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國家發改委正式公布《關于完善鉀肥價格管理政策的通知》(下簡稱《通知》),使化肥價格市場化改革中未涉及的進口鉀肥定價機制明朗化。
但與進口鉀肥定價機制不同,懸而未決的2009年鉀肥進口談判仍讓未來的鉀肥價格走勢不甚明朗。
‘國內鉀肥的最終價格,還要看大合同談判的結果。‘煙臺一位化肥進口商在電話里對記者表示。
根據《通知》的規定,一般貿易進口鉀肥港口交貨基準價格改為企業根據國家規定的作價辦法制定。進口企業可以港口交貨基準價格為基礎,再向上浮動3%、下浮不限的范圍內制定具體港口交貨價格。國產鉀肥出廠價格及邊貿進口鉀肥銷售價格則繼續實行市場調節價。
同時,新的鉀肥價格管理政策還規定,建立鉀肥價格備案制度。一般貿易鉀肥進口企業要在每月15日前將上月一般貿易進口鉀肥情況報國家發改委備案;在每年1月30日前將上一年度進口鉀肥情況報國家發改委備案。
‘這一政策的出臺,其基本意義是將鉀肥價格的監管政策明朗化了,給了市場穩定的預期。‘一位不愿公開姓名的券商分析師對記者表示,‘自去年上半年以來,關于鉀肥價格即將市場化的預期就很強烈。在此政策公布之后,大家可以看到,短期之內政策再無大變的可能。‘
此前,1月24日,發改委、財政部發出《關于改革化肥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正式宣布取消實施多年的化肥價格管制(除鉀肥外),國產化肥出廠價、進口化肥(鉀肥除外)的港口交貨價,由政府指導價改為市場調節價。
但上述券商分析師同時認為,‘其實這一政策本身,在內容上并無太大突破。‘
據了解,在此之前,關于進口鉀肥的定價,常被指為缺乏透明性。實際上,通常的做法,是中農、中化等具有資質的鉀肥進口商,根據國家規定的作價辦法,計算每一批次的港口交貨價,然后報請國家發改委審批之后才能進行銷售。
雖然在作價方法上延續了以前的做法,沒有獲得更大的自由度,‘但對進口商來說,此次政策的規定,較之以前更加寬松。‘前述券商人士說,‘一直以來需要審批的最終銷售價格,現在只需要備案即可。‘
據悉,1998年以來,中國的化肥批發、零售價格已經完全市場化,但化肥的出廠價和進出口則一直由政府控制。1月份定價機制改革后,中國化肥產業的生產、消費環節已經實現了市場化,但進出口領域則依然由政府控制。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中國化肥價格市場化進程的一部分,本次鉀肥價格改革完成,有助于加快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化肥價格形成機制。
博弈
但進口鉀肥定價機制趨于明朗卻并不意味著未來國內鉀肥價格走勢的明朗。
由于中國70%左右的鉀肥長期以來依賴進口,因此國內價格一直深受國際鉀肥價格的影響。但此時的國際鉀肥價格卻正在博弈之中,中國也尚未準備接受高價鉀肥進口合同。
中信建投分析師梁斌指出,BPC等國際鉀肥巨頭大幅減產,根據各家公司公布的數據,預計總減產量將達到500萬噸,減產幅度在10%左右,進而抵銷下游需求的不足。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行業分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由于前年國內進口的鉀肥并沒有完全消耗掉,雖然去年進口量只有540萬噸左右,但至今國內鉀肥總剩余量達600萬噸。
一項預計稱,今年國內鉀肥消耗量在660萬噸左右,而鉀肥總資源量則達到1080萬噸。
梁斌認為,2009年國內鉀肥供應不成問題。但自2008年5月份后,國內鉀肥進口商進口鉀肥的價格較高,5月到11月進口的高價鉀肥為290萬噸,均價在683美元/噸,那么國內價格至少在4700元/噸,因而消耗高價鉀肥成為國內進口商的主要問題,
事實上,這也成為中國鉀肥價格目前維持在高價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2月2日上班以來,國內氯化鉀價格已經每噸上漲了800元。‘2月19日,上述煙臺化肥進口商在電話中告訴記者,‘目前含量60%的俄羅斯白鉀報價已達4200元/噸,紅鉀也在4000元/噸。‘
中農集團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前段時間的中農中化的鉀肥定價會議已有了結果,50%含量的紅鉀報價為4650元/噸。部分供應商雖然給出了3700~3800元/噸的紅鉀報價,但出貨量不大。
云南天盟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進指出,我國鉀肥一直產不足需,約2/3依賴進口。雖然根據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行業分會的統計,國內鉀肥庫存量加上產量今年可滿足農業生產需求,但考慮到近幾年我國鉀肥用量持續增加和用肥旺季集中施肥這一事實,局部地區鉀肥仍會出現供不應求,將推動鉀肥價格持續上揚。
但業內也已經出現了鉀肥價格看跌的聲音。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行業分會公開表示,國內春耕后期行業形勢不容樂觀。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行業分會魏成廣認為,國內鉀肥將恢復2000~2500元/噸的理性價格。
前述煙臺化肥進口商則認為,‘雖然有季節性因素,下游的復合肥廠家陸續開工釋放了市場需求(導致價格上漲)。但是國內鉀肥價格跟隨國際價格的趨勢沒有改變,國內鉀肥的最終價格,還要看大合同談判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