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中國第一煤炭大省”山西缺電紅燈頻閃,省內電廠因故停機,電力供需缺口逼近歷史上的峰值。對于我省,電廠停機是因為無煤可燒。
不少人感慨,坐在煤堆上的電廠為什么也鬧起了“煤荒”?
今年以來,我省的五大國有煤炭集團,為國分憂,從一季度冰雪災害開始,就堅持合同電煤不漲價,內部消化成本增支因素,一直為在電廠提供相對穩定而低廉的煤源,外省電廠紛紛拍手叫好,而本省電廠卻高興不起來。
電廠難以承擔煤價上漲的成本,發生經營虧損,存煤水平降低。除了這樣人所共知的原因,與煤礦毗鄰的山西電廠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尷尬:如今供不應求的電煤市場,又進入了甲方乙方的 “合同時代”,需要排隊等號,沒有煤炭采購合同拿不到一噸電煤。眼看著煤礦的電煤一車車外運出省,年初不愿意與國有煤礦簽訂電煤購銷合同的一些山西電廠,盡管是“近水樓臺”卻得不到“月”!
煤炭大省供電缺口將達460萬千瓦
“奇怪?原先開車到太原的時候,總感覺兩邊亮堂堂的。現在,怎么這條道變黑了?”7月25日晚,從榆次到太原途經武宿機場大道時,榆次出租車司機奇怪地和記者說道。
入夏以來,太原市同全省其他地市一樣,由于煤電供應緊張,全城電力頻頻告急,7月以來,缺電形勢更為嚴峻,曾連續三天達到“紅色警戒線”。不得不緊急實行限電措施,工廠拉下了電閘,企業實行了錯峰、避峰用電,就連道路兩邊的照明設施、娛樂場所的霓虹燈也不得不限時開啟。7月4日,太原全市800 多家大型娛樂場所統一收到了一條“死命令”:從當晚起關掉所有霓虹燈和景觀燈。
7月25日、26日,連續兩天夜晚,記者在并州路、漪汾街等看到,華宇購物廣場、濱河體育中心等,除門匾的照明設施外,自身所涉及的景觀亮化燈、霓虹燈、輪廓燈、廣告燈均已經全部停用。繁華的商業街柳巷,此番也選擇了“暗色”。商場、餐飲店、專賣店,大多以暗色示人,“狗不理”的霓虹燈不亮了,“聯洋百貨”的裝飾燈滅了……
根據太原市供電分公司公布的數據,去年以來,全國電煤短缺形勢不斷惡化,分配給太原地區的用電指標不斷降低。今年1月份,太原地區日用電指標平均224.4萬千瓦;2月份,這一數字下降到220萬千瓦;到了6月份,僅為175萬千瓦。
“現在每天用電需求至少都在230萬千瓦以上,缺口已達到55萬千瓦!”據太原市供電分公司工作人員透露,“隨著氣溫的上升,空調用電負荷還在增加,加之奧運會的日漸臨近,太原地區用電負荷將繼續攀升,預計最高可達到250萬千瓦,屆時供電缺口將達到90萬千瓦。”
不僅如此,全省各地市紛紛應對缺電所帶來的各方面壓力,晉南運城市是山西省最嚴重的地方,目前缺電負荷達100多萬千瓦,周邊一些農村,時下正值農田灌溉的重要農時,有時水還未流到田頭電就沒了。為了錯峰用電,電力部門甚至派人在賓館盯著開空調。
記者從省電力協會得到的數字是,截至7月1日,全省電力缺口達460萬千瓦,遠遠超過250萬千瓦的“紅色”預警水平。目前,山西省裝機容量為 3434萬千瓦,其中停機容量為796萬千瓦,占到23.2%。在停機容量中,由于缺煤停機349萬千瓦,占到省調發電機組容量的15.2%。
煤炭緊張電廠不愿簽合同
“今年一季度,全省20個重點監控電廠有17個虧損,虧損面達到85%,大部分電廠庫存煤量日趨減少,有可能引發新一輪缺煤停機。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占發電成本70%的電煤大幅上漲,出現了‘一發電就虧損、越多發越虧損’的現象。”山西省電力行業協會副會長李建偉說。
根據山西電力行業協會分析,2007年比2006年標煤價格上漲了62.67元/噸,2008年一季度比去年又上漲了104.44元/噸,兩次漲幅加起來超過了56%。而當初核定電價時的煤價基數為200-280元/噸標煤。建立在以前低煤價核定基礎上的上網電價,使一些煤炭基地內的電廠上網電價更低。目前,山西省內標桿上網電價為0.275元/千瓦時,比近鄰河北低0.05-0.1元。
“不僅如此,我們在我省境內多家電廠摸底中發現,其存煤水平大多達不到電廠電煤正常庫存水平,有的不足10天,有的不足一周。由于近期運價上漲,單車運煤成本相應增加,儲煤速度也有所放緩。目前神頭發電公司儲煤水平相當于正常要求水平的一半到六成。”
如果今年一季度是因為電煤漲價導致電廠全面虧損,電廠沒有積極性存煤,那么現在國家調整電價給予一定成本補償以后,電廠缺煤更多是因為手里缺少與煤礦簽訂的合同。
今年6月,國家適度地調高了上網電價,山西地區電廠上網電價提高1.99分錢。盡管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電廠的老總們還是大大舒了一口氣,按照煤電成本系數倒推,單位電價提高2分錢,實際上相當于消化掉每噸煤價成本50多元。
目前,國家已經放開煤價,鼓勵在市場中形成煤價。但是對重點用戶(主要是電廠)還是要求煤礦要優先供應,鐵路優先發運,要實行合同供應。為了保證省內電廠用煤,山西省經委每年組織煤、電和運銷企業三方見面,要求簽訂供銷合同。但是事與愿違,山西省內電廠多數還是沒有簽訂足額的合同,把電煤采購的缺口留給了市場解決。這是為什么呢?難道“市場煤”比“合同煤”更好嗎?
