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我國磷肥工業發展迅速,2005年我國磷肥產量首次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基本實現了自給,2007年實現了自給有余,由世界第一進口大國變為凈出口國,當年出口主要磷復肥產品占到世界貿易量的20%以上。 2009年磷肥產量達到1386萬噸P2O5,創歷史新高,比2004年增長36.2%。預計2010年磷肥產量將達到1450萬噸,高濃度磷復肥在磷肥產量中的比例約78%,DAP的實物產量將達到1150萬噸,MAP將達到900萬噸。
我國磷復肥工業建國后經過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多方引進到基本實現國產化,從大量進口到自給有余的發展歷程,并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間得到快速發展,目前已形成了科研、設計、設備制造、施工安裝、生產、銷售、農化服務等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據統計,截止到2009年11月末,我國共有規模以上磷復肥企業1553家,比2004年增加510家;從業職工25.5萬人,比2004年增加了3萬人;資產總計1655億元,是2004年的2.3倍;實現銷售收入2027.7 億元,是2004年的3.2倍;實現利潤57.1億元,比2004年增長83.6%。
磷復肥工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磷復肥已經產能過剩,部分地方還在盲目發展。
二是硫、鉀資源短缺,對外依存度高。
三是與國外產磷國相比,我國磷復肥產業集中度還很分散。
四是創新能力不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少。
五是化肥市場環境有待進一步凈化。
“十二五”磷復肥工業發展方向和思路
磷復肥行業的發展要向著以下幾個方向努力:一是更好地滿足農業需求。二是加強技術創新,促使我國向磷肥強國邁進。目前我國已成為磷肥生產大國,力爭經過3-5年的努力,通過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企業結構調整,使整個行業跨上一個新臺階,從磷肥生產大國向世界磷肥強國邁進。三是控制總量,淘汰落后產能。四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行業。五是培育、發展品牌產品,提高行業整體質量水平。“十二五”期間要做的幾項重點工作是:
1、控制磷肥總量,防止盲目發展。“十二五”期間DAP、MAP、TSP、 NP、磷酸基NPK復合肥不鼓勵發展。SSP、FCMP中的磷含量雖然較低,但含有硫、鈣、鎂、硅等作物需要的中量元素,同時可以利用品位較低的磷礦,能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需要,可保持現有生產能力,但不宜再擴大規模。
2、3-5年內不再新建和改擴建項目。“十二五”期間不能再新建或改擴建濕法磷酸及配套磷肥項目,應把工作重點放在發展循環經濟、降低能耗、減少三廢排放上,以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力。建立淘汰機制,三年內,現有硫鐵礦制酸裝置采用水洗凈化流程的以及10萬噸(含)以下硫鐵礦制酸裝置、20萬噸(含)以下的硫磺制酸裝置逐步退出市場。
3、提高中低品位磷礦利用率,增加磷資源保障程度。繼續推動中低品位磷礦特別是膠磷礦精選富集技術的研究,鼓勵磷礦綜合利用。加大礦山的勘探開發力度及膠磷礦選礦技術的開發和投入,加快中低品位磷礦選礦的產業化,制訂政策鼓勵磷礦貧富兼采,提高磷資源保障程度,保證磷肥產業可持續發展。
推動硫鐵礦選礦技術的研究,提高硫鐵礦入爐品位,以保證礦渣的合理利用。
4、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兼并、重組、聯合等手段提高產業集中度。有資源優勢的磷肥企業可以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按產業鏈整合生產要素,對其他現有企業實行兼并、重組、聯合,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爭取再形成幾個大的企業集團,提高行業集中度和整體競爭力。
5、加快技術進步步伐,開發磷肥新品種,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延伸產業鏈,改善經濟效益。今后磷肥的發展應充分利用農業部開展的測土配方施肥成果,生產真正滿足作物需要的專用肥、功能肥及節水型肥料;要積極開發利用品位較低、雜質含量較高的磷礦生產高濃度磷復肥的工藝技術,加快節能降耗減排新工藝研究和產業化工作;提升現有復混肥生產工藝技術水平,積極開發低能耗、低污染的磷肥新品種,提高磷肥利用率,實現產品、技術的升級換代,提升產品競爭力。
繼續做好引進技術、設備的消化、吸收、創新及國產化工作,充分發揮已建成裝置的生產能力。在大型濕法磷酸生產企業中推廣濕法磷酸凈化技術;推進磷系阻燃劑及應用于飼料、塑料、水處理劑等行業的磷制品的研究和應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搞好氟、硅、碘等磷礦伴生資源的回收,生產高附加值系列產品。鼓勵發展緩、控釋肥料及各種專用肥料,適用于節水農業的儲水保水功能肥、滴灌肥原料(水溶性磷酸一銨、磷酸二氫鉀等品種)、采用肥水一體化技術的液體肥、多功能肥料。
6、加快標準體系建設,提升行業形象。建立完善從原料、產品、能耗到排放的完整標準體系,嚴格產品中雜質及有害元素的標準,提高產品競爭力。鼓勵企業通過優勢品牌整合市場和資源,提高行業集中度,并通過產能置換方式向消費地區轉移。
7、堅持發展與環保并重,積極開展資源的綜合利用,走資源節約、環境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從規劃、設計、施工、生產等各個環節全面強化磷肥行業環保意識,實行清潔生產,轉變資源的傳統觀念,加快對三廢的綜合利用程度。“十二五” 期間特別要加大綜合利用磷石膏的力度。三年內,磷石膏綜合利用率達不到10%的企業逐步退出市場
“十二五”磷復肥工業發展目標
1、到2010年底,我國磷肥能力將超過2150萬噸,產量將達到1450萬噸,已完全能夠滿足國內農業需要。
農業部門對2010年和2015年化肥的需求預測見表1。
2010和2015年磷肥能力及產量規劃目標見表2。
2、到2015年濕法磷酸凈化替代熱法磷酸150萬噸。
3、到2015年全行業磷石膏的利用率要達到年排放量的30%。
政策建議
(一)取消優惠政策,加快市場化進程。在保障國內化肥需求的前提下,應適當放開對化肥的管理,逐步取消現行優惠政策,增加給農民的直補,走市場化道路。
(二)鼓勵國內回收硫資源,鼓勵企業勘探、開發國內外磷、硫、鉀資源。支持鼓勵大型國有礦山企業找礦探礦,特別是對磷礦成礦條件較好的重點資源礦區周邊和深部開展礦產資源勘查,發掘新的磷礦資源。同時,鼓勵大型企業在海外興辦磷、硫、鉀資源產業,以促進我國磷復肥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進一步完善化肥市場調控體系。針對化肥全年生產、季節性消費的特點,在保障國內供應的前提下,取消化肥出口關稅限制,鼓勵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實現淡旺季均衡生產。
在鞏固化肥淡季商業儲備制度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國家化肥儲備體系,實現化肥宏觀調控方式的根本轉變。
(四)加大技術研發的資金支持力度。對利用中低品位磷礦直接生產高濃度磷復肥生產技術、化學法處理磷石膏以充分利用其中的硫資源、伴生資源等有利于行業節能、降耗、減排的新技術提供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