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藥產業陷入這樣一種困境:由于外資農藥巨頭迅速占領國內市場,對國內農藥產業形成巨大沖擊,國內許多農藥生產企業市場不暢,資金鏈斷裂,生產經營陷入困境。農藥企業需要雪中送炭的支持。
眾所周知,外資農藥巨頭憑借資金、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優勢,某些品種在我國實現了壟斷經營,獲得了不菲的壟斷利潤。不少原藥品種在我國廉價獲取,一噸原藥往往可加工成數噸制劑,但一噸原藥的價格卻比一噸制劑的價格低很多,國內原藥生產企業賺到的只是吆喝,而國內制劑加工企業只能賺少得可憐的加工費。“洋企”壟斷了市場,其價格年年上調,造成農民的用藥成本越來越高,農民只能“望洋興嘆”。
有農業部官員稱,如果不用農藥,我國肯定會出現饑荒。農藥對于植物來說,猶如醫藥對于患者一樣重要,且必不可少。這并非危言聳聽。過去解決吃飽問題,靠的是農藥;如今要解決吃好、吃安全、吃放心問題,同樣要靠農藥。中國的農藥市場如果被“洋企”長期壟斷,將受制于人,陷入被動局面。
為了保護我國農藥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為了我國農藥生產企業做大做強,從國家到地方,都應該雪中送炭。
加大對國內農藥企業的關愛度和關注度。在項目、資金、技術、財稅等方面,國家應給農藥生產企業開綠燈,對國內農藥企業實施一系列優惠政策,加快推動國內農藥新產品上市速度。同時,對農藥生產企業實施優惠貸款、優惠電價等政策,以此帶動農藥工業的良性發展。
加大對國產農藥的推廣力度。進一步增加政府采購,助國內農藥生產企業一臂之力,扶持農藥生產企業做大做強。
對外資企業嚴格準入。不可否認,有些地方政府為了引資、建項目,引進“洋企”并沒有真正按我國《農藥管理條例》、《農藥生產管理辦法》執行。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該依法嚴格準入,加強監管,對違法者重拳出擊。
加大執法查處力度。各級執法部門要加大對洋品牌農藥違法違規的查處和打擊力度,特別要警惕,一些洋品牌農藥在質量、標簽標注上看似十分正規,但他們在產品推廣會上卻大肆超范圍宣傳,明明只在蔬菜上登記,卻往水稻上推廣應用。由于這種做法隱蔽,取證難度大,往往可以避開執法部門的監管和查處,各級執法部門應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