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肥企現在不僅關注全球化肥走勢、對外貿易,也非常關注農化服務、環境保護以及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問題,中國化肥行業正在逐步與國際接軌,中國肥企在國際市場上的角色極具重要性。
——米歇爾·普魯道
9月5日,由中化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協辦的國際肥料工業協會(IFA)中國高層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此次會議是IFA首次專門針對中國會員召開的研討會,參會代表包括29家中國會員企業的高層。同時,中國化肥行業相關協會的代表也作為觀察員出席會議。會上,IFA向參會代表詳細介紹了IFA的職能,以便于企業更好地利用IFA的平臺進行交流。此外,參會代表也對全球化肥走勢、中國與國際市場的貿易、資源開發、環境保護、農化服務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本報記者針對此次會議的內容及影響,對IFA生產與國際貿易委員會主任米歇爾·普魯道(Michel Prud'homme)(下簡稱米歇爾)進行了專訪。
《中國農資》:首先,祝賀IFA中國高層研討會在北京成功舉行。請您介紹一下舉辦此次會議的目的和意義?
米歇爾:非常感謝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特別是中化化肥CEO、IFA中國區副主席馮志斌對此次研討會作出的努力,使本次會議成為中國化肥行業一場高質量、高水平的盛宴。這是IFA在中國,甚至是IFA歷史上首次舉辦如此高規格的高層研討會。
會上,我們向參會代表介紹了IFA的職能和服務內容,從而使會員能夠充分利用IFA的平臺進行國際交流。事實上,近5年來,中國許多氮肥、磷肥、鉀肥和復合肥行業的領頭企業加入了IFA,但我們意識到,大多數會員僅了解到我們活動和服務的部分內容,我們希望他們能夠盡可能地參與到IFA所有的活動中來。2005年之前,中國在國際肥料市場上并不活躍,但在2005年之后,中國化肥企業不僅是在進口方面,而且在國際市場上的供應和貿易往來也逐漸頻繁。同時,近幾年來,中國化肥行業發展迅速,產量大幅增加,許多大企業的投資力度非常大。我們認識到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角色極具重要性,我們也非常重視中國市場。對IFA來說,我們不僅需要中國企業的加入,同時IFA也希望加強中國與國際市場的聯系,這是此次研討會的首要目的。
此外,我們還向參會代表介紹了未來的國際化肥行業的新建項目和對國際市場展望,向他們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市場信息。我們也邀請了中國有代表性的企業高層在會上作報告,提出中國化肥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從而使IFA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市場現狀,以便于我們在未來進行國際市場分析時充分考慮到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
總之,為中國企業搭起與國際市場溝通的橋梁是IFA在中國舉辦活動的主要目的。為此,IFA還將于11月2-4日在海南三亞舉辦亞太化肥企業交流會,為非會員企業提供交流的機會。
《中國農資》:此次會議聚集了中國化肥行業中許多精英人物,通過與他們的交流,您認為中國化肥行業面臨怎樣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米歇爾:參會代表交流的內容非常廣泛,我很高興大家不僅關注全球化肥走勢、對外貿易,還主動提出農化服務、環境保護以及資源利用等問題,中國化肥行業正在逐步與國際接軌。
首先,中國化肥企業越來越重視對農技人員和農民的培訓。中國農民缺乏關于如何最有效利用化肥的知識,化肥企業需要向他們傳播專業的農技知識。目前,中國在這方面已經開始有起色,但與其他國家相比,還很不成熟。適當的培訓可以有助農民提高肥料利用率,在達到增產目的的同時減少污染,最終使農民對自己施用肥料的情況負責任,這是整個化肥行業的任務。參會代表在研討會上多次提出這個問題,我們認識到這一形勢對中國市場來說非常緊迫。IFA可以對工程師進行培訓,向技術人員提供工作室、分析數據讓他們進行試驗和操作,會提供一些文件來保證他們向農民傳遞信息的準確性,還能夠根據國際相關企業和機構的經驗來告訴我們的會員如何培訓農民,我們希望增強行業對培訓的意識。
另外,環保也成為中國化肥企業關注的熱點。因為環境管理將對化肥行業帶來非常大的影響,是這個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生產化肥不僅涉及糧食安全,同時還包括采礦、加工、回收過程中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因此化肥行業也應對環境負責。近幾年,全球范圍內有很多化肥項目因為環保問題而關閉,不僅出現在美國和歐洲等國家,還包括中國的企業。但我認為,這對化肥企業來說也是一個機遇,考慮環保問題可以促使他們提高化肥生產過程中對資源的利用率,而長遠來看,只有進行合理調整的企業才能最終存活下來。
除了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許多企業也非常關心對資源的掌控能力。譬如我們分析近期國際化肥巨頭的動向,他們就為了獲取資源,在海外進行大量投資,來保證對化肥生產資源的供應。我們意識到,現在一些中國企業也開始進行這方面投資,他們也在討論國內擴產、國外投資和進口的策略等。資源對每個國家和企業都非常重要,當國內資源稀缺時,企業都會積極在海外進行投資,中國也會遵循這個規律。
《中國農資》:既然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都有許多企業積極投資化肥行業,那么未來幾年內國際化肥市場供需情況會發生什么變化?
