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種業
當前國內規模較大的種企多以玉米種子、水稻種子為主營業務。從去年下半年醞釀的玉米價格改革,為當前國內大型種企的發展蒙上了陰影。去年底,國務院8號文件提出建設現代種業的目標任務;今年1月1日,新《種子法》施行。承前啟后的2015和2016年成為種業前行的關鍵節點。梳理當前種業市場,供需過剩依然嚴重,加上國家農業政策的調整,企業前行的步伐并不樂觀。
新《種子法》新機遇
新《種子法》 2016年1月1日實施,這是《種子法》施行15年的首次大改。新《種子法》在修訂中針對種質資源保護、種業科技創新制度、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品種審定和登記、種子生產經營許可和質量監管、種業安全審查評估、轉基因品種監管、種子執法制度、種業發展扶持保護制度及法律責任等十個方面,對種業管理制度進行了完善。新《種子法》保留了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制度,但將審定作物由原來的28種壓縮到水稻、玉米、小麥、大豆、棉花5種,并對部分非主要農作物實行品種登記制度。
雖然從“品種審定制度”過渡到“品種登記制度”還有一段距離,不過部分品種施行登記制度,還是邁出了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新《種子法》在鼓勵品種創新和促進企業發展上開創了新的機遇:“育繁推一體化”企業自主研發品種審定有“綠色通道”;鼓勵企業利用公益性創新成果自主培育新品種;支持科研單位人員向企業流動;商業化育種主要由企業承擔;提升新品種保護的法律地位等。
舊《種子法》從2000年實施15年來,中國種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國內種子市場銷售額780多億元,約占全球份額的21%,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種子市場;市場集中度逐步提升,銷售額過億元企業100多家;種業前50強企業的經營額由2001年的30億元提高到2014年的240億元,市場占有率由10%提高到33%。
不過,欣欣向榮的數字背后隱藏著再前進的桎梏,種業當前很多實際問題還沒有解決,包括科研院所參與商業育種過度,企業商業化育種能力不足;大部分種企沒有自主研發能力,相當多公司還在依靠代繁和貼牌生產;急功近利,從生產企業到經銷層面都在追逐市場熱點;植物知識產權保護受重視不足;人才、資源缺乏等。中國企業遠沒有達到與國際巨頭同臺競技的實力,不少企業不是踏踏實實做大做強,而是希望“一夜暴富”——賭某個品種為企業帶來輝煌。能否抓住機遇讓種業為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企業任重道遠。
供需背離之勢難改
當前種子供需呈現出顯著的供過于求狀況。不過,種子消費者農民并沒有從中受益,因為種子價格沒有明顯降低,而制種規模還在繼續擴大。
市場:連年過剩,積重難返。根據全國農技中心對種子終端市場信息觀察點的信息匯總,今年春夏播市場種子供應總量充足,啟動較往年推遲,除雜交棉種子價格明顯下跌外,其他作物種子價格基本持平。全國春夏播玉米、雜交稻、常規稻、大豆、棉花種子及馬鈴薯種薯有效供給總量分別為18.46億公斤、3.39億公斤、8.17億公斤、3.72億公斤、1.20億公斤和70億公斤,預計種子總需求量分別為11.5億公斤、2.5億公斤、6.6億公斤、3.30億公斤、0.92億公斤和53億公斤。
當前商品種子數量和市值最大的玉米、水稻種子過剩嚴重。以玉米為例,全國玉米種植面積約5.5億畝,年需種量10億~12億公斤,而2013年、 2014年滿足用種需求之后,余種分別達到5.5億公斤、10.0億公斤。2015年玉米制種主產區因災大幅減產,雖然制種面積同比增加16%,收獲種子僅同比增加8.5%。加上期未有效庫存7.5億公斤,2016年春夏播玉米種子供給總量18.46億公斤。預計今年玉米種植面積5.4億畝左右,用種量 11.5億公斤,余種7億公斤左右,占需種量的60%左右。
在農資行業,不僅化肥、農藥深受過剩困擾,過剩也成為種業的新常態。庫存高企造成的流動資金周轉困難、倉儲費用增加、種子質量下降或報廢等問題,將令企業陷入危局。
對于過剩,最受業內詬病的是品種審定的“大躍進”。據業內專家統計,現今全國玉米育種課題組有800多個,個體育種戶難以計數。眾多育種人流于模仿育種,真正的創新育種乏陳可數。2014/2015年國家審定和玉米主產區審定品種共565個,但在生產中脫穎而出的品種寥寥無幾。
也有觀點認為,在繁瑣而落后的審定條件約束下,許多企業不是科學嚴謹地開展品種評估試驗,而是只要過了審定關,便樂觀地高估自己品種的市場潛力,浮躁地把品種推向市場。
根據全國農技中心調度分析,今年雜交玉米、雜交水稻、大豆、馬鈴薯制種面積均增加,尤其是雜交玉米,雖然老品種制種面積下降,但新審定品種制種組合數量明顯增多、規模擴大,制種面積總體增加4%。
企業:擴容融資,趨之若鶩。上市公司是國內種業龍頭企業的代表。截至目前,隆平高科等9家上市公司的2015年年報還沒有全部公布。根據已經公布的數據,去年種業上市公司經營利潤不盡人意。其中,保持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增”的企業為隆平高科、登海種業和荃銀高科,大北農種子業務收入增長,敦煌種業扭虧為盈,豐樂種業、農發種業凈利潤降低,神農基因、萬向德農收入大幅減少。這反映出種業企業盈利能力在降低。
