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平原縣供銷社積極創新農資經營服務體系,與山東省農資公司合作,整合網絡資源,實行農資直供,延伸了服務觸角,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銷售價格,深受廣大農民歡迎。今年上半年,該供銷社共銷售各類化肥3萬多噸,貨真價廉的農資商品讓農民得到了實惠。
上下對接,組建合資公司
2009年4月,平原縣供銷社依靠省農資公司的資源和資金優勢,與山東省農資公司合資成立了平原縣省農生產資料有限公司,通過整合縣域內網絡資源,形成了省公司、縣公司、基層供銷社資產網絡對接的新型農資經營服務體系。
新公司成立后,縣供銷社整合系統內原有網絡資源,形成了新的農資經營網絡。首先是成立農資協會。他們依托基層供銷社和社有企業,成立了平原縣農資協會,下設22個農資分會,發展會員9089戶。農資分會設有200多個協管員,協管員主要由村兩委負責人和供銷社職工組成,負責了解農民需求,匯總上報需求信息。農資協會會員和專業合作社社員可享受免費測土配方施肥服務,免費農業知識培訓和技術指導,享受保質省錢的農資商品。其次是組建專業合作社。縣供銷社成立了蔬菜、玉米、胡蘿卜種植4個專業合作社,發展社員1.2萬戶,由專業合作社統一組織農民購買農資。他們將玉米專用控釋肥的銷售與推廣“玉米單粒播種”緊密結合,依托專業合作社,向社員提供種子、種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單粒播種、病蟲害防治等服務。再次是建立農資配送中心。新公司成立后,利用縣供銷社下屬的原儲運站倉庫建立了農資配送中心,倉儲面積5800平方米,可以儲存8000噸化肥,由配送中心向60家鄉鎮加盟店和農資分會、專業合作社統一送貨。
2009年4月,平原縣供銷社依靠省農資公司的資源和資金優勢,與山東省農資公司合資成立了平原縣省農生產資料有限公司,通過整合縣域內網絡資源,形成了省公司、縣公司、基層供銷社資產網絡對接的新型農資經營服務體系。 新公司成立后,縣供銷社整合系統內原有網絡資源,形成了新的農資經營網絡。首先是成立農資協會。他們依托基層供銷社和社有企業,成立了平原縣農資協會,下設22個農資分會,發展會員9089戶。農資分會設有200多個協管員,協管員主要由村兩委負責人和供銷社職工組成,負責了解農民需求,匯總上報需求信息。農資協會會員和專業合作社社員可享受免費測土配方施肥服務,免費農業知識培訓和技術指導,享受保質省錢的農資商品。其次是組建專業合作社。縣供銷社成立了蔬菜、玉米、胡蘿卜種植4個專業合作社,發展社員1.2萬戶,由專業合作社統一組織農民購買農資。他們將玉米專用控釋肥的銷售與推廣“玉米單粒播種”緊密結合,依托專業合作社,向社員提供種子、種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單粒播種、病蟲害防治等服務。再次是建立農資配送中心。新公司成立后,利用縣供銷社下屬的原儲運站倉庫建立了農資配送中心,倉儲面積5800平方米,可以儲存 8000噸化肥,由配送中心向60家鄉鎮加盟店和農資分會、專業合作社統一送貨。
強化管理,實行“五個統一”
新公司成立后,按現代企業制度運行,實行“五統一”經營管理模式。
統一采購。省農資公司原來在平原縣內銷售的所有化肥品牌全部納入合資公司經營,省公司以低利潤或零利潤向縣公司供貨。平原縣供銷社系統原來代理的化肥品牌,由新公司予以整合,按照市場需求,全部由新公司統一采購。
統一配送。各經營網點所需要的農資商品,由新公司統一調劑、配送。合資公司充分利用縣供銷社現有倉儲設施和運輸工具進行統一配送。協管員或加盟店及其他經銷網點若有用肥需求,電話告知縣農資公司,由縣公司通知配送中心,按約定的送貨時間、地點、數量,統一調度配送。
統一管理。縣供銷社系統內所有的中心店、連鎖店和加盟店等經營網點,全部由新公司予以整合,由新公司統一管理,并在此基礎上改造發展新的網點和直供點,同時對加盟店店長、農資協會分會會長定期進行培訓。
統一核算。縣農資公司對所有產品統一銷售價格,對所銷售復合肥進行直供,統一到戶價格。協管員工資以年終返利的方式體現,在年度銷售工作結束時統一結算。
統一標識。所有經營網點懸掛合資公司統一設計制作的網點標識。
網絡對接,直供優勢凸顯
第一,凈化了農資市場,農民用上了放心農資。網絡對接后,假冒偽劣農資的“入口”、“出口”被堵死,確保了質量,農民用上了貨真價廉的放心農資產品。推行化肥直供,也節省了政府職能部門的市場監管成本,可以說是政府、企業、農民三方多贏的成功探索。
第二,減少了經營環節,降低了農民生產成本。新網絡實現了基層與縣級公司的對接,且縣級公司沒有了進貨成本,由省公司統一采購、調配,實現了從配送中心到農戶的對接,經營環節減少了,流通費用降低了。以尿素、二銨、復合肥為例,售價分別比市場價每噸低60元、240元、400元。
第三,基層人員不再整天忙于經營,有精力搞技術服務了。網絡對接后,基層經銷人員有時間與用戶進行溝通,隨時掌握農民需求,可以做到為每個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基地、專業大戶提供測土配方服務和提供個性化的農資產品,真正幫助農民節本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