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會前的調研中,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縣長阿汝汗代表了解到,農民熱望的國家政策性增收的優惠被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一點點吃掉了。
在吉林省,免征農業稅為農民減負增收超過14億元,人均減負約100元。同時,在對種糧農民實行的直接補貼上,平均每個農民又可以增收約100元。加上擴大良種補貼范圍和技術補貼,農民政策性人均增收約200元。
阿汝汗在調研中了解到,與往年同期相比,化肥每噸漲600元,比如尿素去年是1400元一噸,今年漲到了2000元一噸;農藥漲幅更大,丁草胺去年價格為16000元一噸,今年為26500元一噸。在種子方面,一般玉米種子較去年每公斤高0.6元到0.8元,較好的品種漲價2元多。在其它方面,柴油去年是3800元一噸,今年4400元一噸,農膜去年16000元一噸,今年是26000元一噸。“這就是農民的生產成本為什么增加的原因,它讓本來就缺錢備耕的農民雪上加霜。”阿汝汗代表說。
吉林大學博士生導師王維忠代表說,國家發給農民的補貼和免掉的農業稅,全都“轉移”給了生產資料的生產企業和經銷商,農民沒有得到太多實惠,有的農民甚至還會虧本。“如果這樣,農民拿補貼種地,還是富不起來。”王維忠說。
王維忠和阿汝汗等代表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對農資市場價格進行嚴格限制,制定調控政策,限價銷售。工商等部門應制定專營辦法,并與質量監督部門把好質量關,打擊制假、售假、欺詐和哄抬物價等行為,保護農民利益,防止農民從政策中得到的實惠被高漲的農資價格“吃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