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首頁 >> 信息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國內化肥市場每日走勢評述
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煤炭凈進口國角色轉變意義深遠
http://egbuddhist.com 2007-5-8 13:05:45 瀏覽:

  隨著我國對煤炭資源保護利用的逐步深入,引入國際煤炭資源滿足越來越大的煤炭需求,將成為現實需要。國家對煤炭進出口稅率政策的調整,充分體現出國家減少資源性產品出口的意圖,也體現出國家對煤炭資源實施保護政策。另一方面,不再限制進口將有利于引入國際煤炭資源的有效利用。  
  近年來,外煤進入廣東市場搶食的現象正越來越突出。2006年,廣東向海外采購的煤炭量高達2500萬噸以上,其中通過廣州港進入國內的煤炭達800萬噸,主要來自越南、印尼和澳大利亞三個國家。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海外煤進入中國市場的份額越來越大,正成為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2003年前,我國還是全球排名第二位的煤炭出口國,但隨著電力需求的增長拉動火力發電的上升,國內對煤炭的需求十分強勁,我國煤炭出口國的地位也因此發生了急劇變化。近幾年來,在我國煤炭出口持續下降的同時,2006年我國煤炭進口量卻增長了近47%,達到3800萬噸。2007年1月份,煤炭進口首次超過出口,其趨勢變化顯而易見。  

  煤作為電力、冶金行業的主要生產原料,歷來是重要的戰略能源物資,在我國一次能源結構中更是長期占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雖然根據國土資源部的調查顯示,截至2002年年底,我國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儲量1886億噸,人均探明煤炭儲量145噸,按人均年消費煤炭1.45噸,即全國年產19億噸煤炭匡算,可以保證開采上百年,但并不意味著我國煤炭開采煤炭完全可以保證國內市場需求。2005年煤炭產量更是超過21億噸,創歷史新高,但電力、鋼鐵、化肥等行業的蓬勃發展使得對煤的需求快速增長,煤炭產量創新高仍解決不了國內煤炭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今年以來,由于我國對煤炭進出口政策進行了調整,降低了出口退稅率,再加上運力不足、交通運輸緊張,煤炭短缺已成為影響我國南方經濟發達地區的瓶頸。在這樣的情況下,煤炭進口在無政策限制后,國外煤炭與國內煤炭市場的競爭將回歸到煤炭產品本身的競爭力上。作為世界最大煤炭生產國與消費國,煤炭目前已占到我國能源需求的70%。今年我國向煤炭凈進口國角色轉變后,對國際煤炭市場,特別是亞太市場主導影響會進一步強化。  

  2001年以來,國家關停了約占我國煤炭總產量40%的各類小煤窯,國內煤炭價格隨之直線上揚,在華東地區,4800大卡煙煤的價格一下子由2001年初的200元/噸猛漲至現在的320元/噸。而同期國際市場煤價則十分平穩,如澳大利亞產4800大卡煙煤在其產地價格為20美元/噸,每噸煤炭的口岸價格大約在人民幣270-310元之間。  

  兩相比較,國內的煤炭并無價格優勢,與國內煤炭相比,進口煤炭在煤質、運輸、價格方面有較強競爭力。由此國內的一些煤炭用戶開始轉向國際市場,采購價格較為便宜的進口煤炭。廣東、福建等電廠將加大從澳大利亞、越南等地的進口煤炭數量。  

  我國煤炭出口國角色的轉移,有利于增進國內國際煤炭市場的相互支持、相互依賴,推進國際煤炭市場的一體化步伐。世界經濟一體化是大勢所趨,廣東等沿海省份煤炭進口的增加,無疑既緩解了國內煤炭供應不足的矛盾,又滿足了國際煤炭市場對國內煤炭市場的銷售需要,無疑有利于打破煤炭市場的國門界限,推進我國的對外開放和全球統一煤炭大市場的形成。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為北方煤炭主產區騰出了產品剩余空間,關閉更多不符合要求的小煤礦,盡量減少礦難事故的發生。  

  隨著我國對煤炭資源保護利用的逐步深入,引入國際煤炭資源滿足越來越大的煤炭需求,將成為現實需要。國家對煤炭進出口稅率政策的調整,充分體現出國家減少資源性產品出口的意圖,也體現出國家對煤炭資源實施保護政策。另一方面,不再限制進口將有利于引入國際煤炭資源的有效利用。在煤炭進口政策放開后,綜合人民幣升值、環保壓力等多種因素考慮,今后我國煤炭將呈現進口增長較快而出口逐漸下降的趨勢。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關閉本頁】 【

相關信息
  ·煤炭凈進口國角色轉變意義深遠 (2007-5-8)
  ·中石油在渤海灣勘探到10億噸儲量大油田 (2007-5-8)
  ·2007年將進一步完善我國出口退稅和關稅政策 (2007-4-26)
  ·磷化工產業亟待依托資源提升競爭力 (2007-4-25)
  ·發改委擬編制電煤價格指數 暫在內部試運行 (2007-4-25)
  ·二季度煤價將穩中略漲 (2007-4-25)
  ·煤炭新政將拉動我國煤價上揚 (2007-4-16)
  ·《2007年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 (2007-4-12)
  ·煤化工:高利潤下潛藏危機 (2007-4-3)
  ·煤化工高熱呼喚理性回歸 (2007-4-3)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欄目導航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B2B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