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價格猛漲背后:“有價無市”釀危局
“今年秋糧形勢不容樂觀。”撒可富全國農化服務中心沈兵博士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憂心忡忡地說。
而來自中國農業部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今年夏糧總產達到2408億斤,比上年增加61億斤,增長1.6%,實現連續5年增產。夏糧豐收,沈兵的“盛世危言”緣何而起?
這得從化肥價格的猛漲說起。2007年以來,硫磺價格出現了暴漲,這導致了硫基磷肥的漲價,緊接著在今年4月,中國與BPC銷售聯盟最終達成的2008年鉀肥進口合同價格協議,離岸價在2007年中間價180美元/噸基礎上,上漲400美元/噸,漲幅達2.22倍。
更為嚴峻的是,繼磷肥、鉀肥暴漲后,國內氮肥也出現了爆發式漲價,尿素等七、八月間狂漲七、八百元。8月上旬,國際化肥價格仍繼續保持上漲勢頭。
化肥價格暴漲,國內一些地區出現了農民“惜購”、少用化肥的局面。有關專家指出,這一現象引發的負面影響在今年秋糧收成上可能會有所體現。
農民“惜購”
銷售滑坡30%以上
56歲的農民宰杏琪準備給自己的3畝玉米地買兩袋復合肥追肥,但他看著180元每袋的氯化鉀復合肥標價,就決定看看再說,“去年才90-100元每袋,一轉眼就幾乎翻了一倍。”
宰杏琪是江蘇省揚州市公道鎮農民,他說從去年10月開始,化肥價格就一直在漲,現在已經有點難以接受,“一畝地多支出45元左右,雖然有直補,但已基本上沖抵了。”
2007年以來,硫磺價格出現了暴漲,這導致了硫基磷肥的漲價,緊接著在今年4月,中國與BPC銷售聯盟最終達成的2008年鉀肥進口合同價格協議,離岸價在2007年中間價180美元/噸的基礎上,上漲400美元/噸,漲幅達2.22倍。
6月下旬,河南省獲嘉縣土肥站技術人員對6個鄉鎮10個村15個肥料經銷戶和45位農民進行了隨機走訪。結果顯示,80%的農民對肥料的漲價難以接受,肥料價格的上漲影響了農民種田收益和投入積極性;65%的農戶施肥由高濃度肥料降為低濃度肥料。
而沈兵所在的中阿公司上半年在南方10省區50多個基層化肥銷售門店的調查結果也從另外一個方面印證了農民的這種“惜購”心理。沈兵告訴記者:“磷、鉀、復合肥的銷量大幅度滑坡,最少的減了30%,最多的減了50%。總體估算下來,銷售滑坡起碼在30%以上。”
“有價無市”
復合肥企業陷入困境
在農民不買或少買化肥的同時,國內化肥行業似乎陷入了“有價無市”的困境。
位于山東臨沂的山東省臨沂復合肥廠已經停工,目前工廠已經出租。附近一位居民表示,早在三四個月前,這家廠就已經停止生產了,工廠都回家了。
“鉀鹽的上漲,對很多復合肥企業是致命的打擊。”山東施可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運生說。他透露,他們曾對臨沂地區復合肥生產企業進行調研,結果顯示:年產3萬-5萬噸的小肥料企業60%停產,10萬-20萬噸的開工率不足40%,50萬噸以上的減量30%。
“漲價是正常的,但是漲這么高是非常不正常的,對生產企業的影響主要來自終端用戶農民,已經超過了他們的承受能力,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孫運生說。
孫運生的說法得到了眾多同業的認同。“復合肥企業受到兩頭擠壓,陷入困境。”浙江聯大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余榮華說,該企業是浙江最大的硝酸鉀生產企業。
在余榮華看來,一方面是鉀肥價格上漲,去年紅色氯化鉀賣1800元/噸,如今已經是4700元/噸,而且還很難賣;另一方面是農民不接受,需求變成真空,于是生產復合肥的生產廠家只能壓縮產量或者停產。
“這樣一來生產成本再度增加,比如10萬噸的產量,只開工2萬噸,那么這2萬噸折合的成本肯定增加,增加的成本轉移到農戶身上,而農民的購買能力顯然很難承擔,造成惡性循環。”余榮華表示。
