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農忙時節,也是各類農資踴躍上市的集中時段,在河北省故城縣科協開展的送科技下鄉現場,農業專家一邊在滔滔不絕地忙著傳授相關的種植知識,一邊在掰著指頭指導農民如何理性地購買農資,盡最大可能以較低的投入來獲取較高的收益。”讀罷這則發自新華社的消息,筆者覺得這種對農資成本進行詳細分析的做法,確實有可圈可點之處,值得在各地大力推崇。
長期以來,許多地方的農民因為受到知識水平與科技素質的制約,他們在發展農業生產時只知道任勞任怨地埋頭耕種,產前和產中基本不去算賬;少數人更是走進一個誤區,購買農資總是先看價格,要么揀最貴的買,要么挑便宜的拿,至于這些農資是否適用、效果如何,自己則是一頭霧水,茫然不知,最后的結果只能是造成物力、財力乃至人力的極大浪費;等到秋季收獲再來認真盤點,一年辛苦所賺的已經所剩無幾,甚至還會出現虧本的現象,嚴重阻礙了廣大農民種田的積極性。
說到這里,也許有人會說:“對農資的成本進行詳細分析,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的確,對于個體農戶來說,那一畝兩畝田地所體現的價值微乎其微;但是對于種植大戶而言,其顯性效益就會表現得較為直接些。因此在我們加快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今天,廣大農民尤其是種植大戶必須徹底擺脫“秋后算賬”的傳統觀念,牢固樹立“成本分析”的全新思想,既要增加投入,更要重視產出,力求實現種田效益的最大化。
事實上,“成本分析”并不只是將支出與收入的費用記上賬本,再加減乘除那么簡單。所謂“成本分析”,就是對一定時期內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進行管理,故而涉及農業生產的一切投入都應包含在內,化肥、農藥、種子等農資成本自然是首當其沖,同時還當包括土地、人工、灌溉等社會成本,此外還要將產前的技術投入和產后的運銷費用考慮在內。只有這樣“卡住兩頭、管住中間”,加強對農業生產中的購、種、管、收、賣等各個環節的管理,才有可能達到節支增收的目的。希望類似的“成本分析”,能在我們周圍越來越多地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