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鉀肥每噸上漲400美元 創下歷史新高
記者近日從BPC和加鉀公司網站獲悉,備受業內人士關注的2008進口鉀肥談判結果已經出籠。簽定的協議具體結果為:進口氯化鉀離岸價格在2007年合同價格基礎上,上漲400美元(噸價,下同),俄鉀、加鉀的進口合同量分別為100萬噸。
據悉,目前從俄羅斯到中國的運費約為100美元,加拿大到中國的運費約為60美元,如果按100美元的運費來算,到岸價格將接近700美元。業內人士稱,此到岸價格比4月初國產鉀肥高出約1000多元,已經直指5000元大關。
國產鉀肥上漲大勢所趨
相對于國內鉀肥生產企業來說,2008年進口鉀肥價格上漲是一個利好因素,因為國內鉀肥生產企業的產品價格制定向來緊跟進口鉀肥的價格,從近幾年鉀肥談判結果對國產鉀肥后市的影響來看,國產鉀肥都是在向進口鉀肥看齊。因此,此輪進口鉀肥談判結果對于國產鉀肥的影響更應不可小覷,國產鉀肥上漲已成大勢所趨。
其實,早在2008年伊始,在國際鉀肥價格大幅上漲及市場需求強勁的拉動下,國內鉀肥企業的一些細微“動作”就已經暗示了國產鉀肥即將上漲的勢頭。由于進口鉀肥的價格普遍高于國產鉀肥的出廠價格,從2007年年底,國內鉀肥企業先是以鐵路不暢,發貨困難為由,暫緩發貨,后是不接訂單,只供應部分老客戶,價格處于待定中等等,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國產鉀肥經歷了數次漲停、調價以后,國內鉀肥市場貨源情況仍然不太樂觀。以國產鉀肥為例,12月底企業出廠價格2600元左右,1月底企業維持原價,3月初企業停止報價,從3月中旬價格上漲為3000多元,以后持續上漲,到4月初又一次停止報價。
在氯化鉀價格的帶動下,硫酸鉀的價格也一直在不斷攀升。目前,粉狀硫酸鉀企業報價均在5000元,有的地區甚至報價為5200元。但據業內人士講,能夠真正以此價格成交的幾乎沒有,企業報價虛高,有可能存在炒作因素。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由于原料供應非常緊張,硫酸鉀生產企業開工率明顯不足,市場貨源也十分緊張。據統計,2008年1季度,我國累計生產鉀肥只有31.39萬噸(折純),比2007年同期減少了3.6%。
作為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青海鹽湖鉀肥,2007年公司氯化鉀產品實現營業收入30.6億元,比上年增長18.55%,占公司營業收入的98%。受進口氯化鉀銷售價格大幅上漲的拉動,鉀肥價格一直保持上漲趨勢。又據西南證券報告,2007年鹽湖鉀肥均價為1603元/噸,而2006年氯化鉀均價則為1484元/噸,產品年平均銷售單價比上年提高12%。
近日,鹽湖鉀肥公布公司氯化鉀產品價格有關說明公告:首先,公司將嚴格遵守國家發改委的通知,對公司氯化鉀產品的后續提價在省級價格主管部門進行申報或調價備案;其次,由于公司氯化鉀產品占國內市場份額相對較小,約25%左右,多年來公司產品始終跟隨國外進口價格定價;最后公司將根據市場情況,適時調整公司氯化鉀產品的出廠價格,保證公司與股東的利益。
公告的發出,說明了鹽湖鉀肥已經向化肥市場發出了價格上漲的“信號”。
復合肥企業再陷成本之痛
磷復肥企業在承受著硫磺價格大幅上漲的重壓之下,將再一次面臨著另一種重要原料——鉀肥大幅上漲的“折磨”。
地處蔬菜之鄉的山東壽光聯盟集團的復合肥生產線即將不得不面臨停產的尷尬境地。據營銷公司總經理孫德亮介紹,近幾天鉀肥價格已突破5000元,面對如此高的價格,企業已不敢采購。因此,原有的庫存鉀肥如果用完,復合肥生產線就將停產。
面對鉀肥價格的上漲,北京澳佳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廣祥也很無奈。馮廣祥說,夏季本是蔬菜、水果等喜鉀作物的用肥旺季,但由于貨源緊、價格高,企業將被迫調整肥料品種。
