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4月底召開的第三屆環境友好型農藥制劑加工技術及生產設備研討會上了解到,我國環保農藥制劑的發展潛力巨大,發展速度有待加快。
據了解,截至今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頒(換)發的農藥制劑生產批準證書在有效使用期內的共有15119件。其中,傳統乳油產品生產批準證書的數量最多,占32%;其次是可濕性粉劑,占23.8%;懸浮劑、水劑、水分散粒劑等環保型劑型所占比例為21.7%,雖然較以前有所增長,但與國外超過50%的比例仍有明顯差距。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理事長羅海章告訴記者,2011年,我國登記的農藥產品中有近800個為水基型、顆粒狀制劑,占全年制劑登記總數的52%,增長速度為近10年之最。深圳諾普信、廣西田園等大型制劑企業在混劑開發方面做得也很不錯,在某些農藥品種上擁有的專利數量已經超過六大國際農化巨頭。目前,我國懸浮劑、水分散粒劑、水乳劑等水基化農藥新劑型約有5000個,依然只占全部制劑登記數的20%左右。鑒于此,我國迫切需要加速推進農藥制劑行業的產業升級,把農藥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對此,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袁隆華表示,農藥制劑屬于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當前,國內農藥產能結構性過剩矛盾日益突出,勞動力成本也在上升,資源環境約束進一步趨緊,行業應加快技術進步與創新,完善農藥制劑創制體系。
此外,2010年頒布的《農藥產業政策》也對農藥制劑的發展提出了一定要求。包括:加快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的提升;嚴格生產準入,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新技術和自動化在行業中的應用水平;大力推動農藥劑型向水基化、無塵化、控制釋放等高效和安全的方向發展,支持開發生產和推廣水分散粒劑、懸浮劑、水乳劑、微膠囊劑和大粒劑等新劑型。
另據了解,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農藥原藥出口額達24.2億美元。雖然2011年上半年,我國農藥制劑的出口量首次超過了原藥出口量,但從全年的數據看,還是原藥的出口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