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16日,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在蘇州召開了一次行業會議。這次會議盛況空前——CCIN記者在會場看到,開會時會場內滿滿當當地坐了700多人,還有上百人進不了會場在場外旁聽。這是為什么呢?
聽到可能禁用這么多農藥品種,不少企業老總倒吸一口冷氣
就在會議召開之前——上月發生了海南毒豇豆事件,本月初又發生了青島毒韭菜事件。這次會議的主題就是關于發展環境友好型農藥和探討禁用高毒、高污染農藥問題。種種大背景,使這次會議非同尋常。連到會的國家有關部門的官員都為之感嘆,少有化工行業像農藥行業這樣對環境問題高度敏感,高度重視。
CCIN記者在會場上隨便采訪一位來自企業的參會者,對方都很自然地提到剛剛發生過的毒豇豆、毒韭菜事件,同時也很肯定地認為,國家有關部門正在醞釀禁用一大批高毒農藥,同時禁用對環境污染嚴重的乳油制劑品種。一場淘汰高毒、高污染農藥的綠色風暴即將來臨。
果然,工信部原材料司主管農藥的張文明處長在眾代表的要求下,透露了政府下一步擬將禁用的農藥品種。這包括造成這次毒豇豆、毒韭菜事件的水胺硫磷、甲拌磷等21個高毒有機磷農藥品種。還包括一些對環境影響較大的乳油單劑,如阿維菌素、甲氨基阿維菌素、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聯苯菊酯、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丙草胺、乙草胺、丁草胺、丙環唑、咪鮮胺、吡蟲啉、啶蟲脒等。還包括一些乳油復配制劑,如阿維菌素加高效氯氰菊酯、阿維菌素加毒死蜱、阿維菌素加噠螨靈、阿維菌素加吡蟲啉、阿維菌素加啶蟲脒、高效氯氰菊酯加殺蟲單、高效氯氰菊酯加甲氨基阿維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加三唑磷等等。
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聽到政府擬將禁用這么一大批農藥品種,不少生產企業的老總不由倒吸一口冷氣。
CCIN記者能理解企業老總的心情,F在生產一個農藥品種,光辦證就要花幾十萬元,耗時兩年多。禁用這么多品種,生產企業將有多少資金付之東流?而上新的農藥品種,又將需要多少資金投入?
CCIN記者從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理事長羅海章處了解到,據國外一家專業機構統計,1995年,開發一個新農藥原藥產品需耗資1.5億美元左右;2005年,開發一個新農藥原藥產品需耗資2.56億美元左右。預計到2012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3億美元以上。平均要經過對14萬個化合物進行篩選,才能開發出一種新農藥,耗時約10年。
有毒蔬菜毒在使用不當和檢測不力,均不是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農藥
然而,與會代表還是提出,應該向公眾說明造成毒豇豆毒韭菜的真實原因,不應讓農藥企業當“冤死鬼”。
據了解,2008年1月9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農業部等部門發布公告,決定停止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5種高毒農藥的生產、流通、使用。對此,國內農藥行業曾經歷了一番傷筋動骨的淘汰,這5種高毒農藥已難覓蹤影。那么,這次海南和青島發生的蔬菜農藥殘留中毒事件是不是這5種高度農藥在作祟呢?
