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知情人士獨家披露,受環保因素推動,農藥草甘膦原藥行業標準(下簡稱“行標”)的制定已悄然進行。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行標主要針對草甘膦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進行規范,但具體定稿時間和頒布日期尚未確定。
該人士向大智慧通訊社(微信號:DZH_news)表示,草甘膦原藥的行標制定是由國家質監局和環保部牽頭,具體內容包括對草甘膦含量及雜質含量等方面進行要求,同時亦有對生產過程中廢液等排放進行嚴格控制。
那么,草甘膦原藥行標的制定對國內草甘膦市場有何影響?
滬上某券商研究員表示,草甘膦行標制定將和環保核查一起,對整個市場不良產能形成沖擊。“如果真正執行下去,草甘膦行業將會被有效規范,亦能有效提高行業集中度,形成產業優勢,利好我國草甘膦出口貿易。”(注:我國近80%草甘膦用于出口)
此外,上海某高校農藥教授亦指出,國內針對具體農藥行業的標準制定尚屬首次,結合針對整個化工行業的環保核查亦從草甘膦起頭的現象,該行標的制定將影響整個草甘膦行業發展。
“由于草甘膦生產工藝不復雜,因此只要你有設備,就能開始‘無照’生產,并在草甘膦價格不斷上漲的背景下獲取利益,”該教授說,“因此,行業標準的制定結合環保核查事件,如果真正落實下去了,會對不合標準的中小企業造成打擊,影響國內整個草甘膦行業的構造。”
但華南某券商分析師則對行標后期的執行情況表示憂慮,并指出主要原因在于未設定具體獎懲罰措施。“中國草甘膦廠家眾多、地區分布廣泛,對生產“三廢”排放標準執行不一,因此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至關重要,我國需要在保護環境的同時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據悉,在我國50~55萬噸/年的草甘膦產能中,除去各大廠30余萬噸/年的產能,新增中小型產能(低于1.5萬噸/年)亦占據“半壁江山”。據滬上某券商統計,僅在2013年全年,國內新增中小型產能累積增長了約15萬噸/年,占同年國內草甘膦總產能的27.28%。(注:以上數據僅供參考)
因此,分析人士一致觀點認為,草甘膦行業標準的制定將對行業未來產生良好影響,并利好相關上市公司發展。
此外,滬上某券商分析師表示,草甘膦原藥行業標準一旦頒布,亦對股票市場形成沖擊。他指出,去年5月在草甘膦環保核查剛“唱響”時,曾一度引起生產單位恐慌,并引起中小企業承壓減產、停產,草甘膦的供給受到大幅削減,導致其價格強力拉升創下2年內最高點,相關概念股股價亦屢創新高。因此,該行標對行業的沖擊亦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