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沈陽、合肥、長沙等多個城市舉行天然氣漲價聽證會之后,11月12日,中國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城市北京舉行的居民用氣價調整聽證會也公布了聽證結果:每立方米上調0.23元。此舉表明,新一輪全國性氣價上漲的序幕已經拉開,極可能三年連續出現氣荒。
國內天然氣缺口逐年增長
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坦言,盡管今年資源供應量比去年同期增長20%以上,但受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儲氣調峰能力不足以及不確定天氣等因素影響,“今冬明春用氣高峰期,保供形勢不容樂觀。”
由海關總署今年初公布的一份報告證實,國內天然氣供需缺口呈現逐年擴大之勢,預計2010年中國天然氣供需缺口約為300億立方米,2015年天然氣供需缺口將超過400億立方米。
天然氣價格與國際接軌
國家發改委稱,隨著國際、國內能源市場供求形勢變化,國內天然氣價格偏低的矛盾日益突出。為促進資源節約,理順天然氣價格與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比價關系,引導天然氣資源合理配置,決定適當提高國產天然氣出廠價格,完善天然氣相關價格政策和配套措施。
在我國,與石油相比,作為優質清潔能源的天然氣,長期以來存在著價格偏低的現象,由此導致進口天然氣與國內供氣之間價格倒掛矛盾突出。
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表示,天然氣價格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理順,言外之意是天然氣價格由上游到下游的傳導并不“順暢”,上游資源貴應在下游消費時得到體現。
未來仍有氣荒的風險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談及近年來出現“氣荒”的原因時用了四個字:“供需失衡”。據分析,造成供需失衡的根源,不是供應不足,而是下游市場需求迅速放大。有數據顯示:華北地區天然氣消費與去年同期相比,普遍增幅在50%以上;南方大部分用上天然氣的地區,近一兩年內消費量呈幾何級增長態勢。
盡管近年來以中國石油為首的我國油氣生產企業的天然氣生產量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與增長更為迅猛的市場需求相比,仍存在著比較大的缺口。
今年初,中石油開始在全國規劃籌建10座儲氣庫群,據當時中石油人士介紹,到2015年總儲備氣量將達到224億立方米,占國內天然氣消費量8%至10%的水平。
不過儲氣庫建設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功成,中國天然氣發展戰略研究會主任助理郭藝認為,盡管先后規劃建設了中部、東部和華北地下儲氣庫,但目前只有大港油田地下儲氣庫已經建成,工作氣量約17億立方米;其它像中原油田地下儲氣庫、金壇地下儲氣庫、河南油田地下儲氣庫等還都在規劃建設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