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各國都在為應對前所未有的金融風暴而忙碌著,一時間,危機、收購、并購、股市狂跌、降息成為關鍵詞。究竟是什么讓世界金融業變得如此不堪一擊?其實很簡單,根本原因只有兩個:“對效益永無止境的追求”和“對金融風險的瀆視”。
由此,想到了現在的化肥產業。化肥是糧食的糧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物資。化肥企業的發展需要多要素的支持,資源要素、優惠政策、穩定農業需求,任何要素都不能出問題,否則企業將立即陷入困境。如果將“化肥-農業-社會穩定-糧食”放大,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個雙向鏈條,企業要發展要效益,農業也要發展也要效益,社會要發展更要效益。就是在這樣一個相互依賴的鏈條中,社會在不斷進步,企業在不斷發展。發展就要面臨危險與機遇,當前的金融風險對于大多數化肥企業來說影響還是比較小的,原因在于我們的化肥還留在國內,沒有變成國際統一貨幣——美元,我們的糧食是政府調控的,不是市場化的,企業的經營利潤不會在一夜之間由于糧價的飛漲而變得一無所有。
據報道,今年以來,日本和美國股市跌幅達35%至45%,市值總額也急劇萎縮。如果將歐洲、新興市場和金融機構的損失也包括在內,今年全球金融資產損失高達27萬億美元。根據歷次金融危機經驗,金融危機的背后就是廉價的惡性收購,一些資金雄厚的企業開始在全球范圍內購買低值股票,并購資不抵債的企業。雖然最近化肥股市也受到了一定影響,但是我們的化肥企業目前還沒被劃入收購范圍之內。因此,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搞好企業生產規劃,避免不良經營賬務的出現,最好的方式就是對國際市場的誘惑說不,將化肥作為硬通貨留在國內。
另外,中國化肥企業也要有犧牲精神,因為農業和化肥本來就是“唇亡齒寒”的關系,堅挺的人民幣不是靠信心得來的,而是靠堅挺的糧食供應和穩定的社會環境。國際市場沒有那么多的糧食供應我國消費,糧食有時也是一種政治武器,美國的玉米換生物柴油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需要提醒我們的企業,化肥產業發展已經為中國應對經濟危機提供了糧食保證,國際市場的需求雖然可為我們帶來暫時的利潤,但更大的金融風險卻在這些交易中潛滋暗長。希望廣大化肥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能夠明白,化肥產業發展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需要敏銳的風險防范意識,只有將化肥留在國內并換成糧食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