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了便要進行到底
10年前的姚金華,擺過地攤,賣過蔬菜和水果,也開過百貨店,在2000年左右,隨著我國化肥寬松政策的出臺,以及化肥流通領域門檻的降低,姚金華轉變了人生的航向,進入了農資流通領域,在自己老家開了一個農資超市。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僅需要用恒心來堅持,也需要用汗水來澆灌,更離不開創新意識和自我再學習。每次到銀川,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鉆進書店看書、買書,然后理論結合實踐,學以致用。他說道:“做什么事情,擺正心態是第一位的,不能急功近利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嚴禁坑害、損害農民利益之行為;戒驕戒躁,市場要由點到面,一步一個腳印地去開拓。如果能做到這些,你必將離成功更進一步,成為新時代下有思想的經銷商。”
依托品牌,服務為本
10多年的風雨歷程使得姚金華意識到,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銷售假冒偽劣產品雖能在一時獲得巨大利潤,但是會越走越窄,最后把自己發展的道路堵塞,這種殺雞取卵的極端行為不可取。杜絕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并依托知名企業和名牌產品,才會在市場中分一杯羹。
自從踏入這一行業,姚金華便始終堅持“服務至上”的理念,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為農民排憂解難,農民取得收益,自己才會感到欣慰。”
正是姚金華跟農民多年來的互惠互利,才使得他所銷售的化肥得到了農民的信賴。但是,姚金華所在的寧夏平羅縣地域偏僻,又不是農作物種植大縣,所以,很難得到化肥生產廠家的足夠重視,廠家跟基層經銷商之間的互動互助便顯得不是那么密切。姚金華說,這跟中原種植大省形成了鮮明對比,比如說在河南省,每年都會有化肥生產廠家大批的專家和技術能手走鄉串鎮,為農作物“號脈”施肥。而在平羅縣,生產廠家的許多工作人員都是轉轉市場走走過場,不能把服務延伸到終端經銷商層面,也很難做到走進田間地頭,這樣不利于更好地服務于農,很多農作物問題都出現在田間地頭,如果不到一線去了解情況,又怎么對癥下藥,生產農民之所需產品呢?從廠家角度來思考,到一線去了解農業情況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也是有利無弊。一個生產廠家想改變產品結構,提高技術水平,保證服務質量,都離不開田間地頭這一前線陣地。其實,無論是廠家跟經銷商,還是經銷商跟農民,都應堅持以服務為本,在注重大市場的同時,也要提高小市場的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