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平市新原鄉平地泉村的28位村民代表相聚在一起,并且邀請鄉供銷社負責人,共同以農業生產資料為議題進行了一場廣泛的議論。
平地泉村是一個農業大村,全村有近6000畝耕地。近年來,為了奪取農業豐收,全村每年的農資投入超過了200萬元,因此農資對于農業生產與農民收入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此次農資討論會上,村民代表發表了許多獨特的看法:比如化肥不宜做太多的廣告、廣告太多會影響化肥成本、提高售價、加重農民負擔;農資可不可實現網上購買,快遞進村;種子說明書不能都說好處,更應告訴農民缺陷及注意事項;化肥、農藥、種子的包裝不宜太豪華,應以適度為主等等。
隨著國家農機、種子等補貼政策的相繼出臺,農資的負擔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輕,但仍是當前種植業中最主要的投入,因此農資也就成為種田農民最為關心的話題,而村民代表熱議農資的做法至少給我們提供了以下幾方面的啟示:
啟示之一:選購農資更加民主
早些年,村民買什么肥料、用什么種子,大都是由村干部說了算,可是通過村民代表熱議農資,大家伙會暢所欲言,把所用過的農資優缺點一一擺出來,通過集思廣益、大伙拿主意,最后決定選購哪些肥料、哪些種子,效果肯定會更好。
啟示之二:使用農資更加科學
通過村民代表熱議農資,農民會把自己在種田方面的農資使用經驗點滴進行總結,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使農資的使用、保管更加科學。
啟示之三:農資文化更加深入
其實我國幾千年來就有了農資文化,在農村廣泛流傳的“人哄地皮,地哄肚皮”“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等農諺就是農資文化的真實寫照。進入新的時期,現代農業發展更加迅速,農資文化也更加深入人心,不少農村為科學使用農資還建起了農資文化墻,而村民代表熱議農資也是農資文化的深層發展。
在此,筆者希望農資生產流通領域多多關注農資變化,多多傾聽農民聲音,把農資營銷工作做好,以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原平市南灘村 張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