記者了解到,目前部分處于關停狀態的化肥企業正準備退出這個行業。“就我知道的,上海已有多家復合肥生產廠正準備全額轉讓股權,而山東、安徽等地準備轉行的企業更多,去那里一趟不到一小時可以找到十多家。”上海永通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石稱華說。
施肥量減少
可能引發糧食減產
漲價導致的危機不僅限于化肥行業本身,更為令人憂慮的是其可能引發的糧食問題。
“35%-40%的糧食產量是由增施化肥取得的。”中國化學礦業協會副秘書長杜家海說。根據國際植物營養研究所中國項目部主任金繼運進行的大量田間試驗,在南方地區,施鉀肥可增加糧食作物產量11.7%-39.1%,而經濟作物產量和效益的增加更高,西南地區在香蕉和荔枝上施鉀肥提增產63%和30%。
沈兵說,化肥的漲價在夏糧播種后,夏糧的豐收并不意味著秋糧形勢就能樂觀。按照化肥增產作用推算,化肥使用量銳減1/3意味著糧食可能減產10%左右。
“磷、鉀類的施肥量減少,還會造成土壤地力的下降,進而危及明年的作物產量。”沈兵說。他還告訴記者,目前國內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土地拋荒、農民降低復種指數的現象。
而更為嚴峻的事實是,繼磷肥、鉀肥暴漲后,國內氮肥也出現了爆發式漲價,尿素等七、八月間狂漲七、八百元。
國際鉀肥資源定價權緣何旁落
“你們對得起中國的農民么?”河北省政協副主席、國際肥料工業協會(IFA)前主席武四海在不久前的一次酒會上這樣質問一位國際鉀肥巨頭。
但憤怒的聲音并不能阻擋鉀肥節節上漲的步伐。2008年,在前幾年連續漲價的基礎上,BPC銷售聯盟將銷往中國的鉀肥離岸價在陡然拉升了400美元/噸。而即使在這一年,世界鉀肥的總供應依舊大于總需求。
一些來自民間的聲音呼吁,面對世界“資源寡頭”的壟斷,中國應該有更為充分的準備。
脫離市場規則的狂漲
盡管近年來中國、印度、越南、巴西等“新興市場”的鉀肥需求在不斷上升,但世界并不缺鉀肥。IFA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鉀鹽總供應為35544千噸K2O,總需求為33302千噸K2O。
根據IFA的預測,在2007年至2012年階段,實際上全部鉀鹽生產國的鉀鹽產能均將有所擴大,到2012年,全球鉀鹽產能將達到5030萬噸,在2007年的基礎上增長22%,而同期的全球鉀鹽需求為3660萬噸。
這些數據說明,盡管全球鉀肥供需平衡處于緊張狀態,但供大于求的局面將持續存在。
那么,鉀肥價格為什么能夠上揚呢?全球鉀肥資源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前蘇聯和中東地區,分別由Canpotex公司(由加拿大PotashCorp、美國Mosaic、加拿大的Agrium組成)、IPC公司(由俄羅斯的Uralkali、Silvinit和白俄羅斯BPC組成)以及以色列的Israel Chemicals LTD等鉀肥巨頭控制。
近些年來,隨著鉀肥消費需求的擴張,世界鉀肥巨頭們在面對消費國的價格談判中逐步形成了利益共同體。2005年底,中外鉀肥談判甫啟,加拿大PotashCorp、美國Mosaic、白俄羅斯BPC的一些工廠都相繼宣布了減產和停產。
“目前世界鉀肥市場的漲價已經不再屬于市場規則的范疇了。”中國磷肥工業協會理事長武希彥這樣說。事實上,減產和停產已經成為鉀肥巨頭在世界價格博弈中的一個重要籌碼,而市場壟斷中產生的高額利潤已經成為鉀肥暴漲的重要驅動力量。
節節敗退的談判
面對世界鉀肥銷售商的價格同盟,中國已經作出了巨大努力,但效果并不明顯。2005年鉀肥談判,在1000元人民幣/噸的基礎上上漲40美元,2006年、2007年分別上漲25美元/噸和5美元/噸,至2008年漲幅更是達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400美元/噸。
不管是“屢戰屢敗”還是“屢敗屢戰”,面對國際壟斷力量中國化肥企業確實是在節節敗退。其中的癥結究竟在哪里?
