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開始,國際油價一路上揚,不斷刷新歷史紀錄。而縱觀石油產品的行情動態,硫磺市場獨具風騷,自07年春節至08年第二季度硫磺價格狂漲不已,價格由600-800元/噸升漲至6000元/噸以上,價格翻了接近9倍!金融危機爆發后,金融屬性強大的國際原油暴漲至147美元/桶之后掉頭向下,一路狂跌至目前的54美元/桶水平。硫磺市場亦隨其下跌,價格理性回歸至600-800元/噸。
硫磺的暴漲暴跌的主要因素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供應和需求關系的變化,另一方面是貿易商利用各種因素投機炒作。我國是硫磺的需求大國,近幾年硫磺的需求量在每年1000萬噸左右,而國內煉廠每年的產量僅有200萬噸左右,80%的資源靠進口來補充。我國硫酸及化肥行業發展迅猛,加大了對硫磺原料的需求,原油暴漲,國外供應商借機炒作,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對硫磺需求的增加,導致硫磺供不應求,促使價格一再上漲,從70美金漲至最高800美金/噸以上。
硫磺漲價勢必提升下游產品硫酸以及磷肥的生產成本,相應的產品銷售價格同步提升。但是我國是農業大國,作為糧食的糧食,化肥的價格不僅牽動著大大小小化肥企業的神經,牽動著每一個流通環節的神經,更牽動著8億農民的神經。因為化肥價格的每一次波動,最終都會經由種種環節,刺激著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脈搏。在中國人口逐年遞增、農村勞動力不斷縮減、土地面積逐漸減少以及全球糧食危機的大背景下,化肥的價格更顯得異常敏感,嚴控化肥的出廠價以及出口是勢在必行的。而高額的生產成本難以順利傳導到終端產品中,中國90%的硫磺是用來制造硫酸的,而硫酸的70%是用來制磷肥的,磷肥的出口關稅最高征收達135%,如此高的稅賦堵死了磷肥出口之路,高成本產品滯銷導致硫酸、磷肥企業紛紛不堪重負,停車待產,開工率降到一位數。雖然硫磺進口關稅取消,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短期內難以降低化肥企業高昂的生產成本。產業鏈間的產品市場是相互影響的,國內硫酸、磷肥企業停產導致其對硫磺的需求減少,僅國內年產200萬噸的資源量都難以消化。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原油繼續回落,硫磺從“軟黃金”回歸至“垃圾”產品。
金融危機下,大批的企業停產甚至破產、倒閉,雖然國務院發布公告降低或者取消部分化肥產品的出口關稅(磷肥出口關稅實行淡季10%、旺季110%),以及出口退稅調整對化肥企業屬于重大利好。但國內虧損嚴重的硫酸、磷肥企業仍是不敢輕舉妄動,在高成本產品庫存消化掉以前不可能會開工,這樣硫酸及硫磺的需求就受到很大的限制,價格前期雖有觸底跡象,但很難有大的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