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個農資事故處理,不分對錯,就事論事!
經銷商路人甲有一次,在一個小復合肥廠家加工了一批產品,賣下去利潤非常可觀,并且用到地里也沒見出什么問題。于是,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全面進軍貼牌加工,標注45個含量的肥,凈含量連30個都不到。
在當地連著做了兩年。第三年的時候,廠家不陪他玩了。因為已經連著兩年讓農民用這個肥料了,地里的養分也差不多了,如果繼續做肯定是會出問題的。到時候,因為肥力供應不上,就出大事了,路人甲在當地的市場是非常大的!
這個廠家不給貼牌了,路人甲就又找了一個廠家繼續貼。這一年,真出事了。但是老天不亡他吧,這個地區是靠天收的,這一年正好大旱,整個玉米區全部都是沒有長成。所以,農民也怪不到路人甲身上。但是,路人甲知道,用正兒八經的肥料和用它缺少含量的肥料玉米還是不一樣的,雖然都沒有掛果,但是人家的比自己的要高出來十來公分,差的那十來公分就是缺的含量。
如果,這一年,不是干旱,路人甲就會完蛋了!然后,路人甲再也不敢貼牌了,開始了做正兒八經的肥料。故事,到這里才剛剛開始。
當地大力發展果樹,路人甲做了一些。然后,那一年,不知道什么問題,有兩個村子的果樹根本就沒有掛上果,正好這兩個村子全部用的是路人甲的肥料。
農民鬧了起來,非的說是肥料的問題。大家誰也不懂,想著,肥料投入的比較多,就認定是肥料的問題了。當時,縣長帶頭,把這事當成頭等大事去處理。找到路人甲,說,你拿出來五百萬賠給農民!
路人甲就給肥料廠家打電話。肥料廠回應說:沒有問題的,你讓他們查吧,查出來含量問題公司全部承擔!
路人甲聽到廠家這話以后就不害怕了。縣長牽頭,路人甲也不買賬。沒辦法,縣政府,質監局,農業局三家一起查。全縣只要有他貨的網點,全部取樣,然后去化驗。剛開始化驗了一次沒有問題。產品含量確實夠。縣長很無奈,但是事要解決啊。讓質監局直接把樣品拿到海關去化驗,進出口化驗應該更嚴格的。
但是,海關化驗出來結果是一樣的,仍然沒有問題。這個時候,縣長也沒脾氣了。
那什么,反正農民都絕收了,你肥料款別要了,也不讓你賠了!
最經典的話是下面這句,路人甲說:
如果那一年,我還是做的少含量的產品,估計我就要傾家蕩產了。
從去年開始,國家對肥料含量的抽查力度越來越大了,尤其是近段時間,不斷的有各地肥料含量不夠的曝光新聞,其中也不乏一些上市企業。這是好事,為了競爭力偷含量這事,無論如何都應該制止,只有監管到位了,企業才會正兒八經的考慮自身競爭力的建設,而不會再去冒險惡意壓縮成本提高競爭力。
做假造假這事,農資人是真不能干的!
如果當時他破產了,我只會說倆字: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