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的鉀肥大合同談判結果千呼萬喚始出來,國內鉀肥市場走勢的“脈絡”也逐漸清晰。回顧2007年至今的鉀肥談判結果,對比國內外的鉀肥市場價格,不難發現,我國鉀肥談判機制有序,同時較為靈活,政府指導、商會協調、企業聯合對外的鉀肥進口價格聯合談判機制起到了“一個聲音對外”的作用,避免了缺少政府主導和商會協調、易于被外方各個擊破、趁機不斷抬高進口價格的風險。加之國產鉀肥“底氣”漸長,因此,我國對進口議價權的掌握能力逐步加強,而國內市場價格的調整也在進口成本明朗的基礎上逐步趨穩。
從進口價格來看,最終的談判價格往往需要由全球經濟背景、國際鉀肥市場走勢、農產品市場情況、國內化肥價格、國內鉀肥供應量等多方面因素決定。多年來,不論談判環境怎樣變化,中國的鉀肥進口聯合談判機制始終確保了我國鉀肥進口全球市場價格“洼地”的優勢地位。
根據國家海關總署和商務部的統計,中國2007年進口鉀肥平均到岸價格每噸243美元,同期印度價格為275美元、東南亞地區價格為350美元、巴西價格為350美元。2008年我國進口價格雖然每噸上漲到600-650美元,但也明顯低于同期亞洲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價格,這些地區進口價格都超過每噸1000美元。2010年中國進口價格為325美元/噸,同期印度價格為460美元/噸。2011年1月聯合談判企業與供應商達成380美元/噸(400美元-20美元及時裝運返利)的半年進口合同,對印度進口帶來一定壓力,印度曾宣稱在高價的壓力下,印度將減少鉀肥進口量;6月底簽訂的2011年下半年450美元/噸(470美元-20美元及時裝運返利)的進口價格仍是同期市場最低。
對比國內外的鉀肥價格,雖然不得不考慮國際鉀肥價格的因素,但每年的大合同價格基本可以參照當季國內鉀肥需求和價格走勢。從每一次合同簽訂后一個月內的鉀肥價格走勢分析,2010年價格下跌150元/噸左右,2011年上半年價格上漲100元/噸左右,2011年下半年價格略漲。分析今年的市場情況,可以看出,3200元/噸左右是市場尚能接受的較高價位,而與470美元/噸的成本價格的空間并不大。后市波動的振幅將非常弱,今年鉀肥市場總體看穩,利于下游企業把握采購節奏。
從進口量和合同期來看,我國談判的機制比較靈活,在國產鉀肥產量的支持下,我國進口議價能力增強,能夠根據國際市場走勢的波動情況而選擇合同供應期,同時根據國內需求調整進口數量。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1年我國鉀肥產量達到385.61萬噸(折純),與上一年347.85萬噸(折純)相比,增長10.86%,再次刷新了國產鉀肥量。據海關統計,去年我國鉀肥進口總量為640.19萬噸(實物),比2010年增長了22.15%,其中,海運進口超過500萬噸。進口數量之所以大幅度提高,一方面由于2009年沒有簽訂進口大合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2010年進口到貨量;另一方面是2011年上半年鉀肥價格走勢較好,以及大合同改為半年一簽都擴大了鉀肥進口簽訂量。據估計,2012年1-4月的生產量加進口到貨量預計為94.5萬噸(折純)。
從目前簽訂的上半年進口合同來看,進口企業與主要供應商簽訂了100萬噸左右的進口量,合同期在4-6月執行,但到貨時間可能為5-10月。雖然對下半年的談判情況無法估計,但四季度大量進口鉀肥到貨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估計全年海運鉀肥進口量在200多萬噸(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