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2014年化肥出口關稅發布,財政部關稅司在官網上發布通知,決定從2014年1月1日起對部分商品的進出口關稅進行調整。和之前業內預期一致,化肥行業各肥種出口關稅皆有不同程度的下調。就業內關注的肥種來看,尿素、磷銨出口仍以淡旺季劃分。其中,尿素淡季為7-10月,征收標準為40元/噸;1-6月、11-12月為旺季,征收標準為每噸15%的暫定稅率再加40元。磷銨的淡季則為5月16日-10月15日,征收標準為50元/噸;1月1日-5月15日、10月16日-12月31日為旺季,征收標準為每噸15%的暫定稅率再加50元。氮磷二元素的窗口期及稅率則與磷銨相同。至此,2014年化肥新關稅打開出口大門,企業能否“開門大吉”?
新關稅之調查篇
關稅下調——內外因共同作用,給企業一個轉型期
對于此次關稅的下調,業內早有預期,在此之前,行業相關協會及媒體都曾向有關部門呼吁:傾聽企業聲音,延長或取消窗口期,并下調關稅稅率。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也曾多次表示,充分考慮生產企業的生產及生存狀況,將對2014年的關稅稅率進行下調。針對此次淡旺季關稅的下調,主要出發點是鼓勵企業出口,緩解產能過剩給行業帶來的生存壓力。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修學峰告訴記者:“政府應該是考慮到化肥行業比較困難,要給企業一個轉型期,讓他們通過國外的市場獲得一些利潤,讓企業有條件進行轉型!
而另一方面,關稅的調整亦是針對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形勢而定:穩定出口是政府當前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10月12日,海關總署公布了9月份的外貿數據,出現了雙負,9月份中國對外貿易出口總額與上月相比下降了2.6%,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3%。當前,出口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政府將會出臺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證出口的增幅。不止是9月份,今年6月份我國外貿的進口和出口均為負增長,在7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討論推動外貿穩定發展的措施,會后還出臺了包括免征出口商檢費、簡化出口手續的多項措施,在這種條件下,無論是內因還是外因,化肥的出口都得到了一定的政策環境支撐。
另據業內人士透露,在此次關稅調整前期,國家發改委不止召集來了包括工信部、財政部等在內的相關部門及協會,認真聽取意見,同時還召集國內大型生產企業代表了解企業實際生產情況與真實成本,從市場各方面實際數據出發,修改新稅率的各項指數。所以,與之前的關稅及窗口期相比,此次關稅的調整更加符合當前國家整體經濟運行形勢及企業現狀,換句話說,此次的關稅調整更加“接地氣”。
打破限制——禁止性改為限制性,淡旺季或都可出口
在利好政策面前,國內尿素、磷銨市場并沒有對政策出臺有任何反應,似乎這項政策的出臺壓根和市場沒有任何關系。但是這并非代表新關稅政策會在日后的化肥市場中默默無為。修學峰告訴記者,本次在對關稅進行調整上,不僅大幅下調了淡季的出口關稅,更重要的一點是將旺季的禁止性關稅改變為限制性關稅,也就是說,在原來的高關稅條件下,磷銨是絕對出不去的,但是明年個別有條件的企業在旺季也是可能出口的。
同磷銨的處境相同,雖然依舊存在淡旺季,但是在特殊的條件下,成本較低的尿素在旺季也存在出口的可能性,但這一切還要取決于國際市場。山東壽光聯盟化工銷售公司總經理孫德亮表示:“目前國內價格與國際行情并不接軌,大單出口尿素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除非國際價格漲到350美元/噸以上才有機會,針對新出臺的關稅政策確實是有所放松,但是考慮到國際價格和國內外的產能巨大,今冬明春的國內尿素市場依然以平穩為主,偶爾會有小幅震蕩出現。當前距春節還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國內尿素明穩暗降的低谷期已經開始出現,屆時將會有商家抄底采購,觸底反彈的機會依然存在。”
