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種子
1.受天氣條件影響,該行業不確定因素多、風險高。
首先體現在玉米種子繁制的季節性約束。如全國主要制種區甘肅一帶,每年4月份須完成當年的雜交播種工作。然而,全國各地自然條件不一,當年用種農民的玉米播種會延續至6-7月份,種子公司的銷售工作因而也從元月持續至6月份――這便產生所謂“產銷不同期”(當年銷售的種子需要提前一年安排生產):制種單位無法確定當年市場種子需求量,種子公司也難以估計下一年度的種子訂單,整個經營活動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其次,地域和氣候等不確定因素,是造成農戶、制種單位、種子企業以及渠道商風險高的主要原因。區別于工業企業,玉米種子和普通玉米均受以上自然條件的制約:何條件變化,都可能影響當年的收成和種子的質量。例如,霜凍期是制種單位最擔心的,一旦天氣突然惡化,不能及時保護種子,當年的產量便無法完成。對于農戶而言,種子和玉米的收成直接關系到家庭收入,天氣、土壤等條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種子公司更是進退兩難:歉收之年,雜交種子供應量不足,公司當年的收入直線下降;即使是豐年,市場供過于求,種子公司也要面對種子滯的困境――渠道商也要承擔類似的風險。
再者,該行業的特點是生產銷售以年為單位,即行業每年只能安排一次生產和一段時間的銷售,時間不可逆。因此,行業的時間成本非常高,行業中任一環節出錯,都將造成連鎖反應,甚至關系公司的存亡。正如上文所述,一旦制種單位無法保證供種量,不但自身利益受損,還直接牽連種子公司:一方面,種子公司若須完成地方供種指標,政府任務則無法完成;另一方面,公司當年收入下降,而且之前投入的廣告、包裝費用將石沉大海。種子公司供貨承諾無法兌現,使渠道商收入受影響,甚至用種農民能否按時播種也成問題。
可見,種子的研發是一項科技極高的生物工程,它的培育和生產是靠自然條件而產生的,影響的要素既多又復雜,且大多屬于非可控因素,不受人類的能力和行為所左右;它的時間成本是非常高的,這正是該行業的根本特征。
2.種子是糧食生產的源頭,關系吃飯的問題,行業地位特殊。
自古以來,我國是農業大國,至今13億人口有農民9億之多。中國還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產國,玉米也是我國第二大農作物品種――該行業有特殊的意義和地位,受政府的重視和國家政策約束。企業的決策需要首先考慮農民的利益,種子的質量、承諾的兌現、企業的誠信等都是農民關心的問題。
3.供需價格特性
玉米種子需求的價格彈性很低,甚至接近于零,即種子價格的變化對單位面積播種量幾乎沒有影響,農民不因為種子價格低而多買種。種子是必需的農業生產資料,具有不可替代性且無法即時生產。故其供給的價格彈性卻較高。一般種子的生產成本是同期糧價的2.5~3 倍,糧價的波動,直接影響農戶的種糧積極性,進而使種子的市場需求量發生變化,刺激或降低種子生產的積極性,也對供需產生影響。
4.質量指標復雜性
玉米雜交種子的科技含量很高,生產繁育,加工儲藏及選用種植都十分復雜,但生產者和消費者大都是農民。一般,種業企業都是通過自己的科研機構培育繁殖和提純復壯出足夠數量的親本再以簽約收購的方式委托農戶大批量的生產制種;在制種生產過程中企業會指導農戶做好“揚花傳粉”、“田間除雜”等制種的關鍵環節;在種子收購入庫時會進行精選并檢驗種子的水分、凈度和發芽率等指標,而在種子從收購入庫至分裝銷售的儲存期間則要用藥液加以熏蒸。
種子的質量指標較為復雜,有些指標如凈度、發芽率、水分等可及時檢測,而有些指標如純度等卻無法及時檢測,只有播種后在實際生長過程當中才能發現和檢驗。另種子的實際田間表現除了與種子本身的質量相關外,還與自然氣候、田間管理、生態適應性等許多方面有關。當銷售季節結束,多余的種子需要轉到第二年銷售時,必須將種子晾曬至一定的水分含量以下進入低溫庫冷藏。一般隨著時間的推移種子的發芽率會越來越低,當發芽率低于國家規定的標準時,該種子也就不能銷售,只能轉為商品糧了。如此繁雜的質量指標,只有通過專業技術人員才能做出鑒定,但農民的購買是非專業的,“專業化產品,非專業購買”是
種子行業的典型特征,農民在購買種子時,面對生長性能和表現及其復雜而又品種繁多的種子,缺乏文化知識的農民茫然了,種子零售店的店主是影響購買決策的關鍵人,即終端的推薦是決定農戶選擇什么品種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