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履行斯德哥爾摩公約國家實施計劃'的啟動,一份削減控制淘汰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時間表擺在了農藥企業面前。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日前稱,首批控制的12種POPs中,農藥就占了9種,尤其是滴滴涕的生產、使用和進出口要在2009年基本消除。
本月初啟動的'國家實施計劃'總體目標包括,到2009年,基本消除氯丹、滅蟻靈和滴滴涕的生產、使用和進出口;努力消除9種殺蟲劑POPs的生產、使用和進出口。到2015年,基本控制二口惡英排放的增長趨勢。在2015年前,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生產工藝和產品,以最有效的方式,預防、削減和淘汰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污染。
但目前我國的基本現狀是,《公約》首批控制的12種POPs中,我國仍生產和使用的包括氯丹、滅蟻靈和滴滴涕,是國際上保留生產和使用豁免用途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是二口惡英當前全球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此外,由于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大量含POPs的廢物和污染場地,我國實現無害化管理的任務十分艱巨。
就農藥行業而言,既是POPs涉及面最廣的行業,同時也是我國環境污染重點監控的行業,減排要求更高。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介紹,受控的9種殺蟲劑雖然不是農藥行業的主流產品,但要順利完成履約工作,就必須在期限內找到替代產品和替代技術。目前該協會已經初步選定的替代品包括:毒死蜱、銳勁特、溴氰菊酯等,初步選定的生產加工企業有8家。該協會同時也指出,現在的難度在于,目前國內的一些POPs替代技術成本較高,資金難到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行業POPs替代技術的推廣使用。
因此,履約工作應和農藥品種的結構調整結合起來,既要通過履約加快產品的升級換代,又要考慮我國在技術、資金、環境管理等方面的實際差距,保持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