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肥料產業現狀與發展論壇”在壽光舉行,來自農業部、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就國內外科學施肥新技術、我國肥料產業發展、緩控釋肥現狀、水溶性肥料與調理劑發展趨勢做了專題報告。有專家提出,我國未來肥料發展的重點是如何提高效率與利用率,以“質量替代數量”,緩釋肥料是低碳經濟時代新型增值肥料。
專家認為,緩釋肥料是低碳經濟時代的新型增值肥料,也是21世紀肥料發展的重要方向。常規氮肥品種,由于其養分釋放特性不能與作物的需肥規律相匹配,當季利用率只有35% ;與此同時,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剩余氮肥又很難殘存在土壤中被下一季作物利用,當季施用的氮肥有超過40% 通過氣態、淋洗和徑流等途徑損失掉。緩釋肥料最大的特點是力求做到養分釋放與作物吸收同步,簡化施肥技術,實現一次性施肥滿足作物整個生長期的需要,肥料損失少,利用率高,環境友好。世界一些發達國家都將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點放在新型緩釋肥料的研制上,在我國,“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將研發新型環保型肥料、緩釋控釋肥料等列為優先發展主題。
國際上緩釋肥料發展始于20世紀50年代,中國則是從20世紀70 年代開始研究緩釋肥料。2000年以后,是緩釋肥料快速發展階段,肥料企業積極性提高,樹脂包衣緩釋肥料、包裹型緩釋肥料、硫包衣緩釋肥料、合成型微溶態脲醛類緩釋肥料以及添加生化抑制劑的穩定性肥料等大宗緩釋肥料產品陸續開展研究,并初步實現了一定規模的產業化。其他如具有中國特色的非樹脂包衣緩釋肥料等也在研究和發展。到2009 年,全國緩釋肥料產能已經接近250 萬噸,產量70 萬噸,其中肥料包裹肥料5萬噸,樹脂包衣5 萬噸,硫包衣30萬噸,生化抑制劑20萬噸,脲醛類肥料10萬噸。中國緩釋肥料消費量已經占到世界的1/3,逐漸成為世界上緩釋肥料生產和使用的重要國家之一。
專家同時指出,我國緩釋肥料產業雖然起步晚,但發展速度快,已逐漸成為世界緩釋肥料生產和消費大國。未來發展以面向大田作物為主戰場,故應更加重視自主創新,逐步建成有中國特色的緩釋肥料研究、生產、使用、評價和監管的產業體系。 (厲金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