大。殺螨劑用量減少。殺菌劑用藥量也大量減少。除草劑莖葉處理劑逐步走俏。特色作物種植帶動局部農藥市場,如大蒜田除草劑、生姜田玉米螟、冬棗盲蝽象和葉斑病等的防治。國內北部果園蘋果和梨開花期遭遇低溫,導致果園農藥使用量減少。甲基對硫磷等五種高毒農藥生產及銷售大幅下滑。
總而言之:2006年中國農藥業基本穩定,有變化,但是變化不大。
那么,2007年中國農藥將呈現什么樣的趨勢和特點呢?
二.農藥企業競爭環境分析
1.農藥企業的內部競爭環境
農藥工業陷入“增收減利”的尷尬困境,是一段時間以來農藥行業諸多深層次矛盾激化的集中反映。
首先是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導致行業過度惡性競爭。總體概括中國的農藥業,是企業多、規模小、成本高、效益低。企業多必然出現產品重復、生產線重復等重復建設。現實情況是一個產品少則六、七家,多則幾十家、幾百家同時生產,市場競爭異常殘酷。
在農藥產品科技含量不高,服務滯后,質量差異大的現實面前,價格競爭成為大多數制藥企業主要的競爭手段。
第二,產能嚴重過剩,開工率不足已經成為農藥行業的普遍現象,直接導致生產成本的大幅上升。
第三,農藥價格持續走低,而能源、原材料等價格持續上漲,加上產品推廣費用水漲船高,使得成本居高不下,投入產出比急劇惡化。
第四,研發環節大多是仿制農藥,產品定位不準確,加劇了行業的無序競爭。銷售單位引導市場,盲目推廣,消費者缺乏判別能力。
2.農藥企業的外部生存環境
政策背景:農藥企業面臨的外部壓力首先來自政策因素,持續的降價,使在產業鏈中處于弱者地位的農藥企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
政策監管越來越嚴,而廣告促銷費用卻在逐年上升,產品推廣費用項目層出不窮,讓所有農藥企業苦不堪言。
渠道環境:為了拓展生存空間,經銷商紛紛推出自有品牌的產品,產品不規范,和廣大農藥企業爭奪市場份額。沒有銷售終端和產品優勢的農藥企業將被排擠出銷售終端。
3.農藥企業的生存要素分析
經過市場競爭的洗禮,農藥企業的生存基礎日益清晰:產品、營銷網絡、品牌是農藥企業決勝市場的三大要素。其中,產品是農藥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產品優勢是農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離開了產品,營銷網絡、品牌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末。沒有網絡,可以通過廣告、代理商打開、占領市場;沒有品牌,好的產品照樣可以通過強有力的銷售手段、暢通的銷售網絡進入千家萬戶,默默地積累著財富。
三、市場機會展望
2007年影響農藥企業的有利因素:2006年所有省份撤銷農業土地稅的征收,農村居民平均收入持續增長,對農藥的需求逐漸加大,這將激勵農民在農作物上投入更多,購買更多的農藥。
1.產品趨勢:產品是農藥業的生存基礎,而全行業新農藥研發能力的嚴重不足是制約農藥企業發展的瓶頸。仿制專利期滿的農藥歷來是中外農藥領域的一大商機,誰能掌握準確的市場信息、政策信息,先知先覺,就可能輕松分享他人科研成果,分割一片市場。
2.技術趨勢:未來可突破的空間已經非常小。2007年不會出現重大技術創新。
3.價格趨勢:2007年將繼續保持降價態勢。預計2007年和前幾年相比,降價幅度略有放緩。
4.產業鏈趨勢:預計2007年本土農藥企業在上游原材料供應方面,不會有大的作為,這主要是由本土農藥企業盈利能力不足造成投資能力不足帶來的。
5.服務趨勢:目前,農藥售后服務問題嚴重,“服務跟不上銷售”在越來越多企業身上暴露出來,因此,盡快提升技術服務水平,成為所有農藥企業的當務之急。
6.渠道趨勢:
銷售渠道出現新變化。近幾年農藥的銷售渠道呈現出農資系統、農技系統和個體三者并存的態勢。近來又出現了新的情況:一是以農藥經銷集團為主組織的連鎖銷售網絡;二是以農藥生產企業為主組織的連鎖銷售網絡,三是出現了生產企業入駐大型農藥或農資超市;四是部分省出現了新的銷售渠道――郵政配送。2007年,渠道將進入相對穩定期,大型并購發生的可能性較小。渠道經營模式變革,將成為2007年農藥經營的主題。如何與供應商建立和諧共贏的關系?如何突破農藥連鎖潛規則?如何探索新的贏利模式?要求所有相關企業必須思考并給出答案。
四、2007年國內農藥市場展望
隨著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甲胺磷等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禁用政策的貫徹執行和高效低毒農藥的發展,結構調整將是2007年中國農藥工業發展的主線,其中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的產量比例調整為60:15:25。
