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農藥
5月17日,北京西長安街萬壽路附近,在張興入住的賓館房間門前不時有人在等候。而讓張興忙碌起來的,是眼下讓中國茶葉陷入困局的“農藥殘留超標”事件。
從事植物源農藥研究和應用實踐多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無公害農藥研究服務中心教授張興已進入不惑之年。
“前些年可沒這么熱鬧,不少投資方和企業雖然很感興趣,聊過之后覺得前景不錯,但時機還不成熟。”張興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
植物源農藥是生物農藥的一種,在業界被認為是解決茶葉和多種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問題的重要手段。
在歷經了許久的等待之后,植物源農藥正步入茶葉種植這一主戰場。
等待時機
談起植物源農藥,張興非常興奮。來到北京之前,他已輾轉多個城市。就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的前一天晚上,他還與合作方一直談到深夜兩點多。
正午的采訪還未結束,已有尋求進一步合作的農藥企業工作人員等在門口,希望和張興邊吃邊聊。
“植物源農藥的特點及其逐漸成熟的技術品質剛好適合解決農藥殘留超標等問題。”張興指出。
所謂植物源農藥,是指利用植物體內的次生代謝物質,如木脂素類、黃酮、生物堿、萜烯類等物質加工而成的農藥。
這些物質是植物在長期繁衍生長過程中,自身防御功能與有害生物適應演變、協同進化的結果。其中多種次生代謝物質對昆蟲具有拒食、毒殺、麻醉、抑制生長發育及干擾正常行為的活性,對多種病原菌及雜草也有抑制作用,是一類天然源的生物農藥。
“與有機合成農藥相比,植物源農藥來源于自然。”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邱德文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對人和牲畜相對安全,對害蟲天敵傷害較小,植物源農藥具有選擇性高、低殘留和害蟲不易產生抗性等優點,因此植物源農藥具有廣闊的市場。
據介紹,截至2011年4月,國內處于有效登記狀態的植物源農藥有效成分有22個,產品總數202個,印楝素、苦參堿、魚藤酮、煙堿和除蟲菊素等產業化品種已成為我國植物源農藥產業的中堅力量。
近20年,我國植物源農藥的研制相當活躍,已生產和實際應用了40多種植物源農藥,生產企業有100多家。我國植物源農藥的登記生產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已從1997年的20種,發展到現在的200多種。
實際上,在出現“茶葉農殘”事件之前,植物源農藥在我國無公害農業生產中,已得到了較好應用。
據邱德文介紹,大部分植物源殺蟲劑是防治蔬菜、茶葉、果樹、中草藥害蟲的理想用藥,部分殺蟲劑在防治森林害蟲、衛生害蟲、儲糧害蟲和草原害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產業鏈細節卡殼
多位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坦承,與正在覺醒的植物源農藥研究和產業化的意識相對應的,是植物源農藥從基礎研究到產品市場銷售中具體環節的問題,比如植物資源的來源。
邱德文表示,很多植物活性成分含量低,而對于活性成分含量比較高的植物,其野生資源又往往比較短缺,同時有的植物源農藥還存在與中藥材、香料產業爭原料的局面。
作為張興的合作方,鄂爾多斯(600295,股吧)市金駝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金駝”)總經理李勇說,他們已認識到上述問題,正在嘗試利用盛產于內蒙古的苦豆子來研制植物源農藥。
在多位業內專家看來,我國植物源農藥劑型結構尚不合理,制劑加工技術含量低,制劑配方篩選過程中缺乏對制劑功效性的關注和研究。
邱德文表示,目前國內登記的植物源農藥制劑主要是乳油和水劑,其他劑型很少,對于當前發展較快的一些環保劑型則更是缺乏。
“在一些發達國家,同一種植物源農藥往往有多種劑型,以適應不同作物。”張興說。
成都新朝陽作物科學有限公司(簡稱“新朝陽”)董事長何其明認為,國內不少農業企業難以通過植物源農藥獲利,一定程度上就在于其所能提供的劑型不夠豐富,品種和服務也不全面,難以滿足客戶的全產業鏈需求。
同時,邱德文強調,植物源農藥的成果轉化也面臨困局:原藥生產技術和劑型、制劑的研究多在研究單位,而產品化生產和推廣多在企業,研究單位與企業間缺乏及時的交流與合作平臺。
此外,由于我國原有的化學農藥登記規定和政策難以適用于植物源農藥等生物農藥,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植物源農藥產業化。
政策利好
盡管面臨上述困難,然而包括金駝和新朝陽在內的多位農藥生產企業負責人卻均向記者表示,植物源農藥產業化的“春天”似乎越來越近。
農業部5月18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及安全問題等相關回答中,強調了生物農藥的推廣。
科技部《“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開展生物農藥、生物獸藥、動物疫苗、生物肥料、綠色植物生長調節劑等綠色農用產品應用的示范試點和普及。”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政府政策的指引,為生物農藥開辟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尤其是為植物源農藥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推動。
為了克服植物源農藥成果轉化困局,張興牽頭成立了“植物源農藥產業技術聯盟”,并于去年召開了首屆會員大會。
該聯盟現已有會員單位四十多家。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就有某企業致電張興咨詢加入聯盟事宜。
李勇表示,從前年開始,金駝已開始在植物源農藥領域進行嘗試。
而新朝陽則正在調整業務結構,全面進軍植物源農藥產業。
目前,張興及其團隊正在加緊植物源農藥的科研、實驗和登記工作。
值得高興的是,對于一直困擾植物源農藥等生物農藥的登記問題,《中國科學報》記者從農業部工作人員處獲悉,相對簡化和更為科學的植物源農藥登記規定有望于年內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