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2011年中報披露已于8月31日落下帷幕,盡管許多人看到整體A股公司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同比仍在增長,但是真實的情況并不樂觀。
在通脹加劇、經濟問題涌現、宏觀經濟趨勢不明朗的2011年,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的根基已開始動搖。如果我們以每半年為一個考察期,按環比的角度來看待過去的18個月,就會發現化肥、農藥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速已然放緩,盈利能力出現回落,現金流凈額也持續下滑,這也說明市場低迷自有其背后的邏輯。
既然中國的宏觀經濟從2010年開始(2009年底是上輪刺激政策的頂峰)就一直處在危機和不確定當中,反映在上市公司中的數據環比有此表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為了考察A股化肥、農藥公司在過去18個月危機中的表現,我們從營業收入收增長、 現金流增長、毛利率以及凈利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變化四個角度,按照公司的表現為其打分(0-10分),最后加總得出公司在此期間的表現的總體得分(滿分40分)。
在研究過程中,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剔除了缺乏可比數據的公司,包括處于重組過渡期而無經營業務的公司;剔除了整體上市、換股合并的公司,因為這些公司的前后業績不具可比性。最終,以21家化肥上市公司和13家農藥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比較。
2008年底,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背景下,國務院啟動投資規模達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為期兩年。在此前提下,2009年,包括貨幣政策在內的宏觀政策都處于“寬松”的階段,GDP增速開始回升,經濟形勢似乎一片大好。然而,到了2010年,進入4萬億投資的下半場,政策手段開始變得猶豫起來,是“寬松”還是“緊縮”的爭議日益激烈。在這一階段中,GDP增速開始放緩,通脹開始抬頭,宏觀經濟走勢漸不明朗。
2011年,此前的放松及隨后的調控政策帶來了更多的“后遺癥”:地方債風險顯現、中小企業破產倒閉、GDP增速持續回落、通脹水平則持續處于高位,寒流是否再次來襲?在上半年財務數據公布完畢之際,我們對化肥、農藥上市公司2010年以來的業績情況進行了分析。我們以半年為一個時點,對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毛利率、凈利率以及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這四個指標進行環比的比較(之所以選擇環比,是因為環比指標更能反映發展的趨勢)。
農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持續下降
在總共34家化肥、農藥上市公司中,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同比環比均出現不同幅度的增長,但整體來看,2010年的環比增速處于較低水平,且2011年的營收增速已放緩至2010年以來的最低。
不僅如此,我們對這34家化肥、農藥上市公司的其他財務指數進一步分析發現,雖然營業收入仍呈增長狀態,但是由于通脹加劇、信貸緊縮所引起的成本上升,已反映到公司的業績中,尤其是農藥行業的影響更為明顯。
首先是毛利率處于持續下降的趨勢中。通過對比我們發現,21家化肥上市企業的平均毛利率變化僅為1.69%;13家農藥上市公司的毛利率變化為-6.96%。
其次是凈利率也呈現出下降的態勢。21家化肥上市公司的平均凈利率變化為2.61%,但13家農藥上市公司的平均凈利率變化為-4%,其中利爾化學、大成股份的凈利率變化較高,分別為-16.9%和-52.4%。
從毛利率和凈利率來看,近3年來,化肥行業已經走出危機,處于微利階段,但受到原料價格上漲的影響,毛利率依然處于低位。相對于化肥行業來說,農藥行業的形式目前依然不是很樂觀,由于需求抑制,價格持續低位運行,導致了農藥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仍在持續下降。
現金流凈額環比下降
除盈利能力下降外,化肥農藥上市公司還面臨“錢緊”的局面。
雖然營業收入有所增長,但在現金流方面卻十分緊張。21家化肥上市公司的平均現金流量凈額增長率為-39.88%,其中金正大、司爾特的現金流量凈額增長率分別高達-213.5%和-241.7%。13家農藥上市公司的平均現金流量凈額增長率更是高達-77.76%,其中輝豐股份、華星化工的現金流增長率分別高達-233%和-239.5%
現金流惡化,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是應收賬款的大量增加。為抑制通脹,央行自2010年四季度以來數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及利率,企業融資變得困難。這導致企業資金普遍吃緊,應收賬款上升。農資行業也不例外,同樣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局面,據記者調查,截止到9月底,由于緊縮政策的影響,不少小型的化肥企業面臨倒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