資本運作動作頻頻是去年種業的新動向。2015年6月30日,隆平高科以3.2億元收購天津德瑞特種業80%的股權。德瑞特種業是蔬菜種企中少有的“育繁推一體化”企業之一。至此,隆平高科完成了在水稻、玉米、蔬菜等業務的布局,初步具備了發展成為國內種業巨頭的基本條件。而2015年12月23日,中信股份發布公告稱,中信股份以27.92億元的價格認購隆平高科約 18.79%的股權,并成為隆平高科的控股股東。隆平高科回歸國有控股公司,為其走向國際奠定了堅實的后盾。動作更頻繁的是農發種業,4年間通過9次投資、收購,切入農藥行業,并實現小麥種子銷量全國第一,玉米、水稻銷售額全國前十。不過,記者以為,從當前國際種業巨頭來看,還沒有哪一個是大而全的典范。企業實力并不體現在體量上,虛空的巨無霸可能瞬間倒下,國內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專注于綜合競爭力的提升,需要企業以踏實的育種創新、營銷、服務為前提。
融資步伐加快,還體現在種企登陸新三板的熱情上。迄今為止,種業上市公司只有9家,而僅2015年一年,密集掛牌的新三板種企有18家之多,包括錦棉種業、聯創種業、中江種業、秋樂種業、紅旗種業、安信種苗、墾豐種業、中棉種業、紅楓種苗、幫豪種業、德宏種業、鮮美種苗、西科種業、湖北中香、凌志股份、金蘋果種業、江淮園藝種業、曲辰種業等。不僅有傳統種企,還有經營種苗、向日葵種子等的企業。2016年以來,又有明天種業、大民種業、凱福瑞等數家企業掛牌。
新三板為創業型中小企業開通了融資便利之門,不過,種業受外界不可控因素影響多,以短期盈利為目標引入社會資本,反而會加大企業的風險。當前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原本發展形勢很好的某種企,本意欲借助融資快速發展,但為了維護每個業績報告都盈利,反而拖累了企業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
數量眾多、規模偏小、綜合實力不強是當前種業企業的現狀。2011年修訂的《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抬高了企業進入門檻,企業數量由8700家減少到5000多家,不過,優勝劣汰的速度不盡如人意。數據顯示,當前“育繁推一體化”前10強企業占國內種子貿易額的13%;而世界前10強企業占世界種子貿易額的35%,美國前20強企業占其國內貿易額的70%。國內銷售額前50強的企業每年的研發投入10多億元,占銷售額的4% 左右;而跨國集團每年的研發投入占銷售額的8%~15%,有的甚至高達20%。可見,企業在做大上趨之若鶩,在做強上顯得畏手畏腳。
政策調整影響深遠
去年10月,有關部門確定降低玉米臨儲收購保護價,公告一出,先是玉米市場價格斷崖式下跌,東北、山東、河南等主產區平均下跌20%左右,部分地區同比最高跌幅達30%;伴隨玉米價格下降,小麥價格也經歷了一輪斷崖式下跌。
今年3月28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糧食局等部門宣布:2016年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取消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實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玉米去庫存就是調減玉米種植面積。農業部數據顯示,在過去12年里,玉米種植面積增加了2.1億畝,產量增加了1087億公斤,占糧食產量增長量的 57%。按照農業部計劃,到2020年玉米種植面積調減5000萬畝以上,2016年計劃調減1000萬畝以上。
種業具有典型的周期性特征,若某年某類農產品價格較高,次年農戶往往選擇該類農產品種植,該農產品種子銷量增加;次年該農產品產量增加,價格必然下降;低價又導致農戶第三年減少該農產品的種植,當年該農產品種子銷量減少。這不但是當前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也是雜糧等大田作物的種植現狀。而玉米、小麥、水稻等作物種植面積的周年波動性相對較小,這些作物受國家政策的影響更大。
從2014年棉花、大豆臨儲政策改革試點,到玉米充當主糧收儲制度改革“先鋒”,未來可能還會有小麥和水稻收儲制度改革,種植結構變局從調減玉米面積開始。
從總量來說,將約5.5億畝的玉米面積調減5000萬畝,減少近10%;從用種量來說,將減少1億公斤左右。2016年計劃調減1000萬畝,用種量將減少2000萬公斤左右,這個數字對于7億公斤的過剩量來說,占比不到3%。單從數字來看,減少的份額并不大,重要的是調整的趨勢,以及不要讓“種玉米不掙錢”深入農民意識,不要讓玉米種業沒落。對于玉米種子生產企業來說,當前最重要的是考慮如何讓種玉米的農戶掙錢。
此外,順應國家政策調整方向,向高品質農產品、多元化經濟作物轉變,適應農業生產規模化、機械化、產業化方向,進行品種創新和育種方向調整,提供市場適銷對路的優質種子和服務,提高農民種植收益才是企業生存之道。實際上,當前有不少企業已經從單一玉米種子生產向馬鈴薯、甘薯、花卉、蔬菜、大豆等制種擴展。
不過今年不少企業玉米制種面積繼續擴大的做法令人大跌眼鏡。雖然從某種程度來說,2015年制種受災讓今年玉米種子過剩的數字不那么刺眼,也給了企業喘息之機,不過,如果企業不能擺正心態繼續賭未來,恐怕“市場之手”不會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