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信息搜索: 熱門: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價格
首頁 > 農藥市場 > 正文

中國農藥尷尬臉譜(1)


農資網 2009年8月10日 09:50 來源:南方農村報 【

1.草甘膦的價格曲線

中化集團(Sinochem)7月27日發布了一則聲明稱,正與澳洲農業化學品公司Nufarm正就潛在收購項目進行前期探討,不過商談仍處于初步階段。

聲明中有一明一暗兩個關鍵詞。其一是Nufarm。Nufarm是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農藥生產商之一。中國,正需要大型的農藥公司。

其二是除草劑草甘膦。因草甘膦銷售疲弱,Nufarm在2009年6月將全年獲利預估下調15%至大約1.87億澳元。而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產和出口國。

作為世界強勢農藥品種之一,草甘膦中國出口價格曲線的變化,足以折射出中國農化的尷尬現狀。

三年前,草甘膦原藥價格進入上升通道,從2萬多元/噸一路拉高至2008年4月10萬多元/噸的制高點。

草甘膦價格突漲,在業內看來,是非常不正常的。原化工部化工司副司長、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律先表示,“主要是去年孟山都公司的生產線一度停產,但國際轉基因作物推廣很快,尤其是生物能源作物對草甘膦需求量還在增大。在缺貨和中間商熱炒的雙重作用下,草甘膦的價格被抬高到10萬/噸甚至11萬/噸。”

暴利的刺激下,新一輪的投資擴產高潮隨之而起。

王律先說,“這段時間不管廠大廠小,草甘膦廠家都獲得了豐厚的收益。也正是這種不正常的情況,大大地推動了國內盲目的重復建設,所以到處在上草甘膦項目。”

國信證券聯席研究總監、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邱偉指出,2007年國內草甘膦產能達到39萬噸左右,產品80%以上出口。目前國內草甘膦年總產量在30萬噸左右,年生產能力達60 萬噸。幾家大型農藥生產企業的草甘膦新建及擴建項目均在動工。據不完全統計,僅2008年至2010年就有12家企業在擴產或新規劃,擬新增產能約38萬噸,2008年底的新增產能就超過2007年的國內總產量。不過由于產能分散,準確的數據難以統計。

對于涌入的資本而言,10萬多元/噸的高價位曾讓他們產生超額利潤觸手可及的錯覺。但在金融危機爆發后,他們的財富夢想泡沫卻迅速幻滅。

目前,市場需求下降,出口額下滑的局面還在繼續。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1-5月份,包括草甘膦在內的農藥出口為23.7萬噸,同比下降1.8%,出口金額6.7億美元,同比下降32.3%。

6月24日,孟山都宣布了其2008/2009財年的第三季度財務數據。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草甘膦產品的銷售凈收入為6.14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1.68億美元,減少了47%。同時草甘膦價格暴跌,從去年的10美元/公斤降到了現在的3美元/公斤。

全球草甘膦的價格繼續下探,中國生產草甘膦的企業也因草甘膦產能過剩等綜合因素陷入了困境。國內3家生產草甘膦的上市公司新安股份(600596.SH)、江山股份(600389.SH)、華星化工(002018.SZ)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顯示,三家企業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依次為35.15%、31.63%和57.87%,而且下降的趨勢還將持續。華星化工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將同比減少60%-80%。

“如果失去國際市場,靠國內每年5萬噸上下的消費能力是難以消化產能的。”一位草甘膦廠商代表說。

與此同時,產能過剩將中國草甘膦廠商進一步推入了價格戰的泥潭。草甘膦價格也因此從2008年底開始一路走低,回落到2006年的水平。

行業數據顯示,今年7月,主流廠家對外報價穩定至 2.0~2.05 萬元/噸,但是實際成交價格在1.95~2.0萬元/噸。

有專家指出,草甘膦原藥成本在2.5萬~2.6萬元,合理的價格應該在2.8萬~3萬元。

也由于銷售業績下滑,在前兩年嘗到甜頭的草甘膦廠商開始感受到財務壓力。

上述草甘膦廠商代表向記者表示,“經銷商銷不動貨,回收賬款周期延長已經是行業里普遍存在的現象。”

在殘酷的價格戰中,新安股份等擁有規模優勢的草甘膦大型企業也并不輕松。對這些廠商而言,環保投入是一筆不小的資本支出,但小廠們卻不需要考慮這方面的成本。

統計顯示,目前中國已獲得草甘膦原藥登記的生產企業有81家。雖然新安股份等大型企業的產能占了國內總產能的一半,但產能的另一半卻掌握在年產能1萬噸以下的中小企業手中。

“環保在某種意義上意味著成本加大,設備安裝和長期的運轉都需要投入資金。不投入(環保成本)的廠反而競爭優勢明顯。”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位管理人士無奈的表示。

據了解,新安股份數年前在新安江的草甘膦環保裝置上的投資就高達5000萬元左右,每年的運行費用也一直維持2000萬上下。邱偉認為,“這一成本對于國內大量1000噸/年到5000噸/年產能的草甘膦小廠而言,無疑是難以承受的。”

草甘膦的故事是中國農藥產業的縮影。在這個產業,行業集中度和環保力度偏低已是不爭的事實。

邱偉指出,當前國內農藥生產企業實際上有4000多家,而“三證”齊全的也有2200家左右,由于現有管理法規的缺陷,其余2000家企業照樣生存。目前中國前20位生產廠家的農藥產量占據了約41%國內和出口產品市場。

在邱偉眼中,“長久以來,中國的農藥行業始終給人以低壁壘、高污染以及有多達2300多家企業參與的充分競爭行業的印象。”

