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民,男,漢族,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科技發明家。曾經在中國科學院、專利局和科學技術委員會工作,從事科學技術管理、研究和開發,多次獲得發明創造獎、科技成果獎和行政嘉獎。發表、出版了40多篇(本)論文與著作,推導了計算肥料使用量的《簡便公式》,獲得了20多項國際和中國專利權,參與管理和研究的重大科學技術項目118項;研究并成功的將微生物技術應用于農作物栽培和城市綠化中,清除了三大污染源中的兩大污染源(化肥、農藥);垃圾的生物處理新方法;研制了微生物柴油等新能源;解決了輸液瓶進空氣的科學難題。完成了10多項專利技術和成果的試驗、推廣,工藝流程和工裝配套,投入工業化生產。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投入少,見效快,建設周期短的好項目。主要科研成果和專利技術有:高效微生物肥、特效微生物殺蟲劑、超凈輸液瓶、微生物粉劑、植物生長劑、快速聯接件、瓶塞開孔器、高級生物滋補品、變幻轉香壺、多用轉盤[肥料/農藥]、特制煤油新工藝、處理垃圾的新方法、通用電源插頭、補液器、編號卡、微生物柴油及新能源開發。
提示:中國肥料業究竟向何處去?如何解脫目前的困境?怎樣才能夠迅速的發展壯大?楊愛民以科學家、發明家的不同視野,以及30年的知識積累和實踐經驗,講述了許多切實可行的生動事例,論述了中國肥料業只有與業內、業外融合貫通,運用和諧發展的策略[也可以概括為:一論兩螺旋(一論:肥料論;兩螺旋:第一個螺旋式上升和第二個螺旋式上升)],才能夠再現王者風范。
一、中國肥料業的現狀
1、第一個螺旋式上升
伴隨著人類的文明發展史,中國肥料業也是從古至今的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使用過綠肥、有機肥、化肥、生物肥(也包括微生物肥料)等肥料。當然,目前是以化肥為主。有識之士和敏銳的媒體也應當看到:中國肥料業也是遵循著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呈螺旋式上升的。從自然狀態上升至大工業化生產,完成了第一個上升的螺旋;這一個螺旋式上升經歷了非常漫長的過程,是無比重要的,將人類從自然界里解放出來,比較的自主了;那么,第二個上升的螺旋是什么呢?又是如何上升的呢?停一會兒再講。
2、面臨的尷尬困境
目前,中國肥料業面臨著多方面的尷尬困境。主要有:
(1)發展失衡,化肥獨尊。綠肥、有機肥、生物肥(也包括微生物肥料)等似有似無,基本上成為化肥一家獨唱的局面,已經成為農作物的唯一依賴。
(2)化肥也面臨著:資源比較缺乏,消耗能源較高,利潤空間很小,污染特別嚴重,利用率太低等問題;當然,還存在:規模較小,工藝落后,品種較少,單多濃少,復混不足,意識淡薄等等;
3、擬定的發展方向
(1)提倡綠肥、有機肥、化肥、生物肥(也包括微生物肥料)等肥料的均衡發展;
(2)要服務農林業,開源節流,調整結構,力求創新,優化組合,適應市場。
二、中國肥料業的融合貫通
1、服務于農林業
長期以來,肥料業只是作為一個獨立科研機構和生產企業,甚至認為農林業是求我的,沒有肥料業,農林業就會減產,有點“唯我獨尊”的意識。豈不知道:“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的道理。目前,就有不少農民不再購買肥料,雖然產量降低了,質量卻提高了。總的核算,反而比使用化肥增加了收入。更典型的是一位老中醫承包果園,不施肥,不噴藥,不鋤草,不澆水,不剪枝,果實的口味很好,收入也頗豐。當然,我講的事例不是說不要使用肥料。只是表述了肥料業必須改變目前的被動局面。
根據我30年來進行研究和推廣的感受,在冬季里“十下海南,五赴東南亞”,在國內外做過大量的試驗表明,肥料是非常受歡迎的。關鍵是如何因地適宜、因物而異、靈活多樣的使用相應的肥料,一定要傾聽農林業專家、農技人員、農民和林業工人,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意見。要集思廣益,取長補短,發明創造,不斷地豐富自我,更好的服務于農林業。
舉兩個小例子:
譬如,一個例子是:我在科學技術委員會工作時,我們的一位工作人員在自己家里種田,農作物瘋長一人多高,但是顆粒無收。一時間成為笑談,你們科委真高!實在是高!;還有一個例子是:我在科學院工作時,一對農民夫婦使用肥料不當,造成農作物全部死亡,夫婦倆號啕大哭,痛不欲生。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這是我們有關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科研機構、生產企業,甚至涉及到教育、媒體等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嘗試著做了一些工作,推導了一個《肥料使用量的計算公式》,編制了《常用化肥轉盤》、《常用農藥轉盤》,研究成功了幾種新型的肥料,有的已經通過中國科學院的科技成果鑒定,并且獲得多項國際和中國專利權。[展示]
2、開源節流
目前,在普遍認為的意義上講,綠肥沒有了,有機肥不多了,生物肥(包括微生物肥)沒有形成產業,基本上是化肥的一統天下了。而且,化肥也是舉步維艱,陷入困境。
我們不妨打開思路,放眼世界,本著立足于現在,前瞻于將來的原則,再重新認識這些事物。請注意:
我現在問大家:“綠肥有沒有呢?”
