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農藥
今年兩會期間,綠色農業發展成為了熱點話題。發展綠色農業離不開環保、高效的農藥,農藥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與糧食增產、災害防控、食品安全、環境保護更是息息相關。
前不久,在上海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用化學品及植保展覽會(CAC)上,云集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50家參展商和全球2.5萬名專業觀眾。其中,國內農化企業的約有600余家,占到國內農藥企業總數的20%。如此高比例的企業參展,為國內舉辦的行業性展會所鮮見。
展會同期還舉辦了18場高峰論壇、高層研討會,來自國內外農藥行業專家、學者、政府職能部門相關負責人和企業高層圍繞如何加快農藥行業的轉型升級各抒己見。
那么,在這個國民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的新時期,我們的農藥行業是怎樣的一種表現?今年國內外農藥市場又如何?
2012年走勢: 銷售收入和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
2012年,在全球宏觀經濟走勢尚不景氣的背景下,我國農藥行業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實現內銷外貿全面增長,且產值、利潤、投資都實現兩位數增長。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農藥總產量達354萬噸,比上年增長19.7%;銷售收入和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利潤比上年增長33%。
進出口數據同樣令人欣喜。2012年農藥進出口繼續保持世界領先地位,進出口總量166萬噸,比上年增長14.6%;進出口總額84.95億美元,增長27%;產品出口181個國家、地區,呈現出貿易快速增長,金額大幅提升態勢。
在出口方面,繼2011年我國農藥出口首次出現制劑大于原藥的結構性變化后,去年農藥產品出口結構繼續得到優化。全年農藥出口總量161萬噸,金額近80億美元。其中,原藥出口74.63萬噸,約占出口總量的46%;制劑出口86萬余噸,約占出口總量的54%。亞洲仍是我國農藥傳統的出口市場,向歐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區的出口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出口超過2億美元的國家有9個,美國仍是我國農藥第一大出口國,達11.47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八分之一。從出口農藥的安全性看,低毒農藥出口占約占80%,高毒農藥僅占3%,我國農藥工業不僅為保障本國的糧食豐收,也為世界農業發展、作物保護作出積極巨大的貢獻。
再看進口方面。去年,我國進口農藥5萬余噸,比上年增長26%,金額5.68億美元,略有下降,專家認為,這是由于跨國公司對中國市場重視程度進一步加強,正在實施的低價市場開拓策略所致,預示著市場爭奪將越來越激烈。進口產品中,制劑產品比例占到80%以上,原藥產品數量和金額大幅下降。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葉貴標處長分析,我國農藥產量已多年穩居世界第一,農藥出口量也居世界前列,這主要得益于近年國內企業的市場開拓意識和對國際市場的認知度普遍增強,企業已從注重業務到注重市場開拓轉變。針對各國農藥政策調整的應變能力也逐步提高,企業通過及時采取跟進、調整策略,從而在競爭中贏得了主動,搶占了先機。同時,企業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進一步加強,通過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關系,國內農藥企業通過組建跨國公司,在世界各地設立銷售公司、服務窗口等,不僅使我國農化產品走出國門,企業“走出去”的也越來越多,這為我國農藥行業保持持續增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當前現狀: 原藥強 加工弱 質量低 新品少
農藥行業增長的經營業績讓業內人士看到了發展的機遇,但他們也不失冷靜地提出了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一是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主要表現在國內部分生產準入門檻低、技術能級低、早已產能過剩的產品還在繼續增產,甚至部分新興產業也出現投資過剩情況,由此造成產品同質競爭進一步加劇,引發價格戰和惡性競爭。比如草甘膦,我國95%以上含量的原藥價格為2萬元/噸,但跨國公司用我們的原藥加工成60%~70%含量的制劑產品,應用其專有配方、助劑及品牌,價格為3萬~4萬元/噸。而我國農藥行業主要以原藥生產為主,量大價低、利潤偏小、資源浪費浪費的現象十分普遍。
二是行業分散、集中度低。目前國內有3000多家農藥企業,登記證、生產證、標準證齊全的合法企業1800家左右。我國三大農藥企業國內市場占有率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