2007年1月1日,我國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種高毒農藥在農業生產中使用,預計到2007年底現有產量中約有9-10萬噸高毒農藥將退出國內市場,而國際市場的禁用也將進一步降低高毒農藥的出口總量。這五種活性成分占到中國殺蟲劑市場的15.6%,高毒農藥退出將給國內農藥市場留下100億元的缺口。在農藥品種結構方面,不合理現象有較大的改善。2007年高毒、高殘留農藥用量會大幅度下降,高效、低毒農藥需求量則會大幅增加。例如擬除蟲菊酯類、吡啶類、嘧啶類和昆蟲生長調節劑。因稻飛虱對吡蟲啉類農藥抗性的產生,此類藥劑的需求繼續下降,用于防治稻飛虱的噻嗪酮(撲虱靈、稻虱凈)、敵敵畏、異丙威(葉蟬散)等農藥的需求明顯增加。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未來可能施用于水稻上替代有機磷類殺蟲劑尚未決定。自2004年以來,農業部進行試驗,根據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對水生生物的毒性測試其應用的可行性。然而,據報告,以往幾年非官方在水稻上使用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因為驅除褐飛虱天敵導致褐飛虱猖獗成災。農業部因而決定推遲擬除蟲菊酯類在水稻上的登記。2007年農藥需求總量與2006年相比,穩中有增。其中,殺螨劑需求保持增加的趨勢;除草劑需求繼續增長;植物生長調節劑需求略有增加。殺蟲劑、殺菌劑、殺鼠劑需求基本持平。
此外,對高效、經濟、安全農藥的需求將繼續受益于大型農場的發展,大型農場的農作物和谷物都是現金收購的。專門針對農產品出口的職業化農民數量增多,因為要遵守國際最大殘留極限值,對國外品牌農藥需求也將增加。
綜合以上因素,2007年,農藥工業將同步保持經濟總量的增長。在持續擴大的市場份額面前,仍然存在一定的市場機會。農藥行業的“增收減利”的局面仍將持續,行業的動蕩將遠遠大于2006年,行業整頓和洗牌將使研發能力差、產品缺乏競爭力的農藥企業日子越發難過。客觀地說,2007年是農藥企業風險與機會并存的一年。2007年農藥市場整體充足供應,不會出現供應緊張而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的情況。“農藥市場繼續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況,品種競爭仍將十分激烈。”
面對于2006年所面臨的行業性困境,不少企業也在積極謀求突破,展望2007年,農藥行業仍然任重而道遠。面對著諸多不足與缺陷,農藥企業可以從下面四個方面去完善自己的管理、營銷、市場策略的體系,從而構筑新的競爭優勢:
1、 管理創新化
企業必須突破家族性企業、粗暴集權性企業的弊病,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創新管理制度,為優秀職業經理人提供廣闊的才能施展空間,為吸引優秀人才加盟創造平臺。
2、 營銷科學化
許多企業的創建者和管理者都是從市場一線爬摸滾打上來,他們有豐富的市場經驗,但在理論經驗、科學性管理方面卻明顯不足。這種才能的偏差,使得他們的決策往往偏向于經驗感覺決斷型,武斷的成分占據多數。隨著市場發展的完善,營銷科學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在行業整體研發能力不足、企業產品結構不合理、產品缺乏競爭力的情況下,部分農藥企業通過營銷模式的創新,如會員直銷、電話營銷、網絡媒體、會務營銷等非傳統的營銷模式,避開市場激烈的競爭,迅速拓展市場。3、 戰略系統化
在一個消費需求高度多變的市場中,一家企業失去明確的戰略規劃,就如同失去明確的發展方向,只能隨著市場的變化而隨波逐流。所以,制定系統的發展戰略,建立完善的品牌的管理體系,不僅僅是使企業明白自己的發展方向,也是企業逐步建立自己核心優勢的必經之道。
4、 渠道精細化
以往單純依靠銷售利潤刺激的渠道管理策略已經失效。本土企業粗放式的渠道管理方式已顯得脆弱不堪。企業必須根據新的市場形勢,從新的戰略高度看待渠道合作,從價值傳遞、方式創新、利益分享三個層面去精細化做好渠道管理。
困境的跨越帶來的將是市場的創新,鳳凰的涅槃迎來的將是行業的新生,2007年的農藥行業又將以什么樣的姿態出現?能否繼續引領中國化工行業的潮頭,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青年創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