不過,近年來,國家已開始通過環保、注冊等方式共同提升國內農藥行業門檻。2007年,國家強制要求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磷胺等五種高毒農藥退市。

自2008年3月1日起,原藥企業注冊資金不低于5000萬元,投資規模不低于50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不低于投資規模的15%。制劑(加工、復配)企業注冊資金不低于3000 萬元,投資規模不低于2000萬元,環保投資應不低于投資規模的8%。

2009年3月,農業部和工信部聯合表示停止批準有效成分含量低于30%的草甘膦水劑登記,這意味著占草甘膦市場近九成的10%草甘膦將從2010年起退出農藥市場。

根據相關部門的規劃,未來國內前50大農藥生產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將達到60%。

可當前的情況還不容樂觀。一位業內專家坦言,“小廠大多不是按照產業政策去報批的,屬于盲目建設。農藥管理盡管有各種規定,但是地方政府管理卻不是很嚴,市場又不規范,(企業)并不是處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

2.阿基里斯之踵

身處當前的農藥市場格局中,中國農化企業的走出去才剛起步。在王律先看來,中國公司“現在參與國際競爭的力度并不是很大,走出去的還不是太多”。

在出口市場需求下滑的2009年上半年,這些為數不多的企業也遭受了一定打擊。新安股份在2009年一季度財務報告中稱,受國內外經濟及行業無序競爭的影響,主要產品銷售價格持續低價所致,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84.18%,并初步預測2009年中期凈利潤同比減少50%以上。

一位新安股份的管理人士正在為下半年的經營業績感到焦慮。“雖說宏觀經濟有回暖的趨勢,但我們暫時還沒有感受到國際市場真正有所好轉。”

但新安股份近期也有好消息傳出。在爭奪國際市場份額的征途上,這家公司上個月剛贏得了一場勝利。

6月17日,歐洲初審法院作出最終裁決:取消對新安化工草甘膦征收29.9%的反傾銷稅,并由歐盟理事會承擔相關訴訟費用。新安化工由此成為歐盟對中國草甘膦發起反傾銷調查15年來,獲得勝訴的第一個贏家。

草甘膦是新安股份的主要農藥產品。憑借著2008年草甘膦的牛市,新安股份這一年實現了16.90億元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39.73%。

但新安股份的國際化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進入國際市場意味著對原有草甘膦廠商市場空間的擠壓,注定這條道路波折重重。

新安股份主要的阻力來自孟山都。在新安股份入局國際市場之前,孟山都已是這個市場當之無愧的霸主。

20世紀70年代,憑借草甘膦專利,孟山都在美國、西歐、南美等地投入數十億美元,建了從原藥生產廠到制劑配制廠的完整生產體系,一直壟斷世界除草劑的主要市場。

這種壟斷局面隨著專利保護到期和新競爭者的加入而被打破。

在過去十幾年里,以孟山都和新安股份為主角的反傾銷戰在歐盟、澳大利亞、巴西和阿根廷等世界主要農化市場不斷上演。

新安股份在歐盟一度被課以48%的高額反傾銷稅,在巴西也被迫離場。但在澳大利亞和阿根廷則獲得了認可。

“新安草甘膦投產最早,在生產技術、產品質量方面投入最大、改進最顯著,同時開辟國際市場的力度也最大,因此才有今天草甘膦這么個局面。包括江山化工紅太陽和華星化工在反傾銷方面的投入都不如新安多。”王律先說。

雖然14年后在歐盟獲得了反傾銷戰的勝利,但新安股份還有一個軟肋——產品登記證,這也是中國農化企業共同的“阿基里斯之踵”。

“產品出口必須要取得當地國進口國的登記管理,不登記不能在當地銷售。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有登記管理,只是嚴格不嚴格的問題。”王律先進一步表示,“像新安股份、威遠生化這樣的大廠在當地有登記,但辦理一個登記證需要幾百萬美元,不是一般小廠能承受得起的。同時,登記還需要很多資料數據。很多小廠出口額本身就不大,花好幾百萬美元顯然不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出口廠商大多將產品出售給擁有產品登記證的中間代理商,而后者在加工后轉手倒賣的同時,也順理成章的賺取了中間的豐厚收益。

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草甘膦出口均價為5000~5500美元/噸,而美國市場均價為29000美元/噸(折純),兩者之間的巨大價差此后雖然有所變化,但卻一直延續到現在。

邱偉指出,從全球主要農藥市場美國的情況來看,由于國外農藥企業多數擁有EPA的農藥登記,而中國企業只有產地登記。由于沒有產品登記,中國農藥企業目前主要還是為國外農藥巨頭充當農藥原藥代工的角色。這也是造成草甘膦出口價與美國銷售出現巨大價差的主要原因。

新安股份上述管理人士向記者抱怨說,“大部分的利潤都在渠道這塊,但被中間商賺走了。”

“未來國際市場上,國內農藥企業如果希望向農藥價值鏈的高端進軍,需要充分了解國際市場規則,進入下游分銷領域。這可以通過在國外市場設立分公司進行農藥登記注冊,建立自己的品牌;或者通過合資合作與美國的登記注冊公司和銷售公司建立更深層次的聯系;或者通過取得跨國公司淘汰產品的市場銷售權進一步豐富產品線。”邱偉說。

意識到這一缺陷的新安股份已經開始有所行動。“必須要改變原來的商業模式,一直處在這個階段比較麻煩。”上述管理人士透露,新安股份除了嘗試搭建國際經銷商隊伍,還在西非等地進行產品登記。但他也坦言,“起步晚了,國際化發展并不容易。”(未完)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舉報】 【關閉】【責任編輯:YanBO】
相關資訊
行情按地區分類
推薦信息
專題信息
熱點資訊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2004-2009©版權所有: 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