“好,有的說沒有;有的說有,很少。”
我說:“綠肥太多啦!多得漫山遍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有機肥有沒有呢?”
大家肯定說:“有,就是太少了。”
還是讓我說:“有機肥太多啦!城鄉滿目,穿村入戶,多得堆積如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生物肥(包括微生物肥)有沒有呢?”
“有,微生物肥料自然界一直在制造,進化地盡善盡美。不久,大工業化生產的真正的微生物肥料將會占領一席之地。”
你會說:“現在,有的工廠正在生產呢。”
“我不加評論了。這來有專家的呼吁《加強微生物理論基礎的研究,杜絕假冒微生物肥料》”[展示]。
再談就是化肥了,化肥是怎樣誕生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仿生的,是模擬自然界和取之于自然界的,只不過是形成了工業化生產而已。也就是我前面講的第一個螺旋式上升。
化肥是高能耗、重污染、資源型行業,大量的消耗著煤炭、天然氣、電力、礦產等不可再生的有限資源,并且,工藝落后,品種較少等等。化肥如何開源節流呢?主要是整合有限資源,改造生產工藝,不斷發明創新。例如:石化與化肥的資源整體優化組合,就是非常好的雙贏;也可以利用化肥廠的副產品生產微生物柴油、液體燃料以及其他化工產品,利用資源豐富的鹵水、粘土生產鉀肥也是開源節流的典型事例。
我再講兩個的小故事:有一次我去某軍事重地,休閑時觀看自然風景,令我吃驚的不是如詩似畫的美麗景色,是什么呢?是看見將求之不得的上等昂貴肥料填滿了一個又一個的山溝!還有一個事情更有意思,農民在山上鑿出一個大凹坑,將熱水倒進去,盛出來的水當作肥料使用,效果非常好。
3、順天應時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里明確指出:強化高集約化程度地區的生態農業建設。通過實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推廣化肥、農藥合理使用技術,大力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實施新一輪沃土工程,科學施用化肥,引導增施有機肥,全面提升地力,減少農田氧化亞氮排放。
這里我就不講啦,我們的肥料業應該順天應時,推陳出新,責無旁貸。
4、友好環境
中國是農業大國,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上,根據35年的統計數字表明,我國占世界1/10的人口,化肥施用量占3/10,已經造成了“面污染”,出現了“城鄉相互促進,工農緊密結合,立體交叉污染”的嚴重破壞環境狀況,《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外方執行副主席、加拿大國際發展署署長齊博代表委員會向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進言,促使我國將工作重點放在治理“面污染”上。甚至,后京都協議企圖將中國列為頭號污染大國。我國治理“面污染”主要是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但是,收效甚微,嚴重地影響了國家聲譽和形象。
其實,在外國、包括歐美等先進國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問題。在無奈的情況下,各國政府和有識之士大力提倡、呼吁不用或者少用化肥。美國已經有5%的農場規定不得使用化肥和農藥,獨聯體要求50%的豆科作物必須使用根瘤菌劑及有機肥。
我國也非常重視農業“面污染”的問題,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著手全方位的研究和大規模的試驗。我也與有關科學家一起“臨危受命”參與科研。經過多年的盆栽試驗、小區試驗和33.67萬畝的大面積推廣,表明:治理農業“面污染”是指日可待的。這是我們國家和人民的迫切需要的,也是中國肥料業以及相關行業應當密切關注的事情。
5、發明創新
關于肥料業的發明創新是很多的,推廣應用的新技術也不少。例如:緩/控釋肥,高濃度復肥,粉煤和水煤漿氣化,改造與改性技術,低品位利用,鹵水和粘土的利用,提高利用率等。不勝枚舉。
擁有發明創造或者說專利權的多少,是衡量一個人的貢獻,一個單位或者一個國家的強弱,甚至衡量人類文明的重要標準。我可以這樣講:如果中國人均一項專利權,中國毫無疑問的將是世界強國。
我重點談論一下發明創新的方法。例如:聯想法、反思維法、借鑒法、嫁接法、仿古逾今法、融會貫通法……,我在這里不詳細講了。會議之后,那個個人或者單位想找我聊聊,特別是單位或者學校聘請我講課傳授,我是非常樂意的。我希望更多的人成為發明家,我希望中國肥料業盡快振興,我期盼中國早日成為世界強國。
6、適應市場