在磷銨方面,山東魯北企業集團總公司供銷總公司副總經理路永林表示,目前,大廠家仍然在執行前期價格。他認為,到明年1月份,如果原材料還在保持漲勢的話,那么在原料的支撐下,價格可能稍微往上走一點,但從目前來看,并沒有任何漲價的跡象。
貴州開磷有限責任公司市場部部長阮國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說:“從磷肥方面講,淡季關稅50元/噸,旺季再加上15%的關稅,也就是說在旺季備肥期間,按照目前的價格磷肥要想出口,價格要增加400元/噸,這400元/噸的增加部分企業是沒辦法在成本里消化的,所以在用肥旺季基本是不可能出口;在淡季取消了15%的關稅,但依然有50元/噸的隨價,這50元/噸企業還是可以消化的,所以也能出口! 路永林對明年的旺季出口也不看好。他認為,旺季是否能出口,關鍵還要看國際價格。今年國際價格一直壓得很低,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任何好轉。另外,我國主要向印度出口化肥,而在這個時候,印度并沒有采購計劃。因此整體分析來看,我國磷肥企業在明年初進行旺季出口無利可圖。但是我國關稅政策的出臺仍然對國際市場有重要的影響。
新關稅公布后,山東魯西、華魯恒升、壽光聯盟等企業紛紛表示:雖然新關稅的下調對于當前的市場沒有起到一定的拉動,但是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起碼告訴大家,“旺季仍有機會出口”,這總比把門堵死要強得多。
出口利好——從量從價計征,數量可能有所提高
盡管當前的新關稅對于國內化肥市場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助漲效應,但是業內對于新關稅的下調還是好評一片。特別是首次從量從價計征,這種計稅方式在之前的化肥出口關稅中未曾出現。
江西六國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營銷總公司總經理張澤飛告訴記者:“這種利好至少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可以拉漲明年春季市場,以往到了春季用肥旺季的時候,二銨的價格就會下跌,但是明年春季可能會在政策利好的情況下出現漲勢;二是對出口是利好的,明年的出口量肯定會有所增加! 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國際貿易及合作部副總經理徐浩也認為明年二銨的出口量會大一些。他說:“今年的政策對磷肥的影響可能會大一些。因為按今年5%的關稅征收的話,也得征收100多元的關稅,比較而言,明年淡季的關稅降得幅度非常大,因此,出口還是利好的,出口數量可能有所提高!
持此觀點的還有眾多尿素企業,雖然2013年間我國尿素的出口在數量上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但是在企業所獲利潤的角度卻是“賠本賺吆喝”,只是在產能過剩的國情面前減少國內市場供給量,使得生產企業維持穩定的開工率,這也是為什么2013年尿素企業比磷銨企業日子好過的原因。
理性分析——影響國際市場,能否出口拼成本
針對明年的窗口期,徐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國際市場價格高的話,中國才能出口,反過來說中國能大量出口,這意味著國際供大于求的狀況會更嚴重,國際價格高不了。這是矛盾的!”盡管在新的政策條件下,企業有更大的出口空間,但是作為世界產能的一部分,中國的大量出口勢必將窗口期的價格拉得更低,而吃虧的還是我國的企業。持此觀點的還有張澤飛,他說:“以前旺季的時候,國際市場的價格就漲得很高,那么我們在旺季也能出口的話,可能對國際價格起到抑制作用。”
這可以從幾個層次來分析,首先是國際產能的過剩。據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副總經理張湘邦介紹,中國的二銨裝置已經超過2000萬噸,國內的需求也只有600萬噸,產能嚴重過剩。與此同時,沙特、突尼斯等國的產能也在不斷被發揮出來。世界產能過剩導致明年的國際價格不會太高。云南云天化國際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英翔也認為,產能過剩是個重要的制約瓶頸。他說:“不管怎樣加大出口的力度,國際市場的需求也就那么多,而我們的產能是遠遠過剩的,我們把國內的需求和國際的需求都考慮進去,仍然過剩!