李建偉說,省內電力企業停機雖有多種原因,但主要是電力企業普遍存在“小煤礦依賴癥”。在前些年煤炭價格較低時,一些電力企業習慣從地方小煤礦隨機性購煤。因為“小窯煤”低于國有重點企業(又稱“大礦煤”)的合同煤價格。還是在前4年,小窯煤價格每噸只有60—70元,國有重點煤卻因為成本剛性在100—120元之間,電力企業這樣做是合算的,因此與重點煤礦的簽約率極低,有些甚至不簽約。
但是,近兩年煤炭市場發生了一些根本性變化。首先是國家在山西實行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政策試點,對所有煤礦都收取資源價款,同時又征收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煤礦轉產發展基金和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加上煤礦提高安全投入等因素,噸煤增加成本50—90元。同時,隨著全國關閉整合小煤礦政策的實施,不少不安全小礦被淘汰關閉了,電廠過去近便、廉價的“小窯煤源”消失了不少。
積極化解省內電廠“燃煤之急”
“我們在與煤炭企業商談中,對方也愿意與電廠建立長期穩定的合同業務關系,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均衡安排生產,同時可以合理安排運力,不至于發生像今年年初冰雪災害時,全國電廠同時一齊要煤,煤礦全員上陣又滿足不了的被動局面。”李建偉說。
“其實,煤、電雙方作為上下游產業,建立長期、穩定、共贏的戰略合作關系才是最佳選擇。煤、電雙方不能因為賣方市場和買方市場的轉換,采取自利的權宜之策,今天我求你,明年你求我,那樣只能導致能源供需脫節、煤礦盲目生產、電廠無煤停機的后果,影響經濟發展大局。”山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張保華說。
現在,省政府已經采取斷然措施,協調“電與煤”關系,化解省內電廠“燃煤之急”。
“要求煤電雙方要盡快簽訂省內重點電煤購銷合同。明確由各市政府負責組織轄區內電廠與有關煤炭企業的供需銜接,在7月10日前完成省內重點電煤購銷合同簽訂,并將合同簽訂情況于7月13日前報省政府。電煤合同量按照省內重點電廠電煤供應指導方案核定。合同價格按照發電用煤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執行。對電煤供應做得好的煤炭企業,優先保證電力和運力供應;對電煤供應做得差的煤炭企業,一律停止非重點煤炭發運。對電力企業發電進行考核排序,好的要給予表彰,并在項目建設和發電指標上給予支持;對為了自身利益、不積極主動做好電煤采購、造成缺煤停機的電力企業,原則上不再在省內新批電力建設項目。”
不僅如此,在本月22日省委召開的山西省重要政務信息新聞發布會上,省煤炭工業局局長王守禎說:“奧運期間正是電力迎峰度夏的關鍵時期,為緩解全國煤炭、尤其是電煤供應緊張的局面,我省在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努力增加生產,保證奧運期間電煤供應,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王守禎表示,我省會按照“優先電煤發運、優先災區和重點用戶煤炭供應、優先重點合同兌現”的原則,努力增加煤炭供應,下半年全省煤炭產量不僅不會減少,還會比上半年增加,預計將完成3.5億噸。在此基礎上,最近,省煤炭工業局還要督促協調那些已形成生產能力,但手續不完善不具備竣工條件的大礦,抓緊完善手續并嚴格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