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9-30日,全國農技中心組織31省(市、區)植保站、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和教學單位的專家對2010年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發生趨勢進行分析會商。根據會商結果,結合今冬氣候特點與因素綜合分析,預計2010年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仍為偏重發生年份,總體程度略重于上年;發生面積約為70億畝(次),總體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呈嚴重發生態勢,稻螟蟲、小麥條銹病、馬鈴薯晚疫病和玉米螟等呈偏重發生態勢,小麥赤霉病、稻瘟病、稻曲病、棉花枯黃萎病等有嚴重流行的潛在威脅,小麥吸漿蟲、棉盲蝽、水稻黑條矮縮病和南方黑條矮縮病在部分地區呈加重發生趨勢,蝗蟲、草地螟和棉鈴蟲等病蟲局部存在高密度發生的可能。
一、小麥病蟲害
預計小麥病蟲害總體偏重發生,發生面積9.6億畝(次)。其中,病害4.4億畝(次)、蟲害5.2億畝(次)。
小麥病害以條銹病、白粉病、紋枯病為主。其中,條銹病在四川西北部、中部及攀西地區、貴州西部和北部、云南、重慶、湖北西部和北部、甘肅南部及中部晚熟麥區、陜西南部和關中等地呈偏重流行態勢,湖北江漢平原、河南南部、甘肅隴東、寧夏南部、青海東部、新疆北疆等地中度流行,河南中北部、山西南部、山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新疆南疆等麥區有偏輕流行的可能,發病面積約4000萬畝。白粉病在河北和河南大部、陜西渭北塬區、貴州西南部、江蘇淮北偏重發生,華北、黃淮、西北和長江流域的其他麥區中等發生,全國發生面積1.2億畝。紋枯病在河北中南部、山東半島和西南部、河南、江蘇沿淮和淮北偏重發生,華北、黃淮和江淮的其他麥區中等發生,西南和西北麥區偏輕及以下程度發生,發生面積1.2億畝。赤霉病在長江流域、江淮和黃淮麥區有偏重流行的潛在威脅。
小麥蟲害以穗期蚜蟲、麥蜘蛛、吸漿蟲為主。其中,穗期蚜蟲在河北、山東、山西中南部大發生,黃淮海其他麥區、江淮、西南和西北麥區偏重發生,長江中下游和新疆麥區中等發生。全國發生面積約2.4億畝。麥蜘蛛在河北和山西中南部偏重發生,華北其他麥區、黃淮和西北麥區、湖北和四川盆周山區中等發生,其余麥區偏輕發生。全國發生面積約1億畝。吸漿蟲在河北、天津、北京、河南等地中等發生,山東、山西、安徽偏輕發生,陜西、甘肅、寧夏、青海等地輕發生。全國發生面積約3000萬畝。
部分主產麥區全蝕病、胞囊線蟲病、麥莖蜂、根腐病、黑穗病、病毒病、灰飛虱等病蟲發生危害呈進一步上升趨勢。
二、水稻病蟲害
預計水稻病蟲害繼續呈嚴重發生態勢,發生面積13.9億畝(次)。其中,蟲害發生10.1億畝(次),病害發生3.8億畝(次)。
水稻害蟲以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和二化螟為主。其中,稻飛虱在長江以南大部稻區偏重至大發生,發生面積4.1億畝(次)。稻縱卷葉螟在江南、長江中下游、江淮、西南東部和華南部分稻區呈偏重及以上程度發生,發生面積3.3億畝(次)。二化螟在長江中游大發生,江南、西南中北部和東北部分稻區偏重發生,發生面積2.3億畝(次)。三化螟在華南和江南等稻區偏輕發生,發生面積4100萬畝(次)。
水稻病害以稻瘟病、紋枯病和病毒病為主。其中,稻瘟病在西南、江南、華南和東北部分稻區偏重發生,如遇適宜氣候條件,部分感病品種存在暴發流行的可能,發生面積8400萬畝(次)。紋枯病在全國大部稻區偏重發生,發生面積2.9億畝。條紋葉枯病在長江中下游粳稻區和北方部分稻區呈中等至偏重流行,發生面積1300萬畝;黑條矮縮病在江南、華南、江淮稻區呈發生范圍擴大、程度加重態勢。稻曲病、白葉枯病和南方黑條矮縮呈加重發生態勢,發生范圍和發生面積會有擴大。
三、玉米病蟲害
預計玉米病蟲害總體中等發生,發生9.8億畝(次)。其中,蟲害7.4億畝(次),病害2.4億畝(次)。
玉米蟲害以玉米螟、棉鈴蟲、粘蟲、紅蜘蛛等為主。其中,玉米螟全國發生面積達3.0億畝(次)。其中,一代玉米螟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北方春玉米種植區偏重至大發生,黃淮海地區中等發生,其他地區偏輕發生,發生面積1.4億畝;二代玉米螟在東北南部偏重發生,華北、西南地區和新疆中等發生,其他地區偏輕發生,發生面積9000萬畝;三代玉米螟在黃淮、西南地區中等發生,其他地區偏輕發生,發生面積7000萬畝。棉鈴蟲在河北、河南等地中等至偏重發生,黃淮其他地區、西北地區偏輕至中等程度發生,全國發生面積6900萬畝。粘蟲在北方春、夏玉米種植區和西南地區中等至偏輕發生,適宜成蟲遷入和幼蟲繁殖的雨水豐沛地區和長勢較好的地塊易造成集中危害,全國發生面積5400萬畝。紅蜘蛛在山西、河北、寧夏偏重發生,其余華北、西北地區中等發生,全國發生面積3200萬畝。