中國鉀肥談判代表主要由兩股力量組成,一是兩家占有渠道優勢的老牌貿易企業中化集團、中國農資集團;二是中國化工建設總公司、華墾國際貿易公司兩家貿易企業和中國-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山東省魯北企業集團總公司、山東魯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洋豐股份有限公司、遼寧西洋特肥股份有限公司六家生產企業。
由于貿易企業與生產企業間存在的利益沖突等因素,這10家被國家賦予化肥進口經營權企業的不同陣營間一直存在著微妙的矛盾,其中中化集團、中國農資集團與其余八家企業更是紛爭不斷。為了彌合進口化肥企業間的矛盾,2005年12月,商務部召集鉀肥進口會議,形成了聯合談判進口機制。
但這個聯合談判進口機制在2008年鉀肥談判中似乎暴露出了它所有的弊端。談判達成的400美元/噸的漲價幅度令人始料未及,沖突也一下進入白熱化狀態。
“一些國內壟斷企業對鉀肥價格并沒有表現出真正負責任的關心態度。”有專家批評說。而另一種聲音則認為,正是國內鉀肥進口企業間的紛爭貽誤戰機,令鉀肥談判一拖再拖,最終以全盤敗退告終。
“各自為戰”的策略性失誤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參與鉀肥談判的國內“買家聯盟”確實已經四分五裂。
根據鉀肥談判的“內部規則”,中化、中農外的8家公司不能直接對外簽約,只能與中化、中農的子公司簽約。由于這個規則,“中化、中農外的化肥進口企業這幾年實際上沒有直接拿到一噸鉀肥。”一些參與鉀肥談判的化肥進口企業抱怨道。
“鉀肥進口權依舊100%掌握在中化、中農手中,這是國內‘買家聯盟’聯而不盟的重要原因。”武四海說。
而在國際上,由于中國和其他買家各自為戰,面對國際鉀肥“賣家聯盟”咄咄逼人的攻勢手足無措。
“其實所謂的貽誤戰機根本不能成為原因,關鍵在于談判中的孤立無援。”武希彥說。
2008年2月,印度化工及化肥部副部長薩馬率代表團訪問中國,其行程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尋求與中國在化肥談判上的合作。遺憾的是,薩馬并沒有能夠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數據顯示,中國、印度和巴西的鉀肥進口約占全球的近70%,中、印兩國加起來就有50%。“巴西的鉀肥消費比較分散,但印度化肥由于有政府補貼,我們完全可以與印度結成聯盟,共同參與國際鉀肥博弈。”武四海說。
他告訴記者,2006年鉀肥談判由于傳出中、印可能聯手的信息,國際鉀肥巨頭談判態度陡變,從“不接受漲價40美元/噸就還要再漲”轉為“漲價25美元/噸”,并迅速簽定了合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薩馬中國之行之所以沒有取得效果,是因為前些年中國享受著世界范圍內的鉀肥低價。“國內一些壟斷利益集團拒絕和抵制與印度聯盟,這種狹隘的視野導致了今年的全盤皆輸。”
中、印聯手破滅后,國際鉀肥巨頭迅速與印度、巴西談成了625美元/噸的到岸價。4月,中外鉀肥談判以中國企業的失利告終,銷往中國的鉀肥價格超過印、巴,到岸價幾近700美元/噸。
“戰略短視”導致談判籌碼缺失
中國之所以在鉀肥談判中敗下陣來,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在鉀肥資源的開發利用上缺乏戰略眼光。
中國的濱地鉀肥是世界第十大鉀肥生產企業。然而,記者在濱地鉀肥所在的冷湖大鹽灘實地采訪發現,當地鉀肥資源開采實際上還大有潛力可挖。
濱地鉀肥位于青海海西州冷湖。冷湖發改局局長許吉祥介紹說,冷湖距離格爾木520公里,當地包括淡水、電力等很多基礎設施都跟不上,導致看好鉀礦資源的投資者“有心無力”,這是制約當地鉀礦資源開發的重要因素。
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少有意愿投資的企業失去了信心。2003年,濱地鉀肥從金星礦業手中以約1000萬元的價格,受讓了大鹽灘鉀礦床采礦權。金星礦業之所以轉讓,主要也是因為覺得“劃不來”。在轉讓時,該礦幾乎無人問津,連續兩次都以流拍告終。
濱地鉀肥拿下大鹽灘后,進行了從無到有的基礎設施建設。知情人士說:“前4年,公司基本沒干別的,全部精力都耗在基建上面。”
青海省柴達木綜合地質勘察大隊副總工程師馬林說,盡管青海的鉀鹽儲量不到全球1%,但當地的鉀鹽資源一旦全部開采出來,將大大提高我國的鉀肥供給量,有效補給目前的鉀肥缺口,也能增強我國與國際巨頭的談判能力。
有關數據顯示,盡管通過加大勘探力度等,中國近年的鉀鹽生產已經出現了較大增長,但至2007年,中國鉀鹽自給率還是僅為31%。
“鉀肥的安全關系到糧食安全,中國應進一步加大鉀鹽開發力度。中國在諸多資源性初級產品談判上的敗績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為戰略布局上的滯后與失誤,缺乏談判的籌碼。石油如此、鋼鐵如此,鉀肥也是如此。”武四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