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上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發出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和相關企業全力做好春耕化肥生產和供應工作。化肥市場的冷暖又一次成為熱門話題。
化肥被譽為糧食的“糧食”。作為農業大國和新興工業化國家,我國歷來重視化肥生產和市場動態。一段時間以來,全球糧價上漲和我國嚴重旱情,使化肥的相關話題持續升溫。
我國化肥市場走勢如何?化肥企業如何面對各方利益博弈形成的復雜局面?
在成本上漲和市場低迷的雙重壓力下,近日,《“十二五”化肥行業發展規劃》出爐。
2011年,面對國際糧價較快上漲和北方旱情并存的復雜局面,我國化肥市場會呈現出何種發展趨勢,成為行業關注的熱點問題。
保糧食安全是重中之重
為糧食生產提供了40%貢獻率的化肥行業,對保證糧食供應安全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化肥行業作為重要的支農行業,無疑會受到國際糧價和國家“三農”政策的重大影響。
世界銀行近日公布的報告顯示,目前,世行國際食品價格指數比一年前猛增29%,只比2008年6月的峰值低3%。去年10月初至今年1月底的數月間,這個指數就上漲了15%。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也呼吁世界各國應攜手應對食品價格迅速上漲帶來的嚴峻挑戰。
面對全球性糧食供應緊張的局面,農業部官員近期也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農業的首要目標就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未來5年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依然是中國政府的中心目標。
目前,我國耕地面積縮減,使得中國保持現有農業產出的能力面臨威脅,城鄉差距擴大也對中國人享有的糧食權利提出挑戰。在快速城鎮化過程中,我國政府始終堅守的120億公畝可耕地底線將受到嚴峻挑戰。這無疑會加劇政府對糧食安全的擔憂,因而會促使政府通過加大對農業的投入保持對支農行業的支持力度。政府對糧食安全的一系列政策也成為奠定化肥市場穩定的重要基礎。
盡管2010年我國對化肥出口加收了特別關稅,但化肥產品的資源屬性和能源相關性,決定了2011年限制化肥出口政策不會有重大調整。出口關稅政策依然重在保國內化肥總量供應和市場價格穩定上。國內化肥出口關稅政策的調整,仍將重點放在抑制國內化肥生產企業突擊出口上。
延續多年的化肥優惠政策同樣不會在2011年全部被取消。取消化肥優惠政策將與直接補貼農民相結合。這是一個逐步和漸進的過程。為了保障糧食生產安全,2011年,我國將會繼續保留化肥行業的優惠政策,如稅收減免,原料、運輸及電價優惠等,但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提高,這些優惠政策將逐步減弱。
旱情對化肥影響有限
旱情對化肥市場的影響毋庸置疑。
去年冬天至今年初春,我國北方地區遭受了嚴重旱情。在自然降水和人工抗旱的共同作用下,目前,河南和山東等8省冬小麥受旱面積仍然較大。截至2 月16日,這些冬小麥受旱面積約為6.6億公畝,其中嚴重受旱面積達1.2億公畝。受旱8省冬小麥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八成以上。
如果旱情持續發展,將嚴重影響我國糧食產量,進而嚴重影響化肥的施用量以及價格,加劇目前化肥產能過剩的矛盾,也給化肥市場的向好行情籠罩了一層陰影。
2010年,我國西南地區發生的大旱導致了2月初開始的化肥價格大幅下跌,嚴重影響化肥上市公司的贏利狀況。直至第三季度出口形勢好轉,企業利潤才開始恢復。因此,今年化肥市場的價格將很大程度受到旱情發展的影響。目前來看,近期化肥市場價格受旱情的影響還并沒有凸顯。
針對當前旱情狀況,按照《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農業部2月4日啟動了抗旱二級應急響應,加大了對北方冬麥區抗旱春管的指導和支持力度,派出工作組赴黃淮冬麥區指導抗旱春管工作。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當前糧食生產形勢,研究部署進一步促進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這些措施的實施,將有利于加大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增加化肥、農藥的投入,有利于穩定化肥、農藥價格。由于氣溫持續回暖,春耕用肥時間提前,一些化肥生產企業已經開足馬力多產肥,產好肥,加大農化服務力度。
化肥產能過剩壓力增大
如何緩解產能過剩帶來的壓力,是我國化肥市場面臨的困難之一。
雖然國際化肥協會(IFA)不久前上調了2011年全球化肥需求預期,認為受全球經濟復蘇、糧食短缺和糧價上漲等因素影響,今年全球化肥需求量將明顯增加,化肥價格將整體上揚,行業營利能力將有所增強。但綜合各種因素分析,今年國內化肥市場在總體上揚的同時,產能過剩壓力將進一步增大,產能和產量增幅將減小。
前幾年持續的投資熱潮導致化肥產能嚴重供過于求,從而使近年來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價格低迷。“十二五”化肥行業發展規劃,把目標指向了發展轉型上,重點發展緩釋肥、控釋肥及各種專用肥和功能肥等。
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規劃指向無疑對行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在行業政策的引導下,未來化肥行業的發展模式也會由“硬投入”向“軟投入”轉移,國內化肥出口關稅政策的調整,仍將重點放在國內化肥生產企業均衡生產和出口上。
我國政府把節能減排、環境友好和改善民生作為“十二五”期間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因此,未來五年,節能減排任務將會更重,高能耗和高成本的化肥產能將逐步退出化肥市場。
【業界聲音】
沈建華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化肥信息中心市場總監
“目前,糧食價格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還將持續一段時期。因此化肥企業還將面臨巨大困難。這種困難將加快我國化肥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我國是農業大國,歷來各級政府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因此給予了化肥行業多種優惠和扶持政策,所以我國化肥行業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迅速。
近期的全球糧食漲價對化肥企業不是絕對利好消息。理論上,糧食價格的上漲會有力支撐化肥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農民的種田積極性。但是,2010年下半年以來,農副產品價格的全面上漲并沒有讓農民得到實惠,大部分地區農民在糧食價格上漲時普遍存在惜售心理。糧食漲價的利益主要被中間流通環節“吞噬”。
另外,2010年至今,旱災和洪災等異常天氣對我國農業生產造成多重影響,化肥市場出現低迷,化肥企業面臨原料成本上漲等困難。雖然近期化肥價格隨著糧食價格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出現小幅上漲,但是這不代表化肥企業走出了困境。因為煤炭價格、天然氣價格和磷礦石等原材料的漲價幅度遠大于化肥價格的漲幅。化肥價格上漲主要是成本推動,而非需求拉動,因此化肥企業的利潤率不升反降。
目前,在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下,糧食價格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還將持續一段時期。至于這個時間有多長,現在還很難預料,因此化肥企業還將面臨巨大困難。這種困難將加快我國化肥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隨著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種植結構的變化,化肥市場將更加趨于理性。市場將從價格競爭全面走向服務競爭和資源競爭,生產布局和資源配置將更加合理。隨著落后產能的淘汰和節能減排力度的加大,化肥供需矛盾將得到緩解,產品價格將更符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價值規律。政府宏觀調控將更符合市場規律,直接稅收干預將逐步減少。從長遠看,我國的化肥價格還有一定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