米歇爾:根據IFA最新公布的《世界農業形勢和肥料需求中期展望》以及《全球肥料與原料供應/需求平衡》報告,未來5年內,全球化肥供應量和需求量都將增長,如果新增產能項目不受非人為因素影響,那么供應量增速會大于需求量。
全球肥料需求旺盛,2009-2010年度,除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外,全球其他地區的肥料消費量均有所增加。估計2010-2011年度全球化肥需求量會增長5%,達到1.721億噸純養分,其中氮肥和磷肥將分別增長2.1%和6.7%,而鉀肥需求將增長15%,但鉀肥需求量依然比2007-2008年度水平低150萬噸。預計2011-2012年度全球肥料需求量增長速度同比較為緩慢,增加2.5%至1.764億噸,其中鉀肥的需求增加5.5%至2007-2008年度的高點水平,氮肥和磷肥需求增長速度分別為1.8%和2.1%。未來5年,全球農業前景向好,仍會刺激肥料需求增加。到2015-2016年度,全球化肥需求預計將達到1.911億噸純養分,平均每年增速將達到2.6%。未來5年,肥料需求量增長最快的地區將依次為拉丁美洲、東亞、北美和南亞。
雖然需求量迅速增長,但在未來5年內,全球范圍內有大量新建項目開工,可以滿足需求量。IFA估計2010-2015年肥料行業將上馬250個項目工程,共吸納投資880億美元。氮肥方面,中國、西亞和北非的氮肥產能將持續增長。到2015年,全球合成氨產能將達到2.296億噸,產能增長主要出現在東亞、非洲、西亞、拉丁美洲和南亞。2014年以后氮肥過剩可能會加速,2010-2015年全球氮肥供應平均每年增速將達到3.7%,而需求增長僅2.3%。其中,尿素供應增長最快,2010年全球尿素供應量為1.52億噸,2011年1.556億噸,預計2015年為1.905億噸,5年內平均年增速達5%,全球市場將出現大量潛在過剩,而尿素新產能也將驅動合成氨產能增長。磷肥方面,2011年全球磷肥供應較為緊張,但隨著磷肥新項目的上馬,磷肥過剩將在2014年后凸顯。預計2012-2014年全球磷肥平均每年過剩180萬-230萬噸(折純),隨著2014-2015年度某個大型產能項目的計劃投產,2015年磷肥過剩將擴大到290萬噸(折純)。而2011-2013年,二銨供應一直比較緊張,每年潛在過剩量不到100萬噸,預計2014年過剩130萬噸二銨。鉀肥方面,供應與需求將同步增長,但到2014年,可能開始出現產能過剩。2011-2015年,有近30個來自現有生產商的相關項目在建。預計全球鉀肥產能將從2010年的4270萬噸(折純)增長到2015年的5960萬噸(折純)。到2015年,北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供貨區域,占全球潛在供應量的39%,其次是東歐、東亞、西亞和拉丁美洲。如果全部規劃項目按計劃完成,到2015年,全球鉀肥過剩量可能達到近1600萬噸(折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