CCIN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海南毒豇豆檢驗出來的農藥殘留是水胺硫磷。青島毒韭菜的罪魁禍首,不少媒體報道說是甲胺磷,CCIN記者就此專門采訪了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孫叔寶。孫叔寶告訴CCIN記者,經權威機構檢測,青島毒韭菜并不是使用了甲胺磷,而是使用了甲拌磷。水胺硫磷和甲拌磷均不在國家明令禁止的5種高毒農藥名單之列。
既然不屬5種高毒農藥,為何又出現了農藥殘留中毒事件呢?這就要說到農藥的基本屬性上來了。大凡是農藥,總是有毒的,無毒的農藥絕對是假農藥。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農藥植保專家杜鳳沛指出,水胺硫磷等有機磷農藥都是高效品種,有些也是高毒的,但其半衰期比較短,經過一段時間后,殘留量會降到足夠小的值,并不會對食用者的身體造成什么影響。關鍵是使用方法要恰當。
CCIN記者了解到,國家有關部門早有規定,水胺硫磷等有機磷農藥不能用于生長期短的蔬菜上。這次出現這種事件的原因,一是由于菜農不懂施藥技術,誤用了農藥品種。二是農業基層植保機構疏于施藥指導和監管。按照規定,蔬菜禁止施用水胺硫磷、甲拌磷等高毒農藥品種,這一點植保機構應向農民和農藥商店講清楚。三是缺乏嚴格的蔬菜檢測程序。蔬菜進入市場需要做農藥殘留的監測,因此即使在前面的環節有違規施藥,監管部門最后應該也能將高毒農藥檢測出來。毒豇豆、毒韭菜能流入市場,無疑是由于監管部門的監管不力。
在這次會議上,代表們普遍認為,杜絕農藥殘留中毒事故,關鍵是要加強農藥使用的監管。一是要加強縣級植保站、鄉鎮農技站的服務功能,改變目前植保系統重經營、輕服務的狀態,指導農民科學用藥,為農產品安全提供科學保障;二是注重對高毒農藥的產品檢測和市場監管,為農產品安全提供放心農資的質量保障;三是進一步規范農藥標簽,對高毒類農藥及對某些作物存在高風險類的農藥,要用醒目的字體在農藥標簽上給予標注;四是原藥生產企業和原藥經營企業一定要把控高毒農藥的流向。
杜鳳沛將農藥比喻為汽車:每年死于車禍的人肯定比死于農藥中毒的人要多得多。但是,買車用車的人依然在增加,因為人們知道車禍的起因大多是人造成的而非汽車本身,這一道理也適用于農藥。合理地使用農藥可以提高產量,并且將危害控制在極低的范圍之內!八裕r藥的使用絕不僅僅是高毒就認為它罪大惡極,就禁用,絲毫不顧它在農業生產中的價值!倍砒P沛說,“當然,更重要的是需要發展環境更加友好、低毒高效的農藥,這樣才能為人類保護和改造環境發揮重要作用。”
每次都是使用者的問題,為何受到懲罰的總是農藥生產企業?
對于政府正在醞釀禁用一大批新的高毒農藥,與會代表提出了不同看法。
重慶市農藥行業協會秘書長李天民說,去年8月1日起,工信部停止頒發所有新增農藥乳油產品的生產批準證,即禁止新上農藥乳油產品項目,這一舉措出臺極不慎重。一是既沒召開聽證會,又沒下發正式文件。二是目前停止新上乳油產品,國際上尚無先例,也不符合我國國情。三是主管農藥登記、生產許可、生產批準的部門沒有協調,不少企業有的已取得農藥登記證,有的即將取得農藥登記證,有的已取得田間藥效批準正在各種試驗之中,這些企業會因無法取得生產批準證而導致“三證不全”。對于新上一個品種,企業已經花費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的費用來進行登記,面對突如其來的政策,產品不能上市造成巨大損失。四是要有過渡期,不能一刀切。8月1日是停止頒發乳油證書的日期,那么受理材料申請的截止日期是什么時候?前一個月還可以通過審查頒發證書,后一個月就把所有的產品給槍斃了。五是在此項政策頒布后,因受到農藥企業的質疑,之后又頒布了一個解釋,補充說明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繼續申辦乳油的批準證書。但是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企業還是無法拿到乳油生產的批準證書。
不少農藥企業老總憤憤不平:每次農藥用藥出事,原因明顯是使用者的問題,為何受到懲罰的總是農藥生產企業?政府一個文件說禁就禁,企業因此受到的巨大損失政府為何沒有補償措施?
不過CCIN記者還是從工信部主管農藥的官員張文明處了解到一些不同以往的改進:下一步對高毒、高污染農藥品種的禁用,政府還要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前提是在滿足農業生產需要下開展。對那些農業生產用藥確實需要并且只能做成乳油制劑的,政府在與農業部門協商后要予以保留,但要使生產廠點和使用量控制到最少。對實施高毒、高污染農藥品種淘汰的生產企業,工信部正研究給予企業補償政策。包括列入中小企業改造的項目,國家在這次振興規劃中專門對此劃撥了30億元資金;與農業部協商,在這些企業上新的替代農藥品種時,給予減少收費、簡化實驗、縮短辦證時間的扶持,目前農業部在這方面也表示同意;另外還考慮幫這些企業爭取稅收優惠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