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每當天氣轉冷、民用天然氣量增加時,化肥企業供氣量就會大幅減少,迫使眾多企業減產甚至停產。為探究今年冬天氣頭化肥企業的用氣狀況,記者采訪了河南、陜西、河北、新疆、重慶、四川等地的氣頭化肥企業。
“天然氣供應充足,所有裝置依然維持100%負荷運行。”河南中原大化集團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王鳳安的話令人出乎意料。他說,在經歷了2005~2008年“短氣”之困后,中原大化干脆放棄了有名無實的優惠氣價政策,四面出擊,以每立方米1.7~1.8元的市場價格多方尋求天然氣供應商,最終獲得了長慶油田分公司、中原油田公司等3家單位的支持,天然氣供應與保障能力明顯增強。今年除了計劃檢修外,全年沒有因天然氣供應不足而減產或停產。12月以來,公司天然氣供應充足,化肥與三胺裝置全部滿負荷運行。
12月5日,河北滄州大化集團銷售處處長常萬凱也興奮地對記者表示,作為河北省最大的天然氣工業用戶,滄州大化集團每年需要天然氣5億立方米。“我們原來飽受供氣不足之困,甚至一度因‘斷氣’一年停車3個月。但自從以1.6元/立方米的價格與中石油長慶油田公司簽訂長期供氣協議后,加上天津大港油田每年幾千萬立方米天然氣的補充,企業供氣狀況得到根本好轉。”目前,滄州大化包括化肥和TDI在內的所有用氣裝置全部滿負荷生產。
中石油烏魯木齊石化公司化肥分公司、中石油寧夏石化公司、宜化集團鄂爾多斯聯合化工有限公司、甘肅劉化集團、陜西興化集團等眾多北方氣頭化肥企業的負責人均對記者表示:今冬天然氣供應情況好于往年,目前,他們的化肥裝置基本維持滿負荷生產。這主要得益于企業的地理優勢,能夠找到近距離的氣源,用上充足的天然氣。“往年進入12月后,天然氣供應量肯定會減少。而今年到目前為止,日供氣量仍然在45萬立方米以上,繼續支持著硝銨裝置滿負荷生產。這主要是因為我們能夠用到長慶油田的供氣。”陜西興化集團負責人說。
與北方企業“暖意融融”的情況相比,長江以南的氣頭化肥企業正在經受“風霜雨雪”的煎熬。
重慶萬利來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平向記者反映:由于天然氣供應不足,公司10萬噸/年甲醇、15萬噸/年二甲醚裝置被迫常年停產待氣;10萬噸/年合成氨裝置在1~9月也只能維持60%的負荷運行。10~11月,企業化肥裝置負荷率降至50%。而更令他憂慮的是,目前供氣方還沒有明確12月的供氣指標,這意味著隨時都有“短氣”的風險。
萬利來公司的境況還不算最糟。“作為全國最大的氣頭化肥生產基地,四川化工控股集團年設計用氣量26億立方米,2010年供氣量為12.8億立方米,今年供氣量只能滿足企業40%的生產需求。導致6套氣頭化工裝置已停運4套,另外一套也因供氣不足,將于近期停產。”四川化工控股集團經濟運行部部長賀文炳無奈地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因為缺氣,重慶建峰化工有限公司投資近30億元建設的45/80(年產45萬噸合成氨、80萬噸尿素)項目,于2010年8月建成后,連試生產都沒有完成,就被迫全面停產。其一期項目今年1~4月停氣,5月開始恢復供氣后,至今只能維持70%負荷運行。赤天化集團、云天化集團等西南地區的化肥企業,目前的化肥裝置負荷率也只有70%。
就連中石化的下屬企業四川美豐化工股份公司,也備感“吃不飽”。該公司宣傳信息部主任蔣青向記者表示:四川美豐化肥裝置設計年產能為100萬噸尿素,年需天然氣6.1億立方米,而實際年供氣量只有4.1億~4.3億立方米。
據了解,西南地區現有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和中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兩大天然氣供應商。其中,普光分公司主要為川氣東送工程供氣,分流給西南地區工業用戶的氣量很少。而在很少的工業用氣中,一部分供給中石化下屬企業,另一部分被中石化齊魯石化分公司達州年產30萬噸合成氨、48萬噸尿素,以及中石化四川維尼綸廠年產30萬噸醋酸乙烯等項目“瓜分”,無力照顧其他工業用戶。而作為西南地區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商,西南油氣田分公司的主力氣田已經過了豐產期,產氣量年遞減率達12%~18%。而西南地區天然氣需求增速異常迅猛,日均需求量達4100萬立方米,實際日供應量不足3600萬立方米,高峰時供氣缺口達1000萬立方米/日。因此,在天然氣供需矛盾突出的冬季,化肥企業供氣量往往會大幅減少甚至停供。
雖然明年6月以后,隨著西氣東輸二線氣的入川,西南地區天然氣供應狀況會有所好轉,但專家還是提醒大家:在全國天然氣總體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如果不盡快理順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取消化肥用氣優惠政策,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供氣單位屆時依然會以各種理由減少甚至停止對化肥企業供氣,西南氣頭化肥企業面臨的困境仍將持續。而氣頭化肥企業也可以主動尋求獲得新的供氣源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