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成為市場的關注焦點。2013年“一號文件”將聚焦哪些方面?如何提高金融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實現農民增收?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農村經濟與金融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馬九杰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微博]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農村金融與投資研究中心主任何廣文。
記者: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將聚焦什么主題?亮點是什么?
馬九杰:今年的亮點應該是更加明確地關注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問題。
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農業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已經達到了新的階段,農村勞動力已經顯現出短缺態勢,特別是季節性的勞動力短缺已經成為商品化、高附加值農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同時,以公司組織形式大規模地雇傭勞動必然遇到農業生產經營效率低下的問題,甚至可能遇到勞動力短缺風險。此時,深化農業經營體制改革、構建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和體系尤為重要。
何廣文:根據此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以及十八大報告的內容,我認為,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提高農民收入,都應該是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和關注的重要內容。
其中,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培育新的農村經營主體,將是亮點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的路徑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路徑是在充分保障農民的土地財產權益的條件下,實現土地流轉,通過專業化、規;、集約化的模式,培育新的農村經營主體,特別是培育新型農民。農村經營主體主要是養殖大戶、種糧大戶和農民生產合作組織。通過鼓勵和引導工商業資本進入農村,發展企業化的農業生產。不過,要注意充分保障農民的土地財產權益以及注意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比例。
記者:在此前召開的201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指出,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最薄弱的環節仍然是農業現代化滯后,您認為如何推動“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有效結合?
馬九杰:“農業現代化”與“城鎮化”是相輔相成的。農業現代化既是城鎮化的前提,也是城鎮化的結果。
農業現代化意味著現代農業生產要素的引入和農業技術水平的提升,而隨著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升,農村富余勞動力將向城鎮轉移,為城鎮化、工業化提供更多的勞動供給。同時,城鎮化、城鎮建設、城市工商業的發展需要勞動力,也為農村勞動力提出了轉移需求。
因此,推進農業現代化是促進農業發展和城鎮化的必然手段。而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的有機結合,一方面,盡快實現農民工市民化,減少對農民工的身份歧視,才能促進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業城鎮化、工業化的勞動供給,推進實質性城鎮化;另一方面,加大惠農政策,讓農業經營者得到實惠,才能促進現代農業要素引入的積極性和能力,發展現代農業。
何廣文: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最薄弱的環節仍然是農業現代化滯后,因此,推進農業現代化,是新時期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我們所要實現的農業現代化,是一種新型的農業現代化。即在糧食優質高產的前提下,通過農業產業調整來發展農業新產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創藝農業和特色農產品(5.77,0.00,0.00%)生產、加工業,發展專業大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林牧漁場等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主體,并推動綠色生態安全、集約化、標準化、組織化、產業化,通過基礎設施的改善、機械裝備的強化、服務體系的完善、科學技術的運用和農民素質的提升為支撐的農業現代化。
新型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必然要求生產規;蛯I化而帶來農地流轉,進而必將帶來農業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的提高、農業勞動力的節約,就需要有農民進城和農民的市民化。
可以說,農業現代化的過程,就是農民“市民化”的過程。需要推動農業社會化大生產,拓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空間,通過新型城鎮化發展有效減少農村人口,推進適度規模經營、集約化標準化生產,提高農業效益。充分利用新型工業化強大的技術和物質生產能力、信息化優勢,為新型農業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促進農民增收是“三農”的核心問題。如何提高金融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實現農民增收?
馬九杰:農民收入來源包括農業生產經營收入、非農經營收入、務工收入、轉移性收入等。提高農民的農業生產經營收入,需要引導農民向高附加值的商業化農業轉型、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引進新的品種、栽培技術等,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
農村金融的發展將有利于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非農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農民家庭經營收入的提升。同時,農業與農村保險的發展,也是促進農村經濟轉型、農業生產方式轉變、農產品供應鏈升級的前提條件之一。
何廣文:不論是農民要增收,還是農業要增產和農村要發展,都面臨資金投入問題。而信貸投入,則是農村投入資金來源的主渠道。我一直認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三農”問題也可以叫做“四農”問題,即農民、農業、農村、農貸。
其中,“三農”領域的信貸需求,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一是“三農”經營主體布局分散,單個主體需求額度較小,大型商業銀行在向“三農”主體提供服務時面臨信息不對稱和操作上的高成本問題;二是以抵押為基礎的商業銀行傳統的信貸操作模式失靈,需要業務操作模式創新。
因而,從宏觀角度而言,一是要進行存量機構改革,促進現有金融機構改善業務網點布局,實現金融服務的本土化,增大與小客戶接觸面,以便實現近距離服務、貼身服務,以增進信息對稱性和降低操作成本;二是需要進一步放松市場管制、放寬市場準入,產生更多的本土化小微金融機構,特別是要發展基于社區和成員的互助合作金融,促進小額信貸市場的競爭。
從微觀角度而言,就是要促進現有金融機構進行業務操作機制和信貸產品創新,特別是在缺乏抵押擔保情況下,怎么構建信用共同體,將個體信用轉化為群體信用,提高農戶、小微企業、合作組織以及一些新興農村經營主體的信貸可獲得性。
此外,需要進一步完善各種激勵政策措施,激勵各類金融機構客戶群體逐漸下移,開展小額貸款。小額貸款市場,是我國農村信貸市場的藍海市場。
同時,需要推進農村誠信體系建設,改進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并注意構建農戶、專業合作社以及龍頭企業等農村經濟組織之間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信用共同體,實現農村信貸從“零售式”向“批發式”轉變,從而降低信貸資金向農村流入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