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化肥市場逐步由,供不應求轉變為供需平衡再到供應過剩,國家針對化肥產業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具有明顯的傾向性,那就是:為了支持農業發展和保障中國糧食安全,節約能源和資源、維護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而最直白的說法,就是維護化肥行業健康發展,保持化肥市場穩定、讓農民買得起肥。
糧食安全是第一位的——化肥價格市場化改革的步伐,是國內所有產品價格改革中速度最慢的,足見國家對此項改革態度之審慎。從國家統一管理到雙軌制再到市場調節,國家和相關管理部門傳遞了這樣一個信號:糧食安全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必須放在第一位。化肥優惠政策主要是為了保護農民利益,所以對化肥市場采取限價政策就在情理之中。限價政策符合中國國情,雖然市場性不足但有助于市場供需間平衡。因此讓穩定的市場滿足農民糧食生產需要、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成為國家50多年制定化肥價格政策的中心。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完善機制,為保障化肥供應、保持市場穩定,國家發改委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改革化肥價格形成機制后,國家將綜合運用多種手段。此次取消化肥價格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國內外市場形勢。隨著國際大宗原材料價格的崩潰,國際化肥價格中的尿素和磷酸二銨價格已經低于國內,為國內化肥價格的市場化改革提供了難得的外部環境。據專家介紹,新機制將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取消國產化肥出廠價格限制,和針對化肥流通環節所采取的臨時價格干預措施,是政府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國內化肥生產及流通環節的市場化改革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改革化肥價格形成機制后,企業可以按照市場規律正常組織生產經營活動,根據市場供求及成本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價格,增加生產經營靈活性、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有利于促進化肥行業持續健康發展。