市場是決定生存與否的關鍵場所,中國肥料業應當盡快的適應國內外市場。依靠什么呢?依靠政府調控,依靠兼收并蓄,依靠自主創新、節能減排、技改挖潛……。肥料業應當充分的占領國內市場,膽大心細的爭奪國際市場。
三、中國肥料業的和諧發展
1、業內和諧發展
肥料包括:綠肥、有機肥、化肥、生物肥(微生物肥料)等,也許,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會有更多更好的肥料意想不到的誕生。在肥料業內部,要互相扶植,互相促進,取長補短,共同繁榮。更重要的是根據需要和發展來轉換角色,不要守候著落后的工藝和滯銷的產品,一定要選擇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建設周期短的短平快項目。在肥料業內,要逐步的形成良性循環,和諧發展的嶄新局面。
2、業外和諧發展
與業外的和諧發展是非常需要的,是互補性的良性循環。肥料業與農業、化工、石化、印染、食品等許多行業都是優勢互補的,可以互相促進的,能夠和諧發展的。我僅列舉幾個小例子佐證:
(1)緩/控釋肥料對于農作物的吸收養分和生長有利,秧苗的嫁接使農作物根系發達,進一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2)化肥的副產品可以制造微生物柴油、燃料油以及化工產品,有的化工產品的副產品正好是制造肥料的上等原料;
(3)在飼養、印染、食品、醫藥等許多行業中都直接或者間接的使用肥料。更有甚者,曾經風靡全國的某個保健品,使用的菌株就是固氮菌,是我獲得肥料專利權中的同樣一種菌株。
不多講了。我列一個通式,僅供開拓思路之用:
工業品(某些肥料)——→直接或者精制——→食品級(用于食品添加劑、飼料、化工等)——→直接或者再精制——→醫藥級(藥品、獸藥、化工等)——→再精制——→試劑級(化學試劑,用于科研、檢測,以及特別多的行業)。
由此而論,肥料業是多么重要,我們從事的事業是多么的有意義。
有感而發,是否可以像《皇帝內經》、《五行學說》、《傷寒論》等等一樣,創造一個“肥料論”或者“肥料學說”。
我特別提醒注意:這里有一個前提就是“直接或者間接的”。如果沒有異議,我就開始“論說”了:
提問:“衣依靠什么?”(包括: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回答:“依靠肥料”;
提問:“食依靠什么?”(包括: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回答:“依靠肥料”;
提問:“住依靠什么?”(包括: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回答:“依靠肥料”;
提問:“行依靠什么?”(包括: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回答:“依靠肥料”;
提問:“治理污染依靠什么?”(包括: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回答:“依靠肥料”;
提問:“治理沙漠化依靠什么?”(包括: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回答:“依靠肥料”;
提問:“脫貧致富依靠什么?”(包括: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回答:“依靠肥料”;
提問:“戰爭勝負依靠什么?”(包括: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回答:“依靠肥料”;
提問:“治國安邦依靠什么?”(包括: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回答:“依靠肥料”;
提問:“探索未來依靠什么?”(包括: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回答:“依靠肥料”;……。
你就隨意提問和想象發揮吧?既然是理論學說,就自然是有道理的,可以自圓其說的。[幽默]
3、第二個螺旋式上升
好吧!我最后就講:“第二個螺旋式上升是什么?”
“我就講一句話:第二個螺旋式上升就是利用工業化返璞歸真。這個過程需要一百年,已經過去二十年的時間了。”
你會提問:“有沒有第三個、第四個螺旋式上升?”
我給你講:“有!請你耐心的等待八十年,我再認真詳細的講給你聽。”[幽默一下]
由于時間有限,提綱攜領式的發表了以上看法,也可以概括為:[“一論兩螺旋”(一論:肥料論;兩螺旋:第一個螺旋式上升和第二個螺旋式上升)],但愿其中的只言片語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到此為止,我們一起許個愿吧:祝愿中國肥料業能夠發揚光大,為中國早日成為世界強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