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今秋整個化肥市場,對于縣、鎮級農資商來說,日子還算好過一些,雖說銷量有不同程度的減少,但和終端的村級農資商比較來說,情況還不是很悲觀。筆者近日采訪了多位村級農資商,他們都搖頭嘆息,說今年的情況很不理想,可以說是慘淡經營。復合肥銷量基本上只有往年同期的一半,有些情況還差。如鄰村的農資商范某,往年這一季能賣10多噸復合肥,而今年僅賣了1噸多,只是往年同期的1/10。
據筆者了解,化肥銷量之所以出現下降的原因:一是游商搶了這些村級坐商的飯碗。今秋游商特別多,他們即不需要場地,又不需要多大的資金,只要到鎮、縣級農資批發商那兒拉上一車復合肥,他們便可走村串鄉,送貨上門,生意紅火。他們沒有庫存的壓力,沒有應付有關部門繁瑣的檢查,更沒有賒欠的風險,他們都是現錢交易。特別是那些本來在本村賒了賬的村民,為了躲避欠賬,故意避開本村的農資經銷商,而轉向購買這些游商的產品,這樣本村農資商的化肥銷量自然就會下降不少。二是當地農業局協同各級政府部門大力推銷配方肥(據筆者了解,這種配方肥其實就是一種高氮低磷低鉀型的復合肥)。由于這些肥料價格便宜(一般零售價為100元/50公斤左右),所以在很多村莊這種肥的銷量占到全村需求量的一半以上,少的村莊也占到1/3以上。這無疑對廣大農資商沖擊不小。三是今秋肥市出現了一種不知該稱為“肥托”,還是該叫做“經紀人”的新行業。這些人專門在本村或自己親戚、朋友范圍內從事化肥買賣。他們一般都稱自己和某農資商或某化肥廠的老板是朋友、親戚,推銷一種什么好化肥,不僅價格便宜,還一定能保證質量。他們先入戶宣傳、登記,再聯系好批發商直接送貨。他們即不需要自己運輸,也不要資金投入,全靠嘴皮子說和。只要化肥一賣完,他們便可從農資商那兒領到一定數額的中介費。據說,一天下來,他們能掙到幾百元。靠這種形式購買復合肥的農民也占了很大的比重。這種方式,即樂了中間人,也樂壞了農資批發商,但卻苦了基層經銷商。
雖然今秋農資經銷商化肥銷量有所減少,但值得慶幸的是今秋化肥價格比較穩定,農資經銷商的利潤總算能有所保障,只是掙多掙少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