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農資零售市場的人都知道,越是市場不好,假肥就越是橫行。貨真價實的肥料常常買不過哪些偷養分、傍大牌的假劣貨。這倒應了經濟學中的一個著名的定律:“劣幣驅逐良幣”。該定律是這樣一種歷史現象的歸納:在鑄幣時代,當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鑄幣——“劣幣”進入流通領域之后,人們就傾向于將那些足值貨幣——“良幣”收藏起來。最后,良幣將被驅逐,市場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幣了。在目前的農資市場上,假肥料與好肥料,究竟誰能在零售環節勝出?是一個值得大家關注的老問題。一方面是正規企業在不斷地擴建,不斷地宣傳推廣自己的品牌,讓我們感覺到市場越來越正規,好產品在攻城掠地,戰果赫赫;但另一方面,某些地區的造假小廠數量不減反增,他們偷養分的劣質產品也在不斷地銷售,打而不死,四處蔓延。
正方:一旦信息公開透明,劣幣將被淘汰
信息不對稱是“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存在的基礎。因為如果交易雙方對貨幣的成色或者真偽都十分了解,劣幣持有者就很難將手中的劣幣用出去,或者,即使能夠用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幣的“實際”而非“法定”價值與對方進行交易。假劣肥料能順利賣掉的根本原因,在于購買肥料過程中的兩個信息不通暢。
第一個信息不通暢存在于購買肥料的農民與經銷商之間。農民不知道自己買的是假冒偽劣產品,而經銷商為圖利潤高,就瞞哄農民買了假劣貨。第二個信息不通暢是農民對肥料對作物增質增產的原因與作用并不清楚,他們認為買了價格便宜的化肥是節省了種地的投入,相當于減少開支了。但不明白,減少的一點點開支,卻付出了產量減少、作物品質下降的代價。從投入產出來看,肯定是不合算的。
對于前一個不通暢,需要市場監管部門的認真執法嚴格管理來解決;后一個不通暢則需要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并提高農作物收購價格,按質論價,才能解決。一旦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劣幣自然會失去生存土壤而慢慢從市場上絕跡。 (張參)
反方:劣幣戰勝良幣,是部分農民購買力決定的
在目前中國農村的一部分零售市場上,劣幣的確能夠戰勝良幣。這既不是單靠信息公開透明能解決的,也不是靠工商部門市場檢查就能杜絕的。這是由于目前農民購買力極為低下造成的必然。有很多農民知道他們購買的肥料質量低劣,但他們通過種植的成本估算,認為節約開支是實實在在地省了錢;而用質量好的肥料,卻不一定能幫他們增收。
據了解,在河南等產糧大省,多個大品牌的優質復合肥銷量都在逐年減少。我相信這里的農民憑多年使用化肥的經驗,是能夠分辨優劣肥料的,他們選擇假劣肥料的唯一原因就是價格便宜,能夠減少支出。大家都知道,種糧食的收益是極為有限的,一畝地多收個三五斗,也未必就能多掙錢,還要看收糧時的價格,糧價上抬或下調一毛幾分的,也不是農民能左右的。因此對于產糧大省來說,有些農民選擇假劣肥料并不是上當受騙,他們也是在心里算過賬的。
再舉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對于種植經濟作物的農民來說,因為產品價格高,他們就舍得買好肥料,因為投入高,產出也高,這賬算得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