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讓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也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快速接軌。對農資行業而言,中國企業羽翼漸豐,逐漸具備“走出去”的能力。在全球化肥市場激烈碰撞,國際化肥企業重鑄格局的當下,中國化肥企業正以學習的心態和競爭者的身份加入游戲,F對2016年我國化肥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引入先進技術、加大出口力度、開發境外資源、拓寬海外渠道,中國化肥企業在2016年打出一套海外“組合拳”,表現出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打造“中國制造”的強烈愿望。中國化肥企業參與跨國合作,既是在經濟低迷形勢下克服困難度過危機的一種選擇,更是企業堅決投身全球化浪潮的勇敢抉擇。
化肥減量在“精準”上面下功夫
據國家測土施肥中心實驗室主任、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專家組專家、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理事長白由路介紹,精準農業需要大量信息技術支撐,將云數據用于肥料生產與使用,這是精準施肥與發展精準農業的前提。
記者了解到,2013年山西省農科院研究員褚清河首次總結提出數字化施肥理論。該項技術先后在山西、山東、江蘇等地大田和經濟作物上示范試驗。目前累計推廣面積達283萬公頃,其中大田作物增產幅度在20%左右。數字化施肥技術是一種能整合單質化肥和上千種型號復合肥為10種高效劑型復合肥和與之相配套的計算肥料型號和用量的數字化計算系統,其核心是能直接計算最佳氮、磷、鉀施肥比例和最大施肥量。該技術歷經39年,取得4項具有國際領先成果的集成技術,2012通過成果鑒定。
化肥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表示,同一潛力的品種達到最大施肥量后再增加肥料量不再具有增產效果,只有耐肥性更強的新品種,才能保證超過原推廣品種的最大施肥量仍具有顯著增產效果。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廖宗文認為,該項成果為節省化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是對傳統施肥理論的創新和發展。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區劃所肥料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張樹清強調,精準農業需要數字化施肥理論與技術支撐,而“良肥與良種、良法”相配套則是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重要途徑。農業部種植業司原副司長段繼賢表示,配方施肥讓我國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較10年前提高了7.2個百分點,開創了智能化、數字化施肥在測土配方領域的應用。
論壇聯合主辦單位、點豆農業鏈電商服務平臺董事長劉峰表示,“點豆肥吧”最大的特點就是實現了智能配肥、數字化施肥與互聯網的科學融合,讓肥料的生產與使用回歸本質邁向精準農業,對肥料生產與銷售轉型和實現高產施肥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和指導意義。
會上,點豆商學院還為五位專家頒發了專家聘書。論壇由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等單位和點豆農業鏈電商服務平臺聯合主辦。來自山東、河南、河北、江蘇、東北等地的300余名代表參會。
標準先行提升化肥品質
2016年,我國出臺了多項肥料行業標準、國家標準以及國際標準。2016年1月1日起,有機肥按《有機肥料》(NY525—2012)、《有機-無機復混肥料》(GB18877—2009)、《生物有機肥》(NY884—2012)標準執行;7月1日,工信部出臺了《尿素-硝銨溶液》(HG/T4848-2016)、《農業用硝酸銨鈣》(HG/T3790-2016)、《硝基復合肥料》(HG/T4851-2016)和《農業用硝酸銨鉀》(HG/T4852-2016)4項硝基肥行業標準,在行業內轟動一時;由金正大集團參與起草的《肥料和土壤調理劑術語》及《肥料和土壤調理劑分類》兩項國家標準獲批通過,并于2017年3月1日起實施;由我國主導制定的第一批肥料產品國際標準:控釋肥國際標準、《水溶性肥料通用要求》國際標準正式在全球范圍內頒布、實施。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院長顧宗勤表示:“中國是化肥第一大國,但不是強國,強國體現在技術、生產、貿易和標準等方面,尤其標準是引領行業發展的‘風向標’!笨v觀近幾年出臺的肥料標準,不難發現,從生物有機肥、土壤調理劑、尿素硝銨溶液到控釋肥、水溶肥都有了相應標準,這預示著我國肥料標準的制定順應減肥增效的發展目標,與“綠色、生態、環!钡氖┓世砟畈恢\而合。此外,曾經參與兩項國際標準制定的上;ぱ芯吭簷z測中心主任、全國肥料和土壤調理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劉剛表示,今年我國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肥行業也要適應時代發展,提升品質、轉型升級,可以說供給側改革對肥料標準的制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誠然,標準的制定是肥料進入市場的第一關,標準所規定的養分含量以及施用方式是生產企業最重要的參照物,與市場中的肥料質量直接掛鉤,可見標準的重要性。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以及相關部門投入到標準制定隊伍中,表明在化肥行業一場品質革命正在掀起,肥料品質成為全行業關注的焦點,擁有品質過硬的肥料,我國化肥才能逐步走向國際,真正實現由化肥大國向化肥強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