玉米病害以大(小)斑病、褐斑病、絲黑穗病、紋枯病和粗縮病等為主。其中,大(小)斑病在川西和川南、黔北和滇西北等西南部分地區偏重發生,西南其他地區以及山西、河北、河南、安徽、黑龍江、吉林中等發生。全國發生面積8700萬畝。褐斑病在河北、河南、山東中西部、安徽東北部等黃淮夏玉米種植區中等至偏重程度發生;全國發生面積3200萬畝。絲黑穗病在東北三省中等至偏重程度發生,全國發生面積2500萬畝。紋枯病主要在黃淮、西南地區發生,全國發生面積分別為2000萬畝。由于灰飛虱的集中轉移傳播,玉米粗縮病可能在山東、河南東北部、江蘇淮北和沿海地區造成較重危害。全國發生面積約1200萬畝。
四、棉花病蟲害
預計棉花病蟲害總體呈中等發生態勢,發生面積約為3.8億畝次。其中,蟲害發生3.1億畝(次),病害發生6800萬畝(次)。
棉花蟲害以棉鈴蟲、棉蚜、棉花葉螨、棉盲蝽和煙粉虱為主。其中,棉鈴蟲在黃河流域東部棉區和新疆北疆局部棉區主害代偏重發生,黃河流域大部、長江中游棉區和新疆大部棉區中等發生。棉田發生面積9500萬畝(次)。棉蚜在黃河流域北部和西部、新疆棉區偏重發生,黃河流域南部和長江流域棉區中等發生,苗期和伏期棉蚜分別發生3000萬畝和4000萬畝。葉螨在新疆棉區偏重發生,黃河和長江流域棉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5500萬畝(次)。棉盲蝽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大部棉區偏重發生,新疆棉區有加重為害趨勢,發生面積8000萬畝(次)。煙粉虱在湖北和江蘇沿海偏重發生,黃河流域棉區和新疆吐魯番、和田地區中等發生,全國發生面積2000萬畝(次)。
棉花病害以枯、黃萎病和苗期病害為主。其中,枯、黃萎病在黃河流域南部和西部棉區、長江流域棉區偏重發生,局部連年種植的老棉區大發生,黃河流域其他棉區和新疆棉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約3000萬畝。苗期病害在黃河流域西部棉區偏重發生,其余大部棉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2000萬畝。
五、油菜病蟲害
預計油菜病蟲害總體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2億畝次,以菌核病、霜霉病和蚜蟲為主。其中,菌核病在長江中下游大部以及河南南部偏重發生,西南大部、陜西南部中等發生,北方春油菜產區偏輕發生,發生面積5300萬畝。霜霉病在四川盆地偏重發生,其余西南大部、長江中游和江淮地區中等發生,全國發生面積2000萬畝。蚜蟲在四川、云南、湖北產區偏重發生,其他產區中等至偏輕發生,發生面積3200萬畝。
六、馬鈴薯病蟲害
預計馬鈴薯病蟲害總體為中等發生,發生面積9000萬畝(次),以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地下害蟲等為主。其中,晚疫病在西南、西北、東北主產區偏重發生,其他地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約3200萬畝。早疫病在西北、東北和西南部分產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350萬畝。病毒病在西南地區局部偏重發生,其他產區中等以下程度發生,發生面積約1000萬畝。地下害蟲在西北、東北、華北地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約1300萬畝。
七、蝗蟲
預計2010年農區蝗蟲發生程度與2009年相當或略輕,發生面積9850萬畝,比2009年減少5%。其中,東亞飛蝗夏蝗在環渤海灣沿海、華北湖庫和黃河中下游灘區等蝗區局部中等發生,其他蝗區偏輕以下程度發生,發生面積1190萬畝,達標面積830萬畝,比2009年減少約9%。天津北大港,山東河口、東明,河北黃驊、海興、磁縣、安新,河南長垣、濮陽、臺前、武陟,陜西大荔等地可能出現高密度蝗蝻點片。亞洲飛蝗總體偏輕發生,農區發生面積約110萬畝,比2009年減少30%。新疆阿勒泰、塔城地區有可能出現高密度蝗蝻點片;黑龍江和吉林2009年發生防治區域再次較大面積嚴重發生的可能性較小,但不排除局部出現高密度點片發生的可能。西藏飛蝗總體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50萬畝,與2009年基本持平。金沙江、雅礱江、雅魯藏布江等河谷地區的局部將出現高密度蝗蝻點片。北方農牧交錯區農區土蝗總體偏重發生,發生面積7200萬畝(次)。內蒙古中西部、河北和山西北部、新疆北疆和東疆、黑龍江中西部、吉林和遼寧西部可能出現高密度蝗蝻點片。主要發生種類和范圍與近年相當。
八、草地螟
預計草地螟一代幼蟲在東北、華北和西北總體偏輕發生,有境外蟲源集中遷入的地區不排除局部嚴重發生的可能,發生面積約1500萬畝。
入冬以來,我國北方大部遭遇歷史罕見的低溫和降雪,西南等出現較長時段的干旱天氣,對農作物和病蟲害發生可產生較大影響。各地應密切關注氣候變化和作物生長特點,加強田間調查,實時監測病蟲害發生動態,認真組織分析會商,及時發報中期和短期預報,更好地為領導決策和農民防治做出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