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A股上市企業中,主要生產草甘膦的企業總共有4家,分別為江山股份、新安股份、揚農化工和華星化工。4家企業的平均毛利率僅為10.68%,遠低于農藥行業的整體毛利率。
2008年,受草甘膦行情高漲,大量企業紛紛涌入,導致供需格局逆轉,產品毛利率持續大幅下滑。2011年,產品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以及環保成本的增加對低迷的草甘膦行業更是雪上加霜,整個草甘膦行業將面臨全行業虧損。
以新安股份為例,2011 年凈利潤人民幣1734.75 萬元,同比下降90%,業績出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漲及價格因供大于求而持續疲軟,化工產品和草甘膦毛利率低于預期。
產能快速擴張嚴重超越需求增速,導致供給嚴重供過于求,草甘膦價格不斷大幅下滑。草甘膦價格從2008年4月10萬元/噸的高點快速下滑至2009年初的成本價2.1萬元/噸左右,并保持窄幅震蕩至今。因此,從2009年初至今,草甘膦已延續了近三年的低迷期。在行業最低迷期,國內僅有5家企業堅持生產,長期低迷導致大量草甘膦產能停產,逐漸變成無效產能,而新增產能更是基本停滯。至2011年,國內有生產的企業產能大約僅有50萬噸,產量約為35萬噸,產能利用率為70%左右。
隨著國內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對環境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石油、化學工業是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尤其是精細化工業,根據估算生產一噸精細化學品大約要產出1-5噸的廢棄物,因此以草甘膦為代表的精細化工行業將會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環保壓力。
2012年1月1日,10%的草甘膦水劑退出市場,停止登記30%以下的草甘膦水劑。國內的草甘膦行業面臨著巨大的環保壓力,這種壓力不僅來自技術層面,而且還來自于資金層面。在近三年來,草甘膦行業景氣持續低迷,嚴重制約企業進行環保改造的能力。大量產能在長達3年的景氣低谷基本處于閑置狀態,在缺乏環保治理技術和資金投入瓶頸下,已閑置產能將逐漸變成無效產能。未來不排除國內部分企業因環保治理技術和資金因素而退出草甘膦行業。 在行業環保門檻逐步提高以及草甘膦景氣難以大幅提升的情況下,短期內產能應該難以有效釋放。
草甘膦行業最差的時候很可能已經過去,未來行業盈利將出現向好跡象,雖然2012年年初到現在由于春季市場需求拉動,草甘膦價格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漲,但上漲主要是磷礦石-黃磷-草甘膦產業鏈的成本轉嫁,盈利未來的擴大仍需要觀察。
產品結構升級提升市場空間 行業整合成為發展趨勢
從農藥需求量來看,受限于種植面積的影響,未來我國農藥需求量的增長潛力非常有限。但是從農藥市場空間來看,長期以來,我國農藥以仿制農藥為主,高端高效、低毒、低殘留品種少。這種產品結構造成了我國農藥產品價格低下,農藥產業市場競爭力弱,產品產量大而市場價值卻很低。因此,預計未來國內農業種植面積和種植結構將保持穩定的水平,導致未來農藥的用量難有大的提升。從農藥品種來看,國內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品種偏少,因此,未來國內農藥市場空間的提升將主要來自產品結構的升級。
從國際市場看,2011 年國內農藥制劑出口增速是 26.6%,遠高于原藥出口5.1%的增速,未來由于非洲及東歐市場需求增長較快,未來國內農藥特別是制劑類農藥出口可能將繼續維持。 從國內市場看,農藥行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包括集中度提高、產業布局優化等以及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將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最重要的趨勢。
農藥工業“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到2015 年,銷售額在 50 億元以上的農藥生產企業達到 5家以上,銷售額在 10億元以上的農藥生產企業達到 20 家。前20 家農藥生產企業的原藥產量占總產量的 50%以上。但根據農藥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10 年我國農藥行業規模最大的企業(新安股份)農藥收入僅 18.74 億元,農藥銷售額 10 億元以上的企業僅 10家,與“十二五”發展目標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此外,2010年我國前 20 家農藥企業市場份額僅 13%左右,行業整合空間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