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財政將安排150億元資金重點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符合國家“十二五”規劃和相關產業政策的農藥企業可以申請資金,進行技術改造和工藝裝備的升級。在近期舉行的2012中國國際農用化學品高峰論壇上,工信部產業原材料工業司石化處處長張文明給徘徊在十字路口的農藥行業指出了一條轉型之路。
轉型走到關鍵時刻
加快轉型升級是我國農藥行業“十二五”期間發展的核心。多年來,雖然我國農藥產能和產量嚴重過剩,但是憑借價格和出口優勢,依舊保持著產量、產值、銷售、出口的持續穩定增長。2011年,我國農藥出口到181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出口國家最多的一年。但是在農藥行業快速發展過程中,存在重復建設嚴重、產能過剩、行業結構性矛盾突出、經營秩序混亂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農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同時由于淘汰落后產能的要求日趨迫切,我國高毒農藥將面臨進一步禁限用,國家在一批高環境風險品種的出口和退市方面也將采取一些措施。張文明在論壇中透露,由于生產工藝對環境污染比較大,國家正在研究相關政策降低或者取消以乙草胺、毒死蜱為代表的高環境風險農藥產品的出口退稅,以推進產業的轉型優化升級;農業部也正在牽頭研究百草枯劑型的問題,可能下一步對百草枯的水劑將進一步的禁限用。相關政策的逐步推進讓農藥行業轉型升級走到了關鍵時刻。
技術升級迫在眉睫
張文明介紹說,高環境風險農藥品種的淘汰是必然的,但是相關部門更傾向于通過相關產業政策的引導來逐步推進,以促進農藥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對于我國農藥行業來說,當務之急是用科技支撐創新,改變傳統的發展模式。
目前我國農藥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規模以上企業投入研發的資金占主營業務收入僅為0.7%,相比發達國家的10%-20%差距太大。同時產業結構還不太合理,行業集中度偏低、產能過剩的問題突出,產業布局和區域能源、資源承載能力不相適應,中小企業的發展活力還有待增強。另外,過度依靠投資帶動和出口帶動,以及資源能源的消耗和低成本要素投入,也值得重視,這種粗放型的增長方式在全球經濟大變革、世界經濟增長模式發生變化的今天,將越來越受到限制。
品牌口碑決勝市場
據介紹,目前我國農藥行業核心競爭力不強,經濟效益不高,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著名品牌。很多農藥產品出口之后,已經看不到生產企業的標識。因此,要實現農藥生產大國向強國的轉變,除了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外,企業品牌和口碑的建立也必須重視。
為打造農藥名牌,農藥行業必須加快推進工業節能、淘汰落后、兼并重組,鼓勵中小型企業加強聯合,適時組建大型農藥企業。企業應以生產為基礎,以質量為保證,著力培養品牌和營銷網絡,加快建立高效的供銷和服務體系,擴大農化服務業務,逐步建立從生產到使用的全流程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