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到今年,行情不好,大家都很盲目。想擴大銷量,得到的卻是欠條;想保住前年的樣子,利潤卻總是被壓縮。可謂是,年年都難做,年年難點不一樣。在這種農產品低迷,農資綜合成本上升之勢下,農資經銷商該如何制勝未來了?
營銷的原點是產品,服務的對象是作物(非農戶)。只要這個關系不弄錯,那么我相信可以發現一些機會。
但是,企業真正理解產品嗎?
產品從加工的角度來說,原料,工藝,助劑,劑型。我發現很多搞生產的其實是糊涂的,到底該做成EC,SC還是WP,很少有人能夠給出這個劑型的理由,全部是照搬。外企的東西好就拿過來了,殊不知,別人的原料不一樣,助劑和工藝都不一樣,怎么搬?
所以,說到產品,我建議農資經銷商可以給自己再一次選擇機會,第一,找有原料優勢的廠家;第二,找同類產品最專業的廠家去合作,尤其是十年專注一個類別的企業。或許這些公司都不算大,但一定值得你去合作。比如植物調節劑領域的國光,線蟲領域的真格、盈輝,專注甲維鹽的銀農科技,專注蕓苔素的威敵,專注噻霉酮的西大華特,專注吡唑醚菌酯的深泰、康喬等等。
說完產品,說我們的服務對象——作物。近些年,有些經銷商的口號提的非常好,打造成“用戶”的必需品,成為必需品的條件,一是作物剛需;二是細分品類第一。理清了我們的用戶,很多工作就很好開展了,你也不難理解,為何一個作物經營好了能爆發出巨大的潛力。大荔的冬棗;駐馬店的花生、中牟金鄉大蒜;烏蘭察布、張家口的土豆;桂林的砂糖橘;冰川的葡萄;文山的三七……仔細研究這些區域作物不難發現,集中作物區一定出席了非常牛逼的經銷商,而這些經銷商的銷售額中某一重點作物一定占據了非常大的市場份額。
所以我給農資經銷商的建議,深度聚焦當地優勢作物,選擇細分品類領先的產品。同時,要用好廠家技術團隊,教好自己的團隊,通過深入一線的實驗示范,認真摸出重點作物的生長規律和病蟲害防治要點、水肥特點,同時找出不同時期產品協同防治的最佳時機和效果,做好局部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