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記者到山東廣饒縣丁莊鎮牛圈村采訪。棉花種植大戶牛效全告訴記者,近幾年,棉花黃萎病、紅葉莖枯病、棉葉螨、煙粉虱危害程度較重,一般用40%多菌靈、1.8%阿維菌素、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等農藥防治,但要想在市場上買到真正符合標準的農藥可不容易,經銷點將一種農藥貼上不同標簽賣給農民,讓農民無法辨別真假,所以一種病蟲害常常要用好幾種農藥多次噴施才有效。
采訪中,牛圈村不少村民向記者反映,目前在農村沒有《農藥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而經銷農藥現象相當普遍,由于這些經銷點不到合法批發商處進貨,多數農藥無標簽、無質量合格證。村民們同時抱怨,在農村因沒有鑒別農藥成分的設備,等噴施后發現根本達不到標簽所示的功效時,才知道自己上當了。面對混亂的農藥標簽,大多數農民根本沒有識別與應付能力,完全處于被動購買和盲目施用狀態。
標簽貼在農藥包裝上,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介紹農藥產品性能,指導農民安全、合理、科學施用,是直接向購買者傳遞農藥技術信息的橋梁,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憑據。按規定,農藥標簽內容應準確無誤地標明產品名稱、成分、施用范圍、施用劑量和方法。適用作物、有效期、廠名廠址等重要內容,同時還應注明不能與哪些農藥混用、限制施用的范圍、安全間隔期(最后一次施藥至收獲前)等內容。但目前,我國農藥標簽不規范問題仍較嚴重。其主要表現為:商品名稱不規范,隨意使用未經批準的商品名稱,而且不齊全,不標明有效成分;隨意擴大施用范圍,施用方法不具體,施用條件不明確;毒性標志不規范;隨意更改配方,摻雜一些不應有的成分,而不加標示;復配農藥中只標注某一主要成分,不標明其他成分等。
在各級各地歷次質量抽查中;農藥標簽大多存在較嚴重的不合格現象。今年6月,福建省寧化縣農業執法大隊對全縣6家較大的農藥批發商抽檢 60個農藥標簽,結果僅34個合格,不合格有5個,嚴重不合格有21個。其查出的主要問題有擅自使用商品名、有效成分含量標注不明確、隨意擴大防治對象和施用范圍、使用帶有欺詐性名稱等。今年上半年,浙江工商部門在抽查農藥質量中發現,標稱山東省長清縣農藥廠生產的地蟲殺凈3%辛硫磷顆粒劑和標稱江蘇蘇中農藥化工廠生產的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油菜菌克),標稱生產企業均否認生產過相應產品,而且實際商品中根本沒有標識中所標注的有效成分。此等案例舉不勝舉。
專家分析,標簽問題已成為擾亂國內農藥市場秩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原因,一是農藥標簽管理法規仍有待完善;二是一些企業法制意識不強,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三是主管部門對農藥生產、銷售市場管理不力。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農藥標簽的混亂狀況已引起業界、社會和管理部門的普遍關注。全國人大九屆三次會議已有反映農藥標簽異常混亂的提案,并要求農業部門提出解決措施。現在農藥標簽的管理和市場監督也已成為相關管理部門重中之重的工作。
從去年起,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根據《行政許可法》,開始建立農藥產品電子標簽檔案庫。這是整頓農藥市場標簽混亂狀況的一項重要舉措。其主要目的是加強農藥標簽的源頭管理,為執法部門更加準確、快捷地開展執法提供方便,同時也為廣大經銷人員及施用者辨別產品真偽提供服務。企業和用戶可以在農藥產品標簽網信息查詢系統獲取農藥登記證號、產品名稱、有效成分及含量、施用范圍和方法、毒性標識。生產企業信息等內容。近年來,隨著農資連鎖經營業的發展,許多鄉村農資連鎖店配備了專用電腦,并用于在網上查詢各類農資的真偽,為農藥電子標簽的全面實施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有關部門目前正在進一步加強農藥管理的相關立法工作,其中就有關于農藥標簽的內容,旨在從法律角度為根本扭轉農藥標簽混亂狀況提供有力措施。標簽,還農藥一個真“面孔”的日子,也許不遠了。 楊秀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