其次,國內企業的惡性競爭也會拉低價格。李英翔說:“到了窗口期,大家會彼此壓價,從而壓低國際價格,因為總會有不規范的企業存在。”
再其次,我國二銨的成本過高。張湘邦告訴記者:“像甕福這樣的企業,成本控制得是比較好的,但是完全成本和一些地區比起來還是很高,我們的完全成本在2250-2300元/噸之間,沙特的完全成本在1300元/噸左右。甕,F在發到東北,以長春北站為例,每噸的運費大約是300元,這大概相當于50美元左右,但是從沙特運到我們國家的海運費大概是30-35美元。相比較來說,我們的物流成本也太高了。因此,即使有了低關稅,我們在競爭上也不具備優勢。”也就是說,如果成本低的國家拉低價格,我國企業將無利可圖。
雖然明年窗口期,國際市場的價格可能會繼續走低,但是下降幅度應該不會很大。徐浩認為,現在的出口價格本身就在一個低價位徘徊,而且企業的成本都比較高,所以價格下行的空間不大。
新關稅之建言篇
關稅救市不是長久之策
在產能過剩面前,關稅的調整對于國內市場的低迷起到了一定“救市”效應,但是化肥產能過剩不止是在我國,乃至全世界都會共同面對的問題,通過政策杠桿的緩解只能是“治標不治本”的救急,如若擺脫出這種困境,還需要企業自身苦修內功,實現產業升級、產品創新,去除“同質化”。畢竟,關稅救市不是長久之策。
化肥產業需要破除“同質化”
從產業的角度考慮,產能過剩是當前行業發展最大的障礙和難題,但是張湘邦認為,除了產能過剩以外,我國化肥行業最大的問題是“同質化”。他說:“化肥是一個同質化的產品,二銨也好,復合肥也好,不同品牌之間在肥效上到底有多大區別呢?目前來看,恐怕是沒有太多區別的!彼J為,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如磷資源管理不到位,環保工作不夠好的企業基本都要死掉。
至于行業該如何發展,李英翔認為破除“同質化”還要依靠技術。他說:“首先要靠先進的技術降低成本。再次靠產品的升級換代,一個是開發新的品種,另一個是從基礎肥的定位轉向高端肥!绷硗,他認為,我國的磷肥產業之所以在國際競爭中不占優勢,在很大一部分層面上是由于硫資源太貴了。他說:“硫資源在國外一些國家基本是白送的,但是我國缺硫,國際貿易商就要把硫的價值體現到最大,抬高我國的硫進口價。所以我們希望行業協會和企業能夠聯合起來,與國際硫貿易商對話,以便獲得更為便宜的硫資源。”
與磷銨的處境相同,我國氮肥品種單一是長期以來行業存在的詬病,雖然尿素作為基礎性肥料在化肥領域充當“老大哥”的地位,但是近些年來雖然產能不斷擴大,產品結構并沒有實現突破。在新關稅面前,有的企業則顯得比較平靜,中鹽安徽紅四方營銷公司副總經理陳國慶告訴記者,新關稅的寬松固然有利于國內市場,但是他們目前的精力并沒有放在國外,而是如何創新產品,提高產品的自身價值,打造和維護好國內的網絡建設,因為他們意識到國外市場受到太多不確定因素的干擾,只有國內的渠道是最穩定的,這對于一個有意打造成百年老店的企業來講尤為重要。
多出口一些有科技含量的肥料
去除“同質化”不止是企業的訴求,新加坡利躍農化公司作為一家從事國際化肥貿易的企業同樣抱有此觀點。當得知新關稅二元素的出口稅率及窗口期與磷銨相同時,該公司成都辦事處總經理楊澤高建議關稅應該適當給那些擁有一些科技含量,特別是市面上出現的新型肥料多一些出口的空間,大家都將視線放在尿素和磷銨這樣的單質肥上,最終導致的結果只能是自相拼殺,所以2013年的出口基本是“賠本賺吆喝”,企業自身并沒有什么利潤可言,而二元素、復合肥及新型肥則不同,這不僅代表了一個國家肥料領域最高的科研成果,同時也是國內企業走向世界市場的一次最好的展示機會,直接意義上說,這些肥種的出口避免了同質化肥料的自相殘殺,有利于行業發展,最關鍵的是擁有客觀的利潤空間。出口什么,怎么出口,這不僅是一個“救市”的政策杠桿,關鍵還是一個行業該往哪走的信號和導向。
針對2014年新關稅,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此次關稅調整前的生產企業成本調查則是相關部門有意在行業中去“產能化”的一次清理,特別是從量從價計征方式的突破,是將生產成本不同企業的一次洗牌,有實力出口則將有生存空間,生產成本高的企業或將存在淘汰出局的危險。
不過,總體說來,此次關稅的調整得到了業內的認可,雖然與之前相關協會呼吁的零關稅或者取消窗口期相差很大,但是從絕對禁止到有條件的限制已經是一次突破,畢竟糧食安全在剛剛結束的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重點提及,作為保障性物資的化肥更是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