其實,從2007年開始,復合肥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就一直是困擾企業的最大難題,鉀肥大幅上漲只是在一定程度加速了復合肥行業走向“絕地”的步伐。
江蘇中東集團作為國內復合肥行業的佼佼者,在談到鉀肥上漲對復合肥行業影響時,中東集團董事長劉敖根介紹,由于國內原料價格比較高,農民用肥數量銳減,導致整個復合肥生產企業效益普遍下降,企業紛紛限產、減產,再加上出口又受阻,估計復合肥企業要死掉三分之一,國內復合肥產量也將減產30-40%。
按照一般規律,原料上漲的價格應轉移到下游產品中去,但市場接受能力卻不能使下游產品水漲船高。山東甕福金谷化肥公司總經理張新民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目前市場氮、磷、鉀的價格情況,折算下來,60%含量的氯化鉀按照5000元計算,一個含量鉀的價格將達到80多元,這樣的價格對復合肥企業的生存將帶來巨大的壓力,農民也將因復合肥成本的高漲而無法接受。
2008年進口鉀肥價格上漲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為了保證春耕生產的順利進行,國內一些大型復合肥企業在克服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諸多困難,正無奈地經受著成本嚴重上漲的“煎熬”。有業內人士預測,如果這果狀況得不到改善,將使部分企業的生產難以為繼,進而嚴重影響到馬上到來的夏季用肥。因此,如何化解成本重壓是復合肥企業目前遇到的最大難題?
政策出臺能否救市
鉀肥作為一種壟斷性的資源,不同于氮肥、磷肥等其他化肥資源,多年來,鉀肥價格如何能夠得到調控、資源如何得到合理分配等問題,一直是業界人士爭論的焦點和熱點,他們也希望國家能夠出臺相關的政策和措施,來解決目前鉀肥的現狀。有專家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將無氯鉀肥增值稅由先征后返改為直接免征等,增強國內企業抵抗鉀肥價格上漲的能力,幫助他們渡過眼前難關;也有人建議,國家應對鉀肥的使用實行補貼政策。 無論擬定什么政策,人們的初衷無外乎是緩解甚至改變我國化肥市場所面臨的艱難處境。
對于鉀肥目前的高價位運作,不少企業建議采取補貼制度,但究竟補貼到哪個環節,各方觀點也不盡相同。
張新民說,迫切期待著國家能夠盡快出臺一些配套的政策,來緩解企業的生存壓力。現在磷酸二銨、尿素都已經限價,對于鉀肥這個產品,目前還沒有什么限制政策。鉀肥價格出臺執行后,市場會進一步加大尿素的需求,縮減對磷、鉀、復肥的需求。要想讓行業健康發展,國家就必須把鉀肥的價格降下來。
孫德亮說,國家出臺補貼政策最好。但是,具體的補貼政策也不好制定,補貼到哪里?如果補貼生產企業,那么補貼什么規模的?補貼哪種?是硫基還是氯基?補貼投入的門檻是多少?這都很難界定!如果給流通企業,流通企業怎么向市場供應?都很難操作和實施。
劉敖根則認為,國家如果實施補貼就應該到糧食上,直接補貼到農民身上。他同時強調,國家的資源政策一定要控制好,不能讓企業占有和控制這些資源,這是關鍵問題。
對此,馮廣祥也持同樣的觀點,他建議按照農民上交糧食的數量進行補貼,交多少糧食給多少補貼,這樣農民種糧、賣糧都有積極性了。近日,為了緩解化肥價格的大幅上漲給企業及農民帶來的壓力,又針對國內市場氯化鉀價格出現的較大幅度上漲及由此而引發的復混肥價格上漲,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了關于加強氯化鉀及復混肥價格監管的通知。對于目前國家的限價通知能不能執行下去,馮廣祥持懷疑態度,他認為,國家應趁這個機會放開經營,打破企業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