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鉀肥行業一方面受到資源限制,另一方面新興肥料硫酸鉀鎂肥的發展遇到了困難。那么,作為一個缺鉀農業大國,如何構建一個持續發展的鉀鹽行業?帶著這個問題,記者近日走訪了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行業分會會長李剛。
《農資導報》:請介紹一下中國鉀鹽行業的基本狀況。
李剛:受可溶性鉀資源缺乏的限制,中國鉀肥長期以來很大程度依靠進口。經過50多年的發展,中國鉀肥產量逐步增多。尤其是近5年來,隨著國內鉀肥產能的大幅釋放,鉀肥進口量呈現下降趨勢。以氯化鉀為例,2007年進口量達到峰值941.4萬噸(實物)。受金融危機和2008年9月前鉀肥價格高漲的影響,2009年鉀肥需求嚴重萎縮,198萬噸的進口量僅為2007年的1/5。同時,鉀肥自給率不斷提高,已從 2004年的23.2%提高到2009年的51.3%。截至2010年4月13日,中國建成并投產使用鉀肥裝置實物總產能達585萬噸,包含氯化鉀、硫酸鉀鎂,也包括國投新疆羅布泊硫酸鉀的產能。
在產能上升的同時,中國鉀肥價格經過近6年的調整在逐步回歸理性。從2004年到2009年,鉀肥從1400元(噸價,下同)漲到5000元左右,再企穩到2500元左右。鉀鹽市場價格保持理性運行,才能讓行業進入生產商、貿易商與施用者三者均衡發展的時代。
《農資導報》:硫酸鉀鎂肥在中國發展情況怎么樣?
李剛:作為中國資源型鉀肥的主要品種之一,在可溶性鉀資源缺少的中國,硫酸鉀鎂肥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方面,硫酸鉀鎂肥綜合了鉀、鎂、硫等作物所必須的營養元素,有利于作物平衡吸收養分;另一方面,是一種純天然的綠色肥料,在生產過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學添加劑,而且對農作物的產量提高和品質改善效果明顯。
硫酸鉀鎂肥在美國等國家已生產、施用很多年,但中國的生產歷史還只有6年。目前中國生產硫酸鉀鎂肥的企業主要有7家,包括青海中信國安公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青海聯宇鉀肥有限公司、青海省濱地鉀肥股份有限公司、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青海高端鹽湖科技有限公司、新疆新雅泰化工有限公司、山東海化股份有限公司硫酸鉀廠。進口經營企業是美國的美盛貿易公司1家。
2009年中國硫酸鉀鎂肥年產能達到104.8萬噸,產量為40.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41.0%和 140%。2010年,硫酸鉀鎂肥產能還將放大約20萬~30萬噸。國投羅鉀二期工程建成投產后,中國資源型硫酸鉀鎂肥的產能將達到近250萬噸。
《農資導報》: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行業需要什么樣的環境?
李剛:為保證中國鉀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建議采取“七頭并進”的方式:第一頭,依賴新疆、青海、四川等地現有可溶性鉀資源,建立穩定的國內鉀鹽生產基地;第二頭,繼續加大國內找鉀力度,擴大鉀鹽基礎儲量,注重戰略資源儲備,尤其要組織專業隊伍加強海相成鹽盆地找鉀預測和調查研究;第三頭,加大海水鉀資源利用力度;第四頭,加大不溶性鉀資源利用力度,啟動含鉀新資源行動計劃,發展新資源經濟;第五頭,境外鉀鹽資源,加大“拿來”力度,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盡量減小投資風險,扶持企業走出去;第六頭,繼續根據市場需要進口國外鉀鹽產品作為補充;第七頭,廣泛宣傳推廣秸稈還田,就地補鉀,啟動“鉀鹽自主保障”國家重大科技專項。
我們建議啟動“鉀鹽自主保障”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并健全鉀鹽流通體系。比如,增加西部鉀鹽鐵路運輸車皮、硫酸鉀鎂肥享受農資2號運價,增值稅-鉀肥實行即征即退政策等。
目前鉀鹽行業的實際生產成本在逐步上升,根據市場承受能力和國產鉀鹽今后可持續發展等需要,合理定位鉀鹽價格及設立鉀鹽生產企業準入條件十分重要。未來我們希望行業大力進行技術創新和改造后實現節能減排,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提高產品質量以服務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