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盡快出臺國家標準
北京首創新型肥料有限公司有一個眾所周知的自主創新品牌———“斯格利”牌首創控釋肥。這是一種利用可控胞衣技術制造的肥料,能根據作物不同生長期對肥料的不同需求量,控制肥料的釋放量。作物在播種時只施一次肥,就能滿足整個生長的需求,不僅能提高肥料利用率30%以上、提高作物產量8%—20%,而且有效地解決了大量施用化肥污染環境的問題。在國際上,控釋肥和緩釋肥被認為是21世紀肥料發展的新方向。在我國《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控釋肥的研究及生產被列入其中。 1999年,北京農林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研究所投入300萬元,由所長親自掛帥,成立了一個由9位高級教授組成的課題研究組進行控釋肥的基礎研究。2004年北京農林科學院與企業聯合,成立了北京首創新型肥料有限公司進行產業化生產,科技部先后在“星火計劃”、“火炬計劃”、“863計劃”、“科技全國轉化基金”等國家重大項目和專項中,都對這項研究給予了立項。
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斯格利首創控釋肥的研究與國際上基本同步,在某些性能上還優于國外品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斯格利首創控釋肥解決了國際上一直沒能解決的在大田作物上施用的難題,并申請了4項專利,出口到歐美、東南亞和澳洲各國。2005年控釋肥成為農業部“農業科技推廣中心的推薦產品”,今年又成為“中國綠色農業示范區首推肥料”。為了繼續擴大生產,今年北京市科委對首創公司投入了140萬元對生產設備進行更新。這條設備將成為我國第一個連續生產控釋肥的生產設備。
目前我國能夠按國際上認可的歐洲標準生產控釋肥的企業,只有北京首創一家,但是面對控釋肥良好的市場前景,全國各地許多企業都在打著控釋肥的招牌,到處以低價推銷“控釋肥”。公司總經理孫錫庚說,他們的感覺就像是李逵遇見了李鬼,只有彼此之間知道誰真誰假。最令人哭笑不得和郁悶的是,在很多時候李逵常常被不明真相的農民誤認為是李鬼。
究其李逵變成李鬼的原因,公司技術總監吳玉光教授告訴記者,主要是國家到現在還沒有出臺控釋肥生產的國家標準。這是因為,第一,控釋肥不僅是我國肥料領域里的新品種,也是國際肥料領域里的新品種,但是在我國并不是通用技術產品,沒有通用技術條例;第二,業內的專家學者到現在對控釋肥的定義和名詞術語都一直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更沒有統一的規范。這兩條原因致使控釋肥的生產目前只有企業標準,而沒有行業和國家標準。
由于沒有國家標準,所以有的企業不管肥料在設計范圍內的釋放量是多少,也不管在規定的時間內肥料的釋放率是多少,全都稱自己生產的是控釋肥,于是市場規則被打破,農民受損失,技術監督部門也無從對李鬼們進行監督和處罰。李鬼們的行為也越來越大膽,甚至影響到國際貿易。在這種情況下,北京首創公司一邊在試驗基地上對農民進行科普宣傳,手把手地教農民使用控釋肥,一邊聯系專家學者積極促進國家標準的出臺,并準備公布企業標準。
吳玉光說,控釋肥行業及國家標準化與國際接軌是大勢所趨,在這方面我國有著很好的客觀條件可以利用,比如為了避免少走彎路,可以向控釋肥標準工作比較成熟的國家借鑒和學習,盡快出